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章龙
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江城初级中学 433300
摘要: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我国教育部门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在中小学进行推广,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以及法治意识,在进行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有较强的合作意识,这样学生在与同学进行交流合作时,能够使学生对道德以及法治有更深一层的认识,既满足素质教育的发展,也培养了学生的道德素养。教师在课堂上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时,能够知道小组合作的含义,教师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对现有的教育方式以及教学观念进行改变,要根据现阶段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针对性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要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积极性。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提升,也有助于教师提升本节课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道德与法治
引言
目前,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拥有健全的法治意识,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形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升,帮助学生更好的提升道德意识。本篇文章主要根据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构建高效学习的课堂进行论述。
一、为什么要将实践性教学运用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
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进行实践性教学能够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实际中进行运用。目前,实践性教学已经成为各大学习的主流教学,教师采用实践性教学能够通过实践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掌握,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所学知识有更深一层次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要想更好的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打造高效学习的课堂,就要将实践性教学充分运用到教学当中。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摒弃以往的教育观念、方法,要将实践性教学方式运用到教学当中,学生在进行实践活动时,可以使学生对这个科目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可以使学生形成独立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多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也要运用实践性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实践能够参与到课堂当中,教师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学生进行实践时,教师可以从旁协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对这个问题进行理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兴趣。
二、如何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高效课堂的建构
(一)教师要对成员进行合理的分配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得到增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组,教师在分组时,要注重小组的均衡发展。教师可以6个人为一组,在每一个小组内,教师可以按照实际情况分配2-3名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再将成绩中等以及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分配,这样每个小组的实力都是一样的,成绩较好的学生能够带领成绩较差的学生,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协助、共同进步。在进行小组合作时,教师要给每名小组都安排一个组长,由组长对组员进行分工,这样可以让每名学生都参与进来。
(二)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可以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为学生安排课堂实践的任务,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往教师都是采用死板的授课方式,不与学生进行互动,课堂的氛围也很压抑,教师要多让学生进行课堂实践,这样可以使课堂的氛围变得活跃,学生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能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同时也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力。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教授《服务社会》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想一想自己做过哪些对社会有贡献的事情,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空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让每个小组都做一件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将实践过程进行记录,下节课时,每组将自己的实践过程在课堂上与大家进行分享。
(三)教师可以为构建相应的学习环境
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授课时,要想使学生对教师的授课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就要在课堂上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这样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有利于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提升。教师在授课时,可以为学生构建相关的学习环境,在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大多数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教师可以多列举一些生活当中的例子,将生活的氛围融入课堂之中,这样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学生能够在这个环境中,对本节课所讲授的内容有更深一层的理解。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可以将最近生活中发生的热门事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运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对于这门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授《法律在我们身边》这一课时,可以将目前讨论最多的法律话题在课堂上为学生列举出来,学生通过对这些话题的讨论了解,让学生对法律一词有着更深一层的理解。教师将这些热门话题当作例子在课堂上展现,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集中,学生在了解这些话题的同时,也能够对法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学生能够在快乐中进行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期间使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得到提升,在初中阶段的道理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让学生更好的形成法治意识。教师要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对教育方式以及教学理念进行不断创新,教师自身也要不断进行探索,使自己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这样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保障教师本节课的教学质量,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婷婷.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有效性研究[D].聊城大学,2018.
[2]孙冬园.探究式教学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8.
[3]幸碧慧.体悟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