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积极心理学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发表时间:2021/1/21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1月上   作者:涂淑萍
[导读] 积极心理学最早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它在当时是全新的研究领域,并迅速传播到几乎所有的国家,并且教育界将其视为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领域。将积极心理学与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对促进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福建省大田职业中专学校   涂淑萍      366100 

摘要:积极心理学最早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它在当时是全新的研究领域,并迅速传播到几乎所有的国家,并且教育界将其视为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领域。将积极心理学与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对促进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中职学生  心理健康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社会对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中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社会各个领域关注的焦点。现如今,大多数中职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都是局限于对学生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的预防和纠正,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心理有疏导作用,但这种把学生校级的心理品质作为关注点是不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的。而积极心理学的导入,则是侧重于对个体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关注,这将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生机。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述
        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积极心理学是指运用心理学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对人类乐观、希望等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进行研究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以普通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探索人类幸福和快乐的奥秘,并帮助人们获得快乐和幸福。
        2.积极心理学的功能
        积极心理学有积极增进、积极预防和积极治疗三项功能。第一、积极增进功能,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不应该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而应该是心理和精神的强健有力、生机勃勃的状态。它不仅要让“正常”人过上更丰富,更令人满意的生活,而且要让心理障碍者也过上快乐的生活。第二、积极预防的功能,积极心理学通过识别和增强人们身体上的积极人格力量,来有效地对心理疾病进行预防。第三、积极治疗功能,采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有助于直接或间接地缓解痛苦,消除疾病根源。



        二、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中职学生的心理正处于关键的发展时期,随着生理与心理的成长发育,社会压力不断增大,中职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更为复杂,由于身心健康受到太多负面因素的影响,使得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因此,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职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代中职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下:第一、心理适应能力弱,由于正值青春期,还没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压力很难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问题,于是,产生各种心理适应方面的心理障碍。第二、人际交往问题,中职学生的人际交往主要表现为自我封闭,不愿意与人打交道;集体观念比较淡漠,凡事以我为中心,自我主义倾向严重,这就使其人际交往情感方面比较冷漠,产生严重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三、积极心理学对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1.体验式活动应融入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侧重于学生对自我的发展状况的积极主动的关注而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则是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比较难以接受。让所有学生都融入到团辅活动中,减少了传统讲授式教学的严肃和拘谨,在游戏和互动中自我察觉、自我肯定,很好地调动了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种体验式模式采用多角度和过程性评价,学生通过分享阶段的表达,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能够感受自身的优势,确立自信。
        2.应重视中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积极心理学关注的是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而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解决学生已有的心理问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将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相结合,这才能让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自助地解决问题。中职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小,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利用这个机会,逐步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3.应重视良好班风的形成
        积极心理学人文良好环境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是有积极的影响作用的,而中职学生接触最多的学习环境就是班级环境,好的班级学习氛围的营造,会让中职学生不断感受到被认可、接纳和鼓励,从而让积极的心理品质在良好的班风中潜移默化地形成。
        本文为“2020 年度大田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积极心理学取向的中职心理健康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项目编号: TKTZ-2050) 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