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新理念迎接新中考 ——核心素养下的道德与法治备考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8期   作者:韦德明
[导读] 在新课改的逐渐深化落实中,以前注重对学生知识教学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

        韦德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永福县苏桥镇苏桥初级中学 541805
        摘要:在新课改的逐渐深化落实中,以前注重对学生知识教学的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学生自身的需要,限制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当前,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初中教育中,道德与法治知识对于学生在思想、行为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影响。而初三学生正处于备考中考的阶段,教师需转变从前教育模式。本文围绕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备考策略深入探究,以期学生保持最佳状态迎接中考。
        关键词:中考;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只具有丰富知识的学生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当前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在此时代背景下,不仅为道德与法治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也更具挑战性。面对当前形式,教育工作者需要采取怎样的方式迎接新中考,强化备考效率成为研究的重点。教师需加大对教材、中考、学生等研究力度,研究出具有可行性的备考策略。
一、关注教材变化
        课程标准是进行教材编写的依据,也是中考进行命题的重要基础。解读课程标准是做好复习的重点[1]。教师需要对课程标准以及考试说明等加大研究力度,确定新添加以及删减的内容,不要为学生的复习增加一些不必要的负担。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专题性复习,对于不同的知识内容强化训练。核心素养是学生其知识、价值观念等综合性的体现。教师在中考复习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在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增强其持续性成长的能力。
二、把握命题方向
        一般情况下,只要是考试就有格式,将这些内容全面了解,能够提高有效性。每一年的试题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可以反映出对考试内容的深入思考,对问题以及答案的把握,还有对学生知识水准的客观判断。有效开展对试题的研究,就能够与试题的制作者交流,将命题的方向更为清晰的把握。
三、精心设计问题
        在平时的教学中,总会发现部分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无效、没有价值等,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降低课堂教学的成效。基于此,教师想要高质量的组织学生复习,就一定要注重问题方面的设计,对学生提出具有价值、启发等性质的问题。问题设计需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2]。在问题的设计上,如果指向不明确,不能与课堂的主题形成关联。

同时,教师也要思考学生当前的认知能力、生活阅历等,所提问题处于学生的认知范围内,并促进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若是问题与学生的个人情况和生活等关联不大,学生无法有效探究问题。而且,问题也要结合核心素养思考,具有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此外,问题间也要有着一定的关联,帮助学生在不断学习中真正获得知识深化。
        如,在开展《中国人,中国梦》的复习中,教师需要依据教学内容合理进行问题的设计,也让学生在深入探究中,强化爱国思想。联系教学内容,教师提问,本世纪需要圆的中国梦有什么?在中国梦的实现中,我们还面临着怎样的困难?怎样实现中国梦,以个人与国家的角度分析。合理创设问题,能够使学生逐步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强化复习成效。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联系内容以及学生个人情况设计问题,能够引领学生将知识深化领悟,在原本的知识基础上获得成长。
四、研究复习策略
        近年来,中考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察。但是,若是学生本身未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自然无法解决问题。因此,扎实的知识是学习的重点,教师要引领学生在复习中将基础性知识内容全面学习,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在中考题中,时政也是需要探究的关键内容。教师应将当前时代背景与知识内容综合,也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在教学中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相应技巧,帮助学生加快复习的效率。
        例如,在复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教师要适当的引导学生掌握复习的有效方法,善于利用思维导图,深化对知识内容的领悟,强化学习成效。在实际的复习之中,教师邀请几位学生到黑板上扮演,依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将学习内容整合,其他学生在本子上也进行思维导图的搭建。在此过程中,学生可自由交流构建思维导图的方法,教师结合其制作方式可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在真实的锻炼中领悟思维导图制作的方式,学会以相同的方式开展对其他内容的自主复习。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实现复习方法的领悟,相较于直接引领学生强行记忆复习其成效明显,不仅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学习内容的内化,也达成复习策略的掌握,为自主学习打好基础。
结束语:在新时期,教师需要以新的思路应对新中考,帮助学生考入理想的学校。教学并没有具体的方法,教师应依据学生的真实情况开展针对性教学,结合相应的教学理论探究出一套完善的知识体系,引领学生积极开展复习,也将学生的潜在能力最大程度激发,使学生在自主分析与思考中实现对知识内容的深化领悟,真正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达成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将自身的核心素养不断强化,提升其社会适应力。
参考文献:
[1]边慧.如何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J].北极光,2019(12):170-171.
[2]徐木友.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复习课的构建[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4):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