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冬梅
滕州市第四实验小学 山东 滕州 277500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以实践训练教学为主的新型课程,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训练机会,是小学阶段教学活动的重要课程类型之一。随着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教学活动由注重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转变为重视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发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学生能力以及认知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小组和团队是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与协作,学生能够更加顺利地完成活动任务,并从中得到技能的提升与认知的发展,为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团队合作;学生素养培养
在时代发展背景下,社会建设对于综合全能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社会环境的转变使得教育实践的重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小学阶段正是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与认知引导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活动中以实践应用能力为主的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成为教师关注的重点,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新兴的课程形式成为当前小学教学实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知识的学习与实践,能够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锻炼与培养,为实现学生思想认知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一、进行团队合作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其对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兴趣是影响教学效率以及学生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将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作为首要任务,帮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与实践中,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通过彼此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产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与探究兴趣以及竞争意识,从而更加主动地进行活动与实践,为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为了通过团队合作实现学生学习探究兴趣的提升,教师在进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以及教学需求对活动的类型进行拓展与延伸,使教学活动的多样性特征得到有效凸显,从而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比如在实践活动“清除口香糖污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其自由选择口香糖的附着物以及清除用的工具,让其进行实验,然后对实验的效果进行对比,找出口香糖在不同材质附着物上最有效的清除方法。从而通过团队合作实验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保障教学活动的开展,实现学生实践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升。
二、进行团队合作实践,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
集体意识是人作为社会性动物对所属的社会群体产生归属感与认同感的重要精神层面的表现,能够对人认知与思想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进入小学之后的学生与集体的联系日益密切,在这一阶段对学生的集体意识进行激发与培养,能够使其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的生活与活动中,为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以及教学效率的提升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对学习环境和团队成员进行了解,使其集体意识得到激发与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团队合作的实践形式能够让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加密切,使之获得集体意识的不断增强与发展。比如在“班级规则的制定”实践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理解班集体是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的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加健康和谐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因此在进行规则的制定的实践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其集体性,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对班级的整体环境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更加适合本班情况的班级规则,为实现学生集体意识的形成与增强,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效率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进行团队合作实践,培养学生的责任观念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学生作为社会建设的后备力量,其思想认知的发展能够对学生的个人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的培养与引导,增强其自觉履行相应义务和责任的意识,为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提供思想上的保障。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团队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实践,使其通过团队内部的分工进行任务的分配,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责任意识的增强。从而为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小学阶段的教学活动担负着引导学生的思想认知健康发展的任务。因此在这一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责任观念的培养,使其形成正确良好的价值取向。比如在“广告与我们的生活”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团队内的工作内容进行划分与分配,如甲负责查找汽车类广告,乙负责药品类广告等,并让其对自己所负责部分的内容进行规律的分析与总结;再对不同类型广告的风格差异进行对比,最终根据总结出的特点进行广告的设计。从而让学生在团队合作活动的过程中得到责任意识的激发与培养,为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思想观念的不断健全,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四、进行团队合作实践,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实践不仅是检验认知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还是推动认知不断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实践训练作为教学的重点,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加多样化的实践练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知识水平与能力的有效发展。在进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时,教师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能够向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实践与操作的机会,使其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得到实践应用能力的锻炼与增强,为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加多样化的实践操作与应用机会,为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因此教师要将团队化的活动形式作为主要的教学途径,比如在学习“台灯的制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小组成员之间的探讨与研究,对台灯的造型与功能等方面进行明确,再分工进行零部件的制作,借助相应的工具将材料处理成需要的形状,如用剪刀将彩纸剪成动物或者花草的形状用于装饰,或者用胶水灯架与底座粘合牢固等。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与实践得到动手能力的锻炼与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目标。
五、总结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实践活动,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普遍且常见的教学手段,是实现学生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进行团队合作实践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与探究兴趣,使其更加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进行团队合作实践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使其更加主动地进行交流沟通;进行团队合作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观念,使其更加认真地对待学习的内容;进行团队合作实践能够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使其更加熟练地进行操作实践。从而让学生在获得认知与能力上的锻炼与培养,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侯玉珠,杨淑萍.试论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小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J].辽宁教育,2017(04):22-25.
[2]谢兴梅,刘万海.从形式辅助走向实质合作——协同学视域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11):42-44.
[3]万伟.从“合坐”走向合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小组合作问题浅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4(06):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