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刘昱汝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1月   作者:刘昱汝
[导读] 幼儿年龄较小,缺乏对外在客观世界具体认知,在感性思维及即刻间的判断下,会产生各式各样的行为,这就导致音乐教学时幼儿无法高效认知、记忆、体会音乐教学内容,相比较来看,对幼儿展开音乐教学,应当重视音乐教学的简易性、趣味性,与游戏活动的结合,应充分发挥游戏的趣味性,保障音乐教学效力。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幼教中心   刘昱汝  333000

摘要:幼儿年龄较小,缺乏对外在客观世界具体认知,在感性思维及即刻间的判断下,会产生各式各样的行为,这就导致音乐教学时幼儿无法高效认知、记忆、体会音乐教学内容,相比较来看,对幼儿展开音乐教学,应当重视音乐教学的简易性、趣味性,与游戏活动的结合,应充分发挥游戏的趣味性,保障音乐教学效力。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
        引言:幼儿从生下来,就对音乐表现的极为热衷,而游戏,是幼儿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是他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途径。让幼儿在游戏的愉悦中成长,是多少家长和幼儿教师追求的目标。然而在幼儿的音乐培养中,以游戏的方式开展,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德国的奥尔夫是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他提出,以游戏提升幼儿音乐素质的培养,是幼儿审美教育的一部分,游戏化的音乐教育,更能满足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灵需求。
        一、幼儿歌唱教学中游戏化音乐教学模式的实施
        歌唱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幼儿进行歌唱教学,不仅能使幼儿在享受音乐美感的同时,实现自己对情感的表达,同时还能通过对幼儿歌唱姿势、吐字发音及歌唱技巧的培养,提高幼儿对节奏、旋律的感知及表达能力。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幼儿的歌唱教学中应积极的进行游戏化音乐教学模式的实施,使幼儿在对音乐游戏的积极参与中,实现歌唱教学效果的提升。首先,教师可以将引导幼儿通过身体动作进行歌曲歌词的表演、诠释。如在教学《幸福拍手歌》时,教师就可以与幼儿一起随着歌曲的歌词进行身体动作的进行,“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跺脚。这样不仅使幼儿在这一音乐游戏中感受到了游戏及歌唱教学的快乐,同时也加强了幼儿的表演欲望和对节奏的感知能力。其次,教师还可以在歌唱教学中通过音乐情景剧的表演方式,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活动。如在教学《打电话》一歌时,教师就可以将幼儿两两分组,根据歌曲创设出两个小娃娃正在打电话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幼儿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融入到这一教学情境中,从而使幼儿在自发的联想中实现歌曲的积极学习,有效的提高了幼儿歌曲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最后,教师还可以在歌唱教学时,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形式,使幼儿在伴随着音乐故事开展的过程中,进行自我角色的想象与扮演,进行歌曲的有效学习。
        二、用乐器节奏,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
        在幼儿园内,要对幼儿加强兴趣引导,音乐节奏的训练也是如此。在音乐节奏的实际教学中,可以借助乐器对音乐节奏的感知起到辅助的作用。在教师对乐器进行演奏的时候,幼儿会非常兴奋,跟随节奏拍手。在乐器的演奏中,会发出非常明显的节奏感,教师要善于对乐器展开应用,强化音乐节奏的训练效果。借助乐器节奏,与动作进行结合,设计出游戏。


让幼儿经过游戏的引导,对音乐节奏加强感知,提升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
        乐器演奏方面,鼓是非常有节奏感的打击乐器,音乐可控性比较强,节奏的变化都可以做到灵活把握,控制鼓声节奏的速度和长短,通过敲击,对节奏进行调控,与音乐游戏进行结合。比如,教师可以借助敲鼓,让鼓声经过从慢到快以及从弱到强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一边对鼓声进行倾听,一边跟随鼓声拍手。通过对游戏的组织,可以发现幼儿对音乐游戏是非常喜爱的,特别是在鼓声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幼儿听到音乐节奏逐渐变快拍手也会逐渐加速,情绪变得兴奋。在游戏中,幼儿已经开始对音乐节奏有一定的认知以及理解,会根据节奏的变化,调整自身的肢体动作。再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对敲击鼓声的大小变化,让幼儿对声音的高低进行区别,在鼓声比较低的时候,幼儿感觉鼓声比较类似于雨滴滴落,而在鼓声比较高的情况下,鼓声就像打雷一样。经过对鼓声高低的感知,幼儿会对音区加强理解,将音乐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教师可以借助这样的游戏,提升幼儿关于高低音方面的认知和记忆,在听到低音的时候幼儿会拍手,而在听到高音的时候,幼儿会跺脚,这样经过对高低音进行判断,幼儿做出不同的肢体动作。
        三、音乐环境丰富化,激发幼儿生命活力
        音乐可以给人美的感受,良好的音乐环境往往可以让人形成积极的状态。音乐环境是幼儿进行音乐学习的重要部分。首先,教师要选择更加有效的音乐素材,构建良好的音乐环境。在幼儿生活的周围,往往有着很多的可以作为音乐资料的素材,教师要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里面。如可以在幼儿离开幼儿园,进餐的时候,午睡之前之后等不同的环节来播放音乐,把幼儿放在一个愉快的环境里面,让幼儿外不知不觉中获得提升。
其次,教师要构建幼儿活动的空间,营造一个互动的环境。教师可以在幼儿园安排一个专门的教室,让幼儿自己去选择和探索,自由操作相关的工具。教师要给幼儿提供多样化的音乐材料,如不同材料做成的乐器、图谱、服装和表演道具等,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来给幼儿展示音乐。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使用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帮助幼儿在具体的操作中积累相关的音乐经验。
最后,教师要构建一定的平台,让幼儿可以自信地去学习。当幼儿对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就会愿意使用自己的方式来展示对音乐的理解。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主题活动,如艺术节、毕业典礼、儿童节等,满足幼儿想要展示自己的想法。当幼儿在音乐方面受到了表扬,会产生自豪感,树立对音乐的自信心。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音乐游戏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合理调整音乐游戏的内容和方法,增强音乐游戏效果,为幼儿提供一个更好的表现机会,促使幼儿的潜能全面发展,让幼儿能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璐霞.浅析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理论与实践[J].新课程,2020(30):135.
[2]周红.幼儿园音乐教学游戏化策略探讨[J].读写算,2019(21):28.
[3]吴艳.幼儿音乐教学游戏化的策略研究[J].读写算,2018(28):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