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市供电公司 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交互作用是PAC人际交往,认为人的个性中拥有“父母”(P、 “成人” (A)、“儿童”(C)三种心理状态,在某一情境下,个体的行为由一种固定状态支配。 三种状态各有其积极与消极的方面,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合理运用三种状态对班组长管理技能的提升具有关键性作用。在供电企业班组长管理过程中, 可以从积极构建C+—C+模式、 AA—AA 模式、 P+—P+模式、 灵活组合四方面构建话语体系,提高供电企业班组长管理效率 。
关键词:PAC;供电企业;班组长;管理技能
1.交互作用——PAC人际交往理论概述
无论人们是以坚决还是非坚决的方式相互影响,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作出回应时,存在一种社会交互作用。这种对人们之间的社会交互作用的研究叫做交互作用分析。
这种分析理论认为,个体的个性是由三种比重不同的心理状态构成,这就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取这三个间的第一个英文字母,Parent(父母)、Adult(成人)、Child(儿童),所以简称人格结构的PAC分析。"P-A-C" 理论把个人的"自我"划分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状态,这三种状态在每个人身上都交互存在,也就是说这三者是构成人类多重天性的三部份。
"父母"状态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训斥、责骂等家长制作风。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P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独行,滥用权威,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 你必须……"。
"成人"状态表现为注重事实根据和善于进行客观理智的分析。这种人能从过去存储的经验中,估计各种可能性,然后作出决策。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A成分占优势时,这种人的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尊重别人。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个人的想法是……" 。
"儿童"状态象婴幼儿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一会儿逗人可爱,一会儿乱发脾气。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C成分占优势时,其行为表现为遇事畏缩,感情用事,喜怒无常,不加考虑。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猜想……" ,"我不知道……"。
根据PAC分析,人与人相互作用时的心理状态有时是平行的,如父母--父母,成人--成人,儿童--儿童。在这种情况下,对话会无限制地继续下去。如果遇到相互交叉作用,出现父母--成人,父母--儿童,成人--儿童状态,人际交流就会受到影响,信息沟通就会出现中断。最理想的相互作用是成人刺激--成人反应。
2.PAC在供电企业班组长不同管理时间的运用
2.1 非工作时间积极构建 C+—C+模 式
在非工作期间, 所有成员都是同事, 是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关系, 因此在此期间真诚的沟通、生活的交流是常态。 班组长不应以“领导”的姿态与同事交流,而应该 是平等的、谦虚的方式积极与其他成员建立亲密友爱的关系, 此时可以采用活泼、自嘲、 幽默等方式,充分发挥“儿童”状态中可爱的一面——“C+”, 增进大家的了解与感 情 。
班组长可以组织班组建设拓展活动, 采用形式多样的交流活动, 展示自身活泼灵活 的一面并积极营造轻松活跃的气氛,引导其他成员充分交流,形成 C+—C+的沟通模式。彼此沟通显得随意而不需遵守太多的团队规范团队更能提升士气与凝聚力。
2.2工作期间保持 AA—AA状 态
工作过程中班组长经常会陷入指挥、专制的心理状态, 这往往违反了班组组织平等民 主的宗旨,容易使班员产生畏惧或不服的心理。 班组长如果能克服“P-”心理状态,而是 以民主、理智的成人A状态与干事交流,同时也引导他人进入成人自我状态,就会形成AA—AA平行式交往,使工作效率更高,团队凝聚力更强,达到组织与个人的双重成就 。
2.3 时刻保持P+—P+状 态
父母状态中有包容、关爱、激励等优势方面,班组无论何时都有这种需要,即马斯洛 需要理论中的友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班组长如果能够以P+心态去包容干事的失误与不足,不断激励团队成员提出建设性想法,关怀照顾,消除团队成员“自我防卫”心理。 积极引导成员间达到相互包容、鼓励的P+—P+状态, 对于组织发展与组织人际交往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的 。
2.4 班组长扮演好“三种角色”
如果说班组是一台戏,那班组长就是这场戏的导演,需要根据每个演员(即班组员工),每个场景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也就是说,班组长需要针对不同的工作场景,扮演好不同的角色。
第一,要扮演好领导角色,履职尽责作表率。在一个班组中,领导者就是班组长,班组长是班组各项生产活动的直接指挥和组织者,也是企业中最基层的负责人,即人们常说的“兵头将尾”。作为班组的领导者,班组长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完成班组的各项目标任务,要对班组资源进行组织、管理、协调,因此,班组长在开展各项管理工作时,既要掌握管理的规则,又要学会管理的方法。例如,在任务安排方面,要尽力实现大家之所想,在经济分配上,要争取实现大家之所愿;在工作中必须严禁“一言堂”,要积极创造民主的管理环境,努力营造“人人勤奋实干,个个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建立“人人谏言献策,共谋班组安全发展”的共赢平台。
第二,要扮演好参谋助手角色,当好上情下达的“二传手”。班组长在工作中,应及时、准确地向上级领导反映班组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做好上级领导的“参谋助手”,发挥信息的“传话筒”作用。例如,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来说,班组长必须及时、准确地将上级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精神和要求、管理思路和方略以及最新的安全生产形势和动向等内容“原汁原味”地传达下去,从而让班组的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形势以及相关要求充分了解,对各安全关键点和危险点做到心中有数,确保班组安全有序、可控。
第三,要扮演好朋友角色,成为职工的良师益友。在班组中,班组长除了要做好班组员工的领导,更应成为班组员工的朋友,通过做好联络班组员工之间感情的纽带和桥梁,使自己成为班组成员情感的“催化剂”、友谊的“推进器”,以及发生冲突事件时的“减压阀”,与班组成员共同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一方面,要随时关注员工体力、情绪、心理情况的变化,定期开展员工思想动态分析,及时做好员工“心理消缺”工作;另一方面,要尊重员工的主人翁地位,坚持和完善班务公开、班组民主生活会、对话会等民主管理形式,推进文明和谐型班组建设。
3.结语
适当并灵活运用PAC三种不同状态是组织与个人共赢的重要沟通策略,也是班组长必经的修炼 。
参考文献:
[1]刘金.PAC理论在人际冲突处理中的运用探析.现代商贸工业,2011,(6):137.
[2]袁梅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在图书馆馆读人际交往中的应用.图书馆论坛,2012,(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