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探索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29期   作者:马晶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文化课不再是学生的唯一目标,一些副科逐渐进入学生学习的进度中,例如音乐这门科目就已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马晶
        第四师一中学 835000(新疆)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文化课不再是学生的唯一目标,一些副科逐渐进入学生学习的进度中,例如音乐这门科目就已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对于大多数的学校而言,开设足够的音乐课程有两个好处,其一是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可以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培养一个兴趣。其二就是音乐的教育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对于文化课的学习效率也有提高。因此,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师应该清楚认识到自己不再是以前那种不重要的存在,不仅如此音乐教师们应该关注的问题是如何结合现代的信息技术将音乐的教学质量提高或者如何运用现代科技丰富教学的内容。对此,本文将从利用信息技术创建音乐场景,利用现代科技提高课堂趣味性,如何利用信息科技开拓音乐教学范围等方面开展讨论与分析。
        关键词:高中音乐;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策略
        
        引言:当现代科技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中并且逐步改变人类生活时,教育作为关系人类未来发展的话题,也应该主动结合时代红利,运用发达的互联网技术对现有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现代信息技术的本质就是将抽象化的事物以具象与刺激的视听方式让大众理解与感受,同时音乐作为一门营造听觉盛宴的艺术,它和互联网之间也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将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不是天方夜谭,而是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做出的正确确定。所以,音乐教师们要了解时代发展规律与音乐教学之间的关系,以此来为优质的教学打好基础。
        1以现代信息技术创设音乐情境
        对于音乐课程来说,掌握音乐并不只是意味着精准地了解一首乐曲的节奏,旋律或者歌词,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与音乐之间产生联系,这种联系会给学生带来与音乐之间的共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于音乐可以做出更有意义的赏析与评价。可是,在达到这种状态之前,学生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教师也需要将学生引领到更生动的音乐场景中。现代互联网技术可以帮助教室做到这一点,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的灵活性,生动的影像资料等特点,为学生呈现出一个具有真实情感的音乐场景,让高中生尽快进入状态与情绪,尽快掌握解析音乐作品的能力。
        就如在“对祖国山河的礼赞”一课教学中,本人就亲自用这一方法进行了教学。首先笔者在课堂上播放了有关我国大好河山的央视纪录片,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学生快速地从整体认识到祖国的美景。即使本班的部分学生去过一些地方旅游,但是他们的旅游经验还没有达到去过所有名胜古迹的地步,如果无法亲临一个景点参观就无法体会到这个地方的宏伟与壮观,也难以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而笔者播放的纪录片就以远近交错的方式生动展现了不同地区的美景的特点,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于祖国美景的热爱。然后,笔者播放了我的祖国这首经典歌曲,学生们浓厚的情感又被这首曲子加深了,这样一个合格的音乐场景就搭建完成了。

最后,笔者才开始分析我的祖国这首曲子的特点与手法,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2以现代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音乐教学内容是影响学生是否具备专业的音乐知识与过硬的音乐素养的重要一环,可是许多教学中的音乐作品却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范围,例如专业的民乐和国外经典交响曲是难以让学生产生共鸣的,没有共同的情感是无法展开教学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适当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例如可以利用网络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中的难点。
        就如在“京剧大师梅兰芳”一课教学中,笔者的学生既不了解梅兰芳的生平,也没有基本的京剧知识,所以学生在学习本章是就容易出现一些原则性的错误。针对这个问题,笔者选择将梅老的生平资料与网络中的视频整理出来,在讲解梅兰芳在京剧方面的影响时也会分享一些梅兰芳爱国的故事,体现出梅兰芳的人品与强大的内心,这种方式很好地让学生感受到了梅兰芳的人格魅力。接着笔者又讲了我国京剧的起源,还有梅兰芳在京剧方面的创新,例如他开创的梅派唱腔,然后播放了梅兰芳的表演片段,这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但是,京剧的内涵还是过于博大精深了,笔者作为一位老师也只能让学生掌握京剧的知识与基本功,更深层的东西也没有再展开。
        3以现代信息技术拓展音乐教学范围
        高中是学生心智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他们开始有自己的审美取向,对于音乐的评判也有自己的标准了,而当我们在教授音乐的时候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可能照顾到所有同学的兴趣与主观感受。针对这一情况,高中的教师要给予学生们鼓励,激励他们主动利用信息技术去展开针对自身兴趣的兴趣,在拓展每一个学生眼界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提高学习音乐的效率与兴趣。
        就如在“独特的民族风”一课教学中,教材以《辽阔的草原》《宗巴朗松》与《达坂城的姑娘》介绍了我国蒙古族、藏族与维吾尔族的民歌,但是我国有大量的民歌,每一首作品都具有我国少数民族的历史与精神内涵,因此笔者就鼓励学生在结束课堂学习后主动在网络上查询苗族民歌、彝族民歌、白族民歌、朝鲜族民歌等多种民族的民歌作品,从而学习其他经典民歌的常用唱腔与音乐旋律等,由此拓展高中生的学习范围。。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已经逐渐在当代的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了,这也说明21世纪的教学要注意结合信息技术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同时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还要注重学生音乐素养全面发展,在介绍经典曲目时还要结合当代的音乐,在教授音乐技巧时还要注重情感的表达,这样我们的下一代才会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贾薇霖.现代信息技术对高中音乐鉴赏课的优化作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8):132-133.
        [2]吕忠.论合理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优化高中音乐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2015(3):16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