山东鲁泰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肥城 271608
摘要:建筑发展中对其结构质量及耐久性提出更高要求,而土建工程作为建筑基础,更要重视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把控。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在土建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基于此,针对建筑工程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没带给大家参考意义。
关键词:建筑 ;土建工程 ;混凝土施工 ;技术
引言
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带动了人们对物质生活需求的增长,在家文化盛行的国内,房屋建筑受到人们群众的一致追逐,同时也对房屋建筑质量有更高要求。现如今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土建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对整个土建施工的安全与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建筑物产生裂缝将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性能,严重时会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例如建筑物的结构裂缝会使得混凝土对内部钢筋的保护不足,容易引发钢筋锈蚀等问题,严重时会导致建筑物出现结构变形甚至使建筑物发生倾斜、倒塌等危险情况。
1建筑工程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操作注意事项
在建筑工程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实际开展的过程中,要想全面发挥其效果,则需要落实施工操作流程,这样能够围绕混凝土技术开展施工,把握好每一环节,注重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确保每种原材料在使用前期都能够得到有效勘查与检测,避免选择一些类型不匹配或质量不理想的材料而影响土建混凝土施工质量。首先,混凝土材料配置环节时必不可少的,必须进行严格的控制与挑选,合理地将原材料按照理想的配比进行搅拌,从而能够提高后期运用的效率。其次,在混凝土材料配置完成后,开展搅拌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保证运输不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确保混凝土配制的区域与施工区域距离相对较为接近,避免长时间运输而影响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2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分析
2.1 裂缝及渗漏问题
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没能很好地结合实际工况,例如掺料种类少和水灰比设计不合理等情况,会导致混凝土的流变性变差,很难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密实性,会导致施工裂缝的发生。而在进行混凝土养护时,相关人员对养护要求把握不够准确,不能达到基本的养护质量,很容易出现开裂的情况,影响土建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混凝土作为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渗漏问题与裂缝有直接关联。
2.2 漏筋问题
有关数据表明,在完成混凝土施工以后经常会产生漏筋的情况,同时在进行后续浇筑时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产生影响,经常会产生移位的情况。同时很多房建施工单位在利益驱使下,对于混凝土施工偷工减料,以至于钢筋配置出现问题,产生的空隙很大。在进行浇筑时很难保证水泥的渗透性,继而引发漏筋现象。在进行振捣时会导致大量的水分丢失,严重影响房建施工有序进行。
2.3 混凝土养护问题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凝结硬化时,产生水化反应需要大量的水,而部分施工人员会忽视混凝土的养护浇水工作,这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大大降低。浇水养护的频率也发挥一定的作用,工作人员必须确保水化过程的连续性,保证混凝土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因此,对于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工作人员不仅需要注重原材料配比,同时还需要做好养护工作,这样能够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避免其出现干燥开裂的现象。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容易受不良气候的影响,混凝土会出现裂缝,如果缺少养护的,还会导致裂缝不断扩大,混凝土强度不足,无法满足土建工程的施工标准。
3建筑工程土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对策
3.1 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与配比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混凝土原材料的审查,只有全面保证原材料的质量才能够发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效果,其中主要涉及水泥材料水骨料以及各类添加剂等,这些原材料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都发挥一定的作用与价值,因此,有关工作人员需要从多角度对原材料进行把关与审查,使其应用效果得到有效发挥。其中在实际审查的过程中,需要事先对其型号进行分析并落实好理想配比对策,综合考虑水热化及强度等各方面性能指标,才能够配比出符合土建工程施工的混凝土型号。而且有关工作人员需要选择与大型原材料厂家进行合作,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原材料质量,同时能够降低原材料购买的成本,充分提升其可应用价值效果。
3.2 混凝土的搅拌与运输
按照施工的配合比来根据顺序准确的把石子与水泥(粉煤灰)及砂子等相关材料加进去,对骨料的含水率及时加以测定与调整。在开始搅拌的时候,相关的技术人员与试验人员对混凝土的和易性与坍落度等相关的性能加以检测,如果于配比的标准和要求不相符,应及时对其加以调整以后再重新进行搅拌,搅拌的时间不得低于 90s,保证对其均匀的搅拌。混凝土从搅拌机当中卸出来以后,进至混凝土泵,若果在泵送的时候停歇 20min 以上,为预防出现泌水离析现象,可以每隔 5min 开一次泵,泵送少量的混凝土,如果出现了离析的情况,可以使用压力的水把残留在管里的混凝土冲掉。
3.3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具体施工的浇筑环节非常重要,对浇筑的种类、顺序和方式有着严格的硬性规定,需要施工企业加以遵守,保障浇筑工序的质量。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当中,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跟班加以指导,需分段、分层且连续的进行,预应力的梁和框架务必要浇筑一次就成型。混凝土的浇筑应该保证 2h 以内的间隔时间。在浇筑的过程当中会频繁对泵管加以移动,促使上层的混凝土可于下层的混凝土初凝之前把其覆盖,其浇筑的高度不的高于 50cm。为了做好相关保温保湿工作,在浇筑阶段,应防范混凝土表面因脱水而引发的裂缝问题。
3.3提高混凝土养护质量
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不仅需要注重材料配置与浇筑环节,同时还需要高度重视后期养护工作的开展。针对土建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相应结构,确保能够落实好针对性养护方案。在进行混凝土养护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温度,主要是从收缩率这一方面入手来提高养护效率。同时混凝土水化热也应当引起工作人员的重视,完成降温工作以后,一定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出现裂缝的情况。一般来说,浇筑工作刚完成,混凝土还没能固化。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一旦不能控制好水化速度,很容易导致裂缝的产生。大量的实践表明,养护时间越久,其收缩率通常较低。针对上述情况,采用喷雾器保水的方式来将养护时间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进而提高其稳定性。
3.4合理控制混凝土施工技术
为了保证混凝土施工的顺利进行,一定要保证浇筑方案的合理性,对施工方案有一个具体明确的说明,优先采用连续浇筑的方式,如果这种方式不可行,需要留好施工缝,并对混凝土进行全振处理,防止出现过振的情况。于提高混凝土的结构稳定性。还应当对浇筑厚度进行检测,保证施工质量。完成地面浇筑工作以后。在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前采取二次抹面处理,及时将泌水去除。在安装钢筋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其数量和尺寸等进行严格检查,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如非必要,避免与绑扎钢筋进行接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有着深远的影响,优化混凝土的施工,减少问题,全面提高混凝土应用的效果,提高土建施工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白家猛.土建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分析与处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2):201.
[2]过镇海,时旭东.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239-240.
[3] 李勇钢 . 房屋建筑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