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娆
中冶北方(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辽宁 大连 116600
摘要:现阶段,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过程中,极大地促进了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建筑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必须要对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予以高度重视。尤其当前市场竞争局势愈演愈烈,建筑企业要想获得较高的竞争优势,必须要提高对给排水工程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建筑功能。其中,要想使给排水工程质量得到保证,应加强施工方案的合理制订,并加大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管理力度,确保各个流程操作与规范化要求相符。基于此,可以将工程使用年限予以延长,将后期维护修理费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施工问题;对策
1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常见问题
1.1管道渗漏问题
管道出现渗漏问题,对此类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是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既有管材管道管件强度硬度的质量问题,也有管道安装衔接技术及工艺流程问题,或者受热胀冷缩物理变化导致管道接口变形所造的渗漏问题。在正常情况下,管道出现渗漏的原因大多都是因为在施工期间,方法不合理或者是施工流程不正确所导致。与此同时,对于管道也应该正确的选择材料,并且在施工时要注意管道表面是否完整。
1.2管道堵塞问题
一般情况下,管道堵塞都出现于管道的转弯处,而且大多都出现于排水管道中。一旦排水管道出现堵塞问题就会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很容易导致污水无法排除,污染环境,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管道直接破裂,出现爆管问题。预防管道堵塞问题,必须从施工过程严格把控,对于转弯处或者是管道连接处没有做好相应防护措施,会影响污水水流的正常流通,导致污水中的堵塞物到转弯处出现堵塞,这也与该建筑工程给排水管道衔接口尺寸设计不合理有联系。
1.3管道噪音问题
随着地下管网工程的完善,以及后期管网管理维护的需要,建筑工程中的管道都已由原本的金属管道(镀锌钢管)替换成塑钢(塑料)管道管材,有效避免使用镀锌钢管后期管道受到腐蚀生锈问题。但是,在应用这类PPV塑料管道排水水流压力过大,必然和管道进行碰撞时,产生噪音和水波,影响到管道正常的使用。
1.4水压和水量问题
在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阶段,必须对施工范围内的水压和水量加以计算和分析,明确其在管道使用过程中,对于水流速度的影响。管道的尺寸也必须严格按照水压水流的大小进行设计,如果水压超出管道容量的设计,会对管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而管道的直径过宽,则会使得供水无法满足需求。如若因此增加增压设施,则会支出更多施工成本。所以在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阶段,应及时研究并注意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能够让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更加稳定持久的运行。
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对建筑的需求,为建筑企业发展提供帮助,也能够减少后期维护所需要投入的成本。
此外,研究给排水施工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解决,要能够避免在后续使用时出现渗漏问题。做好对给排水施工问题的处理,减少成本投入的基础上,也保障了给排水系统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2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控制措施
2.1优化设计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常出现各类质量问题,主要是由于施工方案缺乏可行性、工程设计水平有待提升。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工程设计力度,及时组织开展优化设计工作,落实以下控制措施。
第一,提前开展工程现场实地考察工作,重点采集建筑结构尺寸、地下情况、空间结构分布情况等信息,在其基础上明确设计思路、准确评估给排水工程使用要求;第二,对各项设计参数进行准确算量,求得参数最优值,合理设置给排水管道管径,可以降低管道堵塞问题出现率;第三,对施工方案及图纸进行审核,论证方案可行性、重点检查图纸是否存在缺项漏项问题、开展图纸碰撞检测。深化设计方案,如调整相邻管道间隔距离、施工孔洞预留位置等等。
2.2加强材料管控力度
为保证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达标,消除材料因素对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企业需要加强材料质量管控力度,具体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可选择引入材料招投标机制,对投标方企业资质进行审核,合理选择供应商,签订材料采购合同,在合同中明确标注各类材料的质量、数量要求。在施工中如果出现劣质材料,企业将根据采购合同对供应商进行追责。(2)在入场环节,仔细检查施工材料质量。例如,检查管件外观质量、管径大小、管壁厚度。如管件表面存在生锈现象,要及时对管件进行除锈处理。管件表面存在瑕疵,形成裂纹时,则需要将劣质管件退回更换。并随机抽取材料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施工标准进行对照分析。(3)做好材料现场管理工作,将材料进行分类堆置,并提供较为干燥的贮存环境,避免管件在存放过程中出现受潮锈蚀现象。
2.3施工质量动态管理
为提高施工规范性,企业需要及早转变管理理念,实施动态化质量管理模式,具体控制措施如下。(1)组建专职团队,主要负责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进行监管,随机检查施工成果质量是否达标,同时检查施工操作是否符合相关规范条例。(2)在管道安装等关键环节,监理人员需要在现场进行旁站监理,及时制止错误操作行为、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向施工人员提供技术指导。(3)完善补充质量管理体系,消除人为主观因素对管理水平、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4)开展人员专业培训,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2.4采取防治措施
为重点预防管道堵塞、管道渗漏等常见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技术人员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准确评估各类质量问题的出现率、掌握问题出现成因,随后针对性采取问题防治措施。例如,针对管道渗漏问题,需要采取以下防治措施。首先,检查管件外观质量,做好管件与各类半成品材料的保护工作,避免管件受到外力碰撞出现结构破裂问题。其次,在管道安装前,对管件质量进行重复检查,向管道灌入水体,观察管道是否存在渗漏现象。第三,做好技术论证,评估管道材料种类与施工工艺匹配度。第四,开展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人员掌握各项操作要点、理解施工意图。此外,制定应急预案。例如当出现管道渗漏问题后,技术人员需要快速锁定渗漏点。如渗漏点分布在穿楼地面管道根部,需要沿管道在楼地面凿除适当宽度深度的沟槽,向槽内填充各适量的密封涂料,在楼地面与给排水管道交接处反复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
3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1)太阳能技术。在新型环保的可再生能源中,太阳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当前,电力能源消耗现象比较严重,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且在建筑取暖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制约,所以,加强太阳能加热方式的应用非常重要,满足经济性和环保性需求。(2)新型管道连接板材质。目前,塑料管道的应用比较普遍化,相比于不锈钢管道,在拆卸和维修方面具有较高的便捷性优势,而且可以预防生锈现象的出现,从而给予优质水质一定的保障,适用于建筑行业。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应用非常关键,有助于将建筑的使用效能充分发挥出来,并且在整体上不断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优质性,满足社会大众的实际需求,使大众的满意度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蒋留平.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8):194-195.
[2]王世豪,高霞,马怀坤.建筑消防给排水施工中质量通病与防治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19,5(16):
[3]许景然.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规范性与实用性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4):3552.
[4]王媛媛,徐诗涵.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规范性与实用性分析[J].决策与信息,2014(7):149.
[5]鄂福丽.试析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规范性和实用性标准[J].低碳地产,2016(1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