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村初中家校共育初探

发表时间:2021/1/22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月   作者:王德洪
[导读] 初中是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再加上正处于青春期的特殊年龄时期,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接收到一些不良信息。为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各界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有利的保障。

四川省苍溪县五龙中学校    王德洪   628405

摘要:初中是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再加上正处于青春期的特殊年龄时期,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接收到一些不良信息。为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各界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提供有利的保障。在农村初中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负责,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思想价值观念,端正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基于此,本文针对“互联网+”农村初中家校共育进行初探。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初中;家校共育;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在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革下,社会各界对于初中阶段的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课题。首先,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越发广泛,在教育领域中教师也要善于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来优化内容,创新形式,给学生正确科学的指导。其次,对于学生的教育不仅体现在文化知识的教学中,更加要在这一特殊时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加强德育引导。最后,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教师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为此必须要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优势,通过家校共育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一、当前农村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纵观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并不是十分理想,首先是学校和教师方面的问题,教师由于多年来受到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在初中这一重要的发展阶段还是会过于重视学生文化成绩的提升,将分数作为教学的唯一目标,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并不够关注和重视,但其实学生必须要具备一个健康的心理,才能够保证其顺利的学习与成长,教师的思想转变存在一些问题;其次是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再加上家庭教育方面的影响,很多学生都不愿意与别人沟通,内心的想法得不到释放时很容易造成压力,这些压力会成为阻碍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二、“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初中家校共育的途径
        (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心态
        在“互联网+”背景下,想要通过家校共育来开展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学校及教师可以建立线上互动平台,在平台内设置一些“家长通知”的板块,教师可以将学生近期在学校的表现以视频或文字的形式上传到这一板块中,家长可以随时通过这一板块来了解孩子的在校状态,这样可以免去家长的担心和疑虑,随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


通过这种家校互动的方式引起家长重视,家长通过这一板块可以及时配合教师和学校的工作,共同推动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与此同时教师和家长可以在线上平台上随时针对孩子的心理状态展开交流,发现问题及时引导,解决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要让这些问题影响了孩子今后的学习和成长。
        (二)共同进行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
        在“互联网+”背景下,想要通过家校共育来开展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家长和教师可以在线上平台上共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辅导,比如说在平台可以开设“心理健康”专题板块,教师可以将相应的实际案例和心理教育相关的内容上传到这一板块中,家长可以通过这一板块来下载和观看,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家庭中,都能够成长在一个良好轻松、健康和谐的环境下,教师和家长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成长环境,通过环境带来的积极影响来熏陶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轻松和压抑的环境能够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不同的影响,甚至这种影响会伴随学生的一生。为此家长需要通过互联网与教师形成有效沟通,并且通过线上资料来学习家庭教育的方式,努力改变自己,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不要让孩子的心灵变得消极或偏激。
        (三)通过互联网开展家长心理咨询
        在“互联网+”背景下,想要通过家校共育来开展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和教师有必要通过互联网对家长展开良好的心理辅导,家长如果有任何问题可以在这一平台内进行咨询。通过互联网技术开设“家长心理咨询”的板块,其中包括心理文章,心理测试等内容,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家长自行学习,做好自身心理上的疏通,让家长能够以一个正确平和的心态与孩子展开交流。比如说当家长与孩子之间存在沟通的一些问题时,家长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板块来寻求专家的帮助。家长可以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放在平台内,所有家长可以共同参加讨论,针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或建议,在保障家长心理咨询有效性的同时,也能够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并且认识到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价值,通过不断的研究,采取有效的途径,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加强家校共育的有效性,与家长形成良好的配合,共同来解决当前农村初中学生的一些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罗子春. "互联网+"农村初中家校共育初探[J]. 新教育, 2020, No.470(25):38-40.
[2]于海. 互联网+家校共育之初探[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