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趣味化的实施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2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2月下   作者:谢彩霞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对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内容和趣味课堂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能够开展趣味性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到与同学和教师的互动中,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促进小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以及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广西省南宁市横县百合镇黄村村委小学  谢彩霞  530302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对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内容和趣味课堂活动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能够开展趣味性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到与同学和教师的互动中,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促进小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以及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活动;
        1.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
        当前,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已经被各科教师广泛应用,小学数学教师要抓住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利用多媒体开展日常的数学教学。要能够根据教材中的知识点,合理利用多媒体,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引导小学生学习“四则运算”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开展课堂教学。教师可以提前在互联网上搜集相关图片,如苹果、梨子、橘子等图片,然后合理组合起来利用多媒体展示,引导小学生通过多媒体学习“四则运算”。又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加法、减法的运算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这样的内容:“左边的盘子里有五个苹果,右边的盘子里有四个苹果,两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小学生通过数数来学习加法。然后再给出这样一个情境:“果盘中有三个苹果、四个梨子、五个橘子,小明吃了一个橘子,小明妈妈吃了一个苹果,小明爸爸吃了一个梨子,问果盘中的梨子、橘子、苹果各剩下多少?这三种水果一共还剩下多少?”再引导小学生用数数的方式计算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学习减法。这样直观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新颖的教学方式,贴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能让小学生轻松地学习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2.开展自主探究式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
        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小学数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要遵循教学规律,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循序渐进地在日常的课堂活动中逐步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
        教师在引导小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时,要遵循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循序渐进原则,先让小学生学习相对简单的知识,再引导小学生深入探究相对复杂的数学知识。在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小学生合理利用手中的文具来学习数学知识,让小学生在动手测量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多样性,培养小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3.开展合作式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
        小学数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开展合作式的数学课堂活动,培养小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促进小学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四边形”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可以先带领小学生学习、理解并掌握四边形的定义,然后引出长方形、正方形、菱形、梯形等四边形的知识让小学生合作学习。


如长方形,教师可以先引导小学生利用直尺、量角器等测量长方形,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是长方形以及长方形有什么特点,现在我们要学习其他几种四边形,在学习其他几种四边形之前,老师想让你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老师先对你们进行分组,然后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学习。”教师将全班学生科学地分为若干组,引导小组学生合作探究和讨论,最后请小组代表与其他小组和教师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教师在小组讨论结束后,要鼓励小组代表勇于发言,发表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还要鼓励其他小组积极说出不同的看法,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方式,将全班学生的学习成果融合起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更好的教学,营造一个活泼、积极的数学学习气氛。
        4.开展竞赛式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应是多样化的,当前,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都开展了竞赛式的数学活动,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就是“竞赛式数学活动”的一个体现。竞赛式的数学活动能够最大化地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能够引导小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高小学生的运算能力,促进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5.开展自拟问题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
        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不断创新,积极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比如通过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小学生自主模拟数学题目,然后让小学生对该数学题目进行深入思考,加深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引导小学生积极思考,从自己的逻辑出发去深入探究数学问题。
        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先提出一个简单的应用题:“小明和妈妈一起去逛超市,妈妈在买水果时,小明看到苹果五元一千克,梨子八元一千克,草莓二十五元一千克,哈密瓜十元一千克,小明妈妈买了十元的苹果、八元的梨子,以及五十元的草莓和二十元的哈密瓜,问小明妈妈买水果一共花了多少钱。”教师先引导小学生计算这一简单的数学应用题,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能根据这一情境提出不同的问题吗?”通过这一问题让小学生对数量关系进行思考,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有的小学生提出:“小明妈妈买的四种水果花的钱分别占总花费的多少?”有的小学生提出:“小明妈妈一共买了多少千克的水果?”还有的小学生提出:“小明妈妈买草莓花的钱是梨子、苹果、哈密瓜的多少倍?”等等。
从一个简单的数学应用题出发,提出许多不同的问题,能够有效调动小学生积极投入对数学问题的思考,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构建一个充满趣味的数学课堂。
        6.结语
        趣味性的数学课堂氛围能够很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开展趣味性的数学课堂活动,锻炼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素养,这也是小学数学教师素质能力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李志玲.浅议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之运算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7.
[2]刘小红.关于趣味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
[3]陈玉琴.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