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星
镇江技师学院,江苏省镇江市,212000,
摘要:企业新型学徒培训教学方法,主要就是将政府部门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遵循院校参与性的基本原则,利用“校企双制形式、工学一体化形式”开展培训教学工作,企业与学校之间利用校企双师带徒的形式、工学交替的形式共同培养学徒。为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培训教学方法,下文提出几点应用措施,旨在为培养专业化人才提供帮助。
关键词:企业新型学徒;培训教学方法;应用措施
引言:人才培养的工作中应用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教学方法,应完善相关的培训教学模式,明确所使用的培训教学方法,利用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专业教育领域中优秀的人才,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满足当前国家对专业化、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一、企业新型学徒培训教学方法的思想目标
对于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教学来讲,主要是在政府的引导之下将企业作为主体,院校共同参与其中,企业在将招工当做是招生、将进入企业当做是进入校园、校企双方教师共同合作培养人才,将企业在教育领域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利用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形式、工学交替的形式等,组织企业中技能岗位的新入职人员参与到相关的培训教育活动中,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同时还能壮大企业中的生产队伍。近年来我国在企业新型学徒培训教学方面,政府部门开始进行激励推动,企业强化投入力度,培训机构参与其中,利用科学化的人才培养方式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
二、企业新型学徒培训教学法的应用措施
为提高人才培养的工作水平,在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培训教学法的过程中,应归纳总结经验,构建完善的培训教学模式,探索最佳的方法,以此来培养更多专业化的人才。主要的应用措施为:
(一)完善培训教学的模式
采用此类教育手段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和企业之间为学生签订劳动合同,为学生提供技能岗位,将学生作为主要的培训对象,企业按照岗位生产特点与实际状况自主性编制人才培养计划,利用校企双制的模式、工学一体化的模式开展人才培养活动,在学校领域中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知识,企业中的师傅带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然后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之间相互合作,共同研究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教育内容,使得学生在学校中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在企业中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快速适应到岗位工作中,在企业师傅的带领下锻炼岗位技能、创新创造能力,提升教育指导的有效性[1]。
(二)筛选最佳的培训教学方法
在培训教学的工作中主要目的就是培养能够与岗位工作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育高级技术工人,培养的时间是一年到两年,如果有特殊的状况还可以将时间延长到三年。
对于培训教学内容来讲,就是专业方面的理论知识、岗位工作的实践操作技能、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规范、思政领域的道德素养等等,尤其可以将工匠精神融入其中,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道德观。为提升教学培训的效果,应该将企业当做是主导部分,合理设置培养内容,企业和学校之间分别承担不同的教育职责,其中学校负责开展理论知识教学工作、模拟实践教学活动,企业则利用师傅带领徒弟的形式来实现工学一体化的培训目的,开发培训网络平台,完善其中的培训内容与方式方法,待学徒培训时间期限满了以后,学生就可以参与到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或者是结业考试中,合格的学生发放职业资格证书,此期间为了能够提升培训教育水平,优化考核评价模式,可以在企业中进行学徒技能的评价,明确是否存在技能教育培训的不足和问题,提出应对的建议措施,旨在为提高培训教学质量提供基础[2]。
(三)完善培训教学的流程
为确保相关的企业新型学徒培训教学方法全面应用,应该完善具体的流程,在规范程序和流程的基础上提高教育工作质量。①在培训教学之前应该明确具体的主体责任,企业承担主要的职责,和学徒之间签订培养的具体协议,然后明确培训教学的目标、内容、时间周期、考核指标等等。对于学校来讲,也需要明确教学的内容、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模式,开展理论教育工作,使得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之后参与到企业的技能训练活动、岗位教育活动中,在师傅的带领下认真学习知识和技能。②明确具体的培训教学计划。企业按照各个岗位工作对人才的技能要求与学校之间共同编制培训教学计划,明确每位师傅带领学徒的工作要求、工作内容、教育指导措施等等。在此期间,还需着重关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双师培养,企业选择技能岗位中较为优秀的人才担任师傅,在带领学徒之前开展有关教学的培训,使得师傅掌握教学方法,为学徒提供专业化的教育指导。学校教师也应该对企业的岗位工作基础信息、工作流程与工作技能形成全面的掌握,按照岗位工作的人才技能要求开展理论知识教学工作、专业操作知识的教学工作,强化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效果,这样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理论知识、在企业中学习技术知识,能够促使其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免在重理论轻技能或是重技能轻理论的情况下出现专业发展的问题。③在培训教学期间可采用弹性学制、弹性学分制,学校应该按照学生在企业中生产情况与日常生活情况等,利用弹性学制的方式开展学分制的管理工作,鼓励学生利用自身的课余时间、业余时间学习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实践操作技能,成为综合素养较高的技能型人才。④具体的考核评价环节中则需要按照岗位技能情况开展考核活动,参与到鉴定考核的学生,应该予以职业资格证书。需要注意的是,为提升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教学方法应用效果,应完善相关的培训教学质量评估、监督的工作机制,一旦发现在教育领域中出现问题或是不足,就要及时整改完善[3]。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新型学徒培训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促使人才培养工作的高效化开展,属于目前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要举措,在推行的过程中应该完善培训教学模式、方法,规范各个流程的工作模式,在每个流程都需要做好管理工作,企业与学校之间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容黎明,李贞权.厚植理论基础提升技能水准铸就新型工匠 ——荆州技师学院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探究[J].职业,2019,13(31):28-29.
[2]奚云赫,金鑫.高效优质对接企业模具人才培养的新型学徒制实践教学基地的探索与实践[J].模具制造,2019,19(2):86-89.
[3]赵洪涛.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工作的探索[J].教育界,2019,34(11):14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