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生物微课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1/22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2期   作者:田子琳
[导读] 目前,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仍然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生命观念构建始终不尽如人意。同时,忽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建模思维、演绎与推理思维等的熏陶,实验探究课时较少。日常学习中,学生们对社会责任学习主动性也不够,影响到了他们核心素养养成,让核心素养培育大打折扣。

陕西省西安中学  田子琳   710000

摘要:目前,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仍然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生命观念构建始终不尽如人意。同时,忽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建模思维、演绎与推理思维等的熏陶,实验探究课时较少。日常学习中,学生们对社会责任学习主动性也不够,影响到了他们核心素养养成,让核心素养培育大打折扣。要想解决这个题,需要加强微课的有效运用。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生物微课教学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生物;微课;教学策略
         引言:素养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其香愈烈。课堂上,要想收到事半功倍核心素养培养效果,应注意创设丰富多彩课堂情境,以促进学生生命观念构建。同时,结合微课资源进行设计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些问题,发散学生思维,并通过实验活动的组织,引入生活教法,向学生渗透学探究、社会责任核心素养,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熏陶下真正实现素养水平提升,增进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学会客观、理性的思维,牢牢掌握最基本生命探究方法。
          一、微课的含义及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性
           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围绕学科的一些重点、难点、疑点等设计开发的一种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其特点是视频时间短,课程内容少,学习便捷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反复地观看,弥补了现场教学中的不足与缺陷,可以帮助每个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微课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高中生物知识分散且抽象,学生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全掌握每个知识点。在课后,学生可以利用教师制作的微课反复观看视频中的讲解直到将所有的知识点理解透彻。其次,微课可以节省学生的间.微课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环境下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知识的学习。最后,学生在利用微课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自己不断理解与思考,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高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1.高中生物教学偏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操作。高中生物是高考的重要学科,尤其是新高考改革方案提高了生物课程的地位。根据调查学生高校专业选择中都对生物学科有明确的要求,因此生物课程的地位相比以前有所提升。生物课程的提升使得在日常教学中出现了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操作的现象。例如为了让学生在高考中获得好的成绩,教师会增加理论教学的比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满堂灌”的授课方式;
          2.生物教学内容枯燥,缺乏与生活联系性。虽然高中生物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生物知识,能够在 高考获得理想的成绩。


但是通过观察近些年生物试卷不难发现,高中生物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所以需要教师优化课堂内容,然而根据调查目前在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仍然以传统的书本理论知识为主,教师讲授的知识没有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导致学生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技能。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生物微课教学策略
       (一)培养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就是指能够应用生物理论来诠释生物现象,而这些生物理论是已经被验证过,为科学所认可的理论。高中学生在学习高中生物知识时,遇到的困难之一就是难以理解抽象的概念。高中生物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案例来理解生物观念。以引导学生学习自交和杂交的概念为例,很多学生难以理解这两个概念,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微课。微课将应用具象化的案例来呈现这两个概念:骡子亲本是马和驴,这两种表现型不同的生物的子代只会显示出一个亲本的性状,比如母驴和公马交配生下来的叫驴骡,它擅长奔跑,它呈现出来的是驴的特征,这是它的显性性状;而母马和公驴交配生下来的就是马骡,它擅长负重,它呈现出的是马的特征,这是它的显性性状。教师通过这样的案例,能够让学生从具象化的案例中了解抽象化的概念。当学生了解了这些概念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理论知识思考:重耳兔和大白兔交配,他们生下来的小兔子是杂交物种吗?生下来的小兔子可能会呈现什么样的性状特征?学生可以带着教师设计的问题,去研究案例和理论,直至能够应用生物理论来诠释杂交现象。
      (二)微课在高中生物课后复习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高中生物课后复习主要是学生通过课堂笔记以及刷题的方式实施,学生课后复习效率不高。而且师生之间的互动不频繁,导致教师不能及时发现课堂教学问题。而微课的应用则能够进一步促进生物课后复习质量:一方面,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微课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点,加深记忆。当然这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情,按照书本的难点与重点制作出不同主题的微课视频,以便让学生可以随时观看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微课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例如教师通过微课平台可以与学生进行实时的互动,及时将学生不理解的知识或者难点向学生讲解。同时教师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课堂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采取改进措施。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育部门提出了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深入学习、开展实验、拓展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只要教师长期开展这样的教学,就能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蔡飞.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微课设计的思考[J].试题与研究,2019(18):165.
[2]冯文琪.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谈[J].新课程(下),2019(01):73.
[3]林碧.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地理微课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9):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