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国电龙源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吉林通化 134000
摘要: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颁布以来,各级部门和企业越来越重视环境管理工作,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虽然大部分建设项目在开工前编制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但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重要环境因素的识别、管控及预防重视不够,造成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问题时常出现。为此,项目各参建方应梳理项目环保管理主要工作要点,扎实、系统地制定好各项环保管理措施,确保重要环境因素可控在控,持续促进项目环保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项目环保管理;绿色施工;环境保护;节能减排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中国是促进新时代经济发展与创建人们美好生活的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赋予的期望越来越高,环保工作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环保工作者慢慢意识到,依靠传统的管理方式并不十分有效。在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下,管理人员将环保工作纳入信息化体系建设当中,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搜集到的数据精准监测、分析、处理,由此制定对应的决策方案,促进生态环境综合决策科学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环保事业,有利于促进环境质量改善与社会和谐发展。
1建设项目环保管理概念
节能建筑设计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建筑设计、高效利用自然能源、选择节能设备以及选择新的环保材料。第一,在建筑中。只有具有节能概念的建筑设计才能实现节能建筑设计。因此,设计师优化结构设计,优化资源分配,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而不浪费建设项目初期阶段的资源。此外,设计师可以在情景中引入新的材料和技术,进一步提高节能效果。第二,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能源。我们知道,我国不可再生资源的数量继续下降。为了减轻资源负荷,我们加强了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特别是在建筑业。例如太阳能和地热能,以满足人口的加热和用水需求。还有风能,太阳能。在选择新材料时也是如此。建筑行业传统上使用的材料是水泥、沙子。这些材料不仅复杂,而且有许多缺点。近年来,随着环保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的绿色节庆材料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在实际建筑中保温隔热层和隔热层时,使用较少的砖材料来降低房屋的热量和能耗,从而降低建筑成本和资源浪费。最后,在节能设备的选择上。近年来,建筑行业也开发了节能建筑设备,建筑行业也广泛应用了节能设备。LED节能灯不仅能满足用户的照明需求,而且还能节约电力。
2建设项目环保管理要点
2.1项目开工前取得环境批复文件
在项目开工前,项目建设单位应该考虑项目对环境的可能影响,组织相关方对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评价。内容包括:项目概况,环境现状,分析和预测可能造成的影响,环保措施,技术论证,经济分析,监测建议,评价结论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后,应提交环保主管部门进行审批。环保主管部门的批复是项目开工必需的文件之一,也是项目开展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项目环境评价工作一般由项目建设单位组织开展,也有的建设单位委托总承包单位开展。无论哪个单位组织,总承包单位作为项目实施的牵头方都应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文留档备查,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落实有关要求。
2.2完善相关监测体系与国家标准
相关环保部门的职能是为具体的环保评价工作和环保验收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依据,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技术、新方法在实际项目建设过程之中不断涌现,因此,除了要对已有的方式方法进行合理的规定和完善之外,国家相关部门还应当引入国外的先进方式方法,并建立相关的评价标准,从而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进步与完善。同时,企业在建设项目的同时,也应当对环保验收的内容进行认真的落实,真正肩负起环保与生态责任。
此外,针对当前阶段中环评单位的管理相对较为混乱的情况,应当由国家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环评人员进行定期的个人专业素养考核与评价,从而从根本上提升每一名环评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社会责任感。这样才能真正优化项目环评的科学性,而项目环境影响监测单位也应积极提升专业水平,确保监测项目能够得到专业、全面的环境监管。
2.3积极建立和完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强调完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作为指导,是建筑企业实施绿色环保施工的基础条件。而管理是落实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只有在科学、有力的管理方式的指导下,才能确保绿色施工理念在施工现场得到落实,并需要管理人员对绿色施工实施实时、动态的监督。建筑企业在绿色环保理念下,必须树立和强化科学管理意识,全面提高管理水平,使建筑企业处于积极主动响应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的状态,这样才能使建筑企业更好地发展,才能在现代市场竞争中赢得发展的先机。
2.4加快节能技术的投入和应用
我国的能效技术迟早会与其他国家相比处于发展阶段,尽管近年来各国政府和一些企业引进了大量相关的节能产品和技术,但总体而言,在节能技术领域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b .节能应用的成本相对较高、能效技术不足、社会和解决这些问题,每个设计项目都需要改进实施前后的数据监测分析,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节能、现代技术的适用性、社会经济效益等,最后总结节能技术应用,加快节能技术的使用和应用。
2.5加强各种资源的管理
建设工程管理中的资源管理,以水资源管理为主要管理活动,应结合水资源利用要求,设计科学合理的给排水系统。施工过程中既要控制好用水量,又要做好排水控制,以达到最大的节水效益。同时,在施工全过程中,善于使用节能型的施工设备和小型器具,达到节能的目标。还要做好各类污水的循环处理与利用,以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
2.6落实污染控制
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较多,主要有泥浆污染、扬尘污染、噪声污染等,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各类污染的治理,切实提高工程的环保效益。治理泥浆污染,应加强土石方和基础工程管理,在土石方和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泥浆外流,并做好泥浆的固结。施工现场发生较大扬尘污染时,施工管理人员可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各种围挡设备,并可对其进行洒水降尘,尽量减少扬尘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其来源有很多,包括建筑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运输车产生的噪声等等。为此,我们必须针对不同的噪声污染进行治理。应积极采用先进的低噪声建筑机械设备。与此同时,应充分了解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尽可能在不影响居民生活的情况下进行物料运输等交通作业。还可以在建筑工地周围设置吸声屏,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设备,对建筑工地噪声污染进行创新治理。
结束语
建设项目有助于社会经济发展,并导致大量能源和资源消耗。节能方法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企业的品牌份额,而且有效地保障了设计目标,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郑洪亮.浅谈建设项目各个阶段环保要求[J].四川水泥,2018(12):118.
[2]吴玉宜.环境监理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的探析[J].节能与环保,2018(12):46-47.
[3]钟心柱.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监测中应关注的问题[J].环境与发展,2018,30(11):134+136.
[4]戴光伟.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11):135-136.
[5]张娜,季娜.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自主验收现状及对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8(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