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小学生阅读

发表时间:2021/1/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17期   作者:林鹏
[导读] 阅读是小学阶段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林鹏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拱辰小学校 611530
        摘要:阅读是小学阶段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尤其是在进入高年级语文学习之后,学生接触的文章难度提升,内涵更加深刻、情感更加丰富,单纯的依靠教师讲解已经无法完全传达文章的内涵和精神,也需要学生在学习当中融入自己的思考和感悟,通过自主阅读来完成知识内化,才能够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强化,本文将以此为话题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小学生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思考探索
        在传统应试教育当中,由于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教学当中以应试技巧培训和应试思维强化为第一教学目标,导致了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在这种教学情况下,阅读训练一般是伴随着阅读理解习题出现,通过重复的技巧训练提升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思维慢慢固化,拿到文章以后捕捉信息的意识不能够随着题型的变化而变化,教师传授的阅读技巧被学生机械化的记忆,模仿心理较强,缺少自主思维,在这种教学实情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很难得到提升,本文将浅析几点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供广大教师参考。
一、以问题引导学生,扩充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兴趣
        想要让学生自发的进行学习行为,兴趣是最好的原动力。当学生对一个领域的问题产生探索欲望后,能够产生无限的学习动力,被动的学习行为也会因此发生变化,转化为主观自愿行为,容易产生更多属于自身的想法和认识。在阅读教学当中,教师想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可以通过扩充教学资源,提出启发性问题来实现教学目标,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学习《慈母情深》这一课中,母爱离学生的生活很近,小学生的成长、学习、生活,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母亲的照顾。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教师除了讲解文中的内容,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生活化的实例引入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图片,图片的内容以“平凡伟大的母爱”为主题。比如“在冬天的早晨,天还不亮母亲就起床为孩子准备早餐。”,也可以是一些简短的动画视频,让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母爱与文中作者感受到的母爱形成对比。然后教师再去引导学生阅读文章,体会文章描写母爱的细节,并且尝试仿照文章去写一些简短的与自己亲身经历有关的母爱实例,将读写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于母爱的感受。在讲解完成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文中是通过怎样的细节描述母爱的?与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感受的母爱相同吗?为什么这样去写?”,通过这些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母爱是一种伟大且平凡的情感,常常体现于微小的生活细节当中。

通过这样的教学资源扩充以及实践练习,学生的学习体会能够得到加深,也能够感受到作者表达中的真情实感,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强化有着积极的帮助。
        
二、重视阅读记录,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想要引导小学生阅读,除了兴趣的激发,也需要通过一些技巧去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好处。在过去阅读更多是作为一种应试技巧存在于学生的思维当中,但是其实阅读也是一种积累知识储备,开拓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学生在阅读当中积累的知识不仅可以提升其口头表达能力,也能够让其写作能力得到提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养成在阅读中记录的习惯,准备专项使用的“阅读摘抄本”,通过记录阅读过程中的好词佳句,分析一些文章中的启发性问题,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感悟。长期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知识储备能够得以丰富,手写记录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一些好词佳句进行二次创作,通过短文写作、用词造句等方法,让学生把优秀的知识资源与自身的运用实践联系起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可以学以致用,感受到阅读的好处,这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提升教学有效性。
三、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开拓学生视野
        除了利用课内的教学资源进行阅读教学,课外阅读也是教师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教师可以以教学内容为基础,引入一些课外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通过多角度的知识诠释来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
        例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一课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引入视频教学资源,让学生感受在战争当中我国战士为了抵御外寇抛头颅、洒热血的那份热忱。在学生观看完后,教师可以做出这样的引导“其实在我国的抗日历史上,有着许许多多像五壮士一样的感人事迹,他们记录了祖国抗日过程中的每一个足迹,同学们可以在课后查阅课外书去回顾这段历史,感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相关同类书籍,让学生在课外阅读当中了解中国抗日血泪史,激发学生的国家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同时开拓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想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需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引入教学资源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教会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意识到阅读带来的好处,并且通过课外阅读来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获得能力的提升和素质的强化,进而发挥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艳芳.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小学生阅读[J].课外语文(上),2020,(6):134,136.
[2]董素菊.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小学生阅读[J].语文课内外,2020,(15):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