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乃·麦提尼亚孜
和田地区第一中学 848000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长也更加重视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前的数学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乏味,无法吸引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也过于注重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不重视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与思维能力。慢慢的,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抵抗的心理,数学成绩便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高中创新能力;数学教学;教学环境;教学思路
创新对一个民族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个民族源源不断的动力。如果一个国家缺乏新的意识,就很难立足于整个世界中。所以,国家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在高中时期,高中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决定了学生未来的人生道路。在高中的学习阶段中,数学是最能够锻炼学生思维的一门学科。通过数学的学习,能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发展理性的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习道路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接下来,将会以高中创新能力与高中数学教学为题去进行分析和探讨。
1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 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
在过去的教育理念下,老师的教学仍然为学生的高考而服务。高考对每一个高中生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在高考的压力下,学生也只是死板的盲目的进行学习,久而久之便成为了学习的机器,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失去了学习数学真正的价值。高中应该是塑造学生数学思维的阶段,但是,如果老师过于重视高考,很容易将学生的数学能力局限在一个地方,学生的思维便得不到发展。学生在进行数学题的训练时,就会习惯性的将高考把做题方式带到训练中。等高考结束之后,这种做题方式便会禁锢学生的数学思维,不利于学生未来的数学发展。所以,老师一定要创新数学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意识。
1.2 教学方式过于单一
很多老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乏味,吸引不了学生的目光,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占主导作地位,以灌输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然后,用很多数学提到训练来强化这个知识点。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会感觉十分的疲惫,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产生抵抗的心理,丧失主动学习数学的意识。居然反复的训练,能够在短期快速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但是,很容易学生的数学思维固定在其中一点上,学生不能放开自己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也无法对问题进行创新。在这种情况下,课堂的范围也会过于低沉、严肃。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会有很大的学习压力,轻则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学生产生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因此,老师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加入到数学学习之中。
2 提升高中数学创新能力与高中数学教学的策略
2.1 更新教学的理念
数学最重要的就是创新,在数学的世界,中学生并不是容纳知识的仪器,老师也不是灌溉知识的灌溉人。并且,在数学训练中学生是主角,老师要转换好自己的身份,做好引导工作。不要过于注重数学的结果,要注重数学教学的过程。老师也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知识领域的学习范围,将自己从教人的身份转换到学习到身份上。与学生一起进步,更容易走进学生的世界中。同时也要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敢于向老师提出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找到更多新的解决方案。创新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学生数学实践过程。
2.2 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
环境对人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孟母三迁的故事就说明了环境对人的重要作用。环境能够影响学生们的感知、记忆以及思考的方式,一个好的环境能够塑造一个人好的价值观。也就是说,一个气氛低迷的课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情绪也会变得十分低落,精神力低下,缺乏学习的兴趣。相反,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精神,学生的思维会变得十分活跃,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会有所增强。因此,学习的效率也会有所提升。老师可以在教学内容中添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将教材的知识理念与当前流行事物结合,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
2.3 注重学生的主导地位
在课堂当中,老师要充分发挥出数学的教学效果,给予学生充分的展示机会,让学生能够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可以多组织一些数学活动,给予学生更多的展示平台。比如说可以组织一次数学竞赛,让喜欢竞赛与高数的学生能够得到展示自己的机会。再比如说转换一下课堂的教学角色,让学生扮演老师进行教学,给于逻辑思维强的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培养学生主导地位的过程当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会更加喜欢数学,数学成绩也会得到提高。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当前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中,会不断的出现很多新鲜事物。如果不加以创新,就会对这个时代淘汰。所以,老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各种教学方式,打造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推动创新型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斌.学贵思“疑”以“疑”激“新”——谈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J].中学教学参考.2018(15):5.
[2]王桂枝,齐小军.高中创新能力的调查与启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3):6.
[3]赵芯.高中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