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淑阳
山东省威海乳山市徐家镇中心学校 山东威海乳山 264513
摘要: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学生们的影响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出,教师在展开初中语文教学时,要将传统文化教育渗入到课堂教学中,以此来不断的提升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们的道德品质,这样的话也可以让学生们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文就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对策研究这个问题而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文化;教育对策
引言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很多的文化中都包含了其许多的奥秘。而这些传统的文化,不仅是我们对于我国历史上长流的一个认证,同时也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学习到更多古人的智慧,并且将其发扬光大。但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阻碍着语文课堂的发展。
1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
1.1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师在展开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教育渗入其中的话,可以让学生们了解到我国古人的思想,以及古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而付出的努力和他们的爱国情怀等。学生在长期学习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断的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给自己树立人生目标,并且为之努力奋斗[1]。
1.2创新教学方法
应试教育已经成为了很多教师教学的模式。而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使得教师们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发展。可是如果教师在展开初中语文教学时,将传统文化教育渗入课堂教学中的话,可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在讲到诗词这一方面时,可以给学生们讲一下我国古代的诗词发展,以及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主要思想。或者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提前搜集与诗词这一方面相关的资料,并且在课堂上和学生们进行分享。这样的话不仅可以创新教学方法,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教育的兴趣。
2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2.1课堂以教育者为中心
很多的教师在展开初中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只会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都是以教师为主体,而学生只能被动的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忽略了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解。比如教师在讲到文言文翻译时,只会给学生们逐字逐句的进行翻译,并且告诉学生们一些翻译的技巧,然后让学生们应用其中。可是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忽略了学生们自己对于文言文的情感,以及自己的感想。长期下来学生们也无法了解文言文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
2.2教师不注重传统文化教育
在我国很多的初中学校里,学校领导在制定教学课程时没有注重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方面,因此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注重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学生们的影响。比如在平时,学校领导并不注重给初中语文教师进行培训和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方面相关的知识,同时也没有完善教学设备。在这种情况下使得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只会从一些层面给学生们讲一下传统文化教育,并没有深入其中的让学生们进行探讨[2]。
2.3在课堂上只会渗入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传统文化教育
一些教师在展开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教育设计方面不广。
比如教师在展开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只会将教材中和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渗入到课堂教学中,并不会给学生们传授一些课外的知识内容,同时也不会开展与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活动。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会使得学生们渐渐的对于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方面失去兴趣[3]。
3在初中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3.1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
教师在展开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创新和改革自己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要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学生们发展的影响,同时教师也要给学生们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教育的兴趣,进而不断的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提升学生们的语文涵养。比如教师在讲到《故宫博物园》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提前自己搜集一些与故宫博物园相关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和学生们进行分享,等到学生们分享完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们讲一下故宫博物园的来历,以及在故宫博物园里的一些物品等,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将传统文化渗入其中,使得学生们可以更快的理解这篇文章的思想[4]。
3.2使用多媒体设备,开拓学生们的视野
学校领导也要重视安排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并且还要不断的完善相应的教学设备。以便于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来展开教学,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相应的传统文化,体会传统文化所表达的情感。比如教师在讲到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这首诗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的设备给学生们播放与这首诗相关的视频以及图片,使得学生们在观看视频以及图片的过程中,可以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不仅可以不断的培养学生们赏析诗歌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不断的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3.3举办与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活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举办一系列与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活动,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传统文化教育的积极性。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朗读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或者是让学生们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办手抄报或黑板报等等,在平时教师也可以带领着学生们去一些博物馆进行参观,以此来加深学生们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进而不断的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3.4借鉴与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诗词歌赋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诗词,对此教师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们借鉴更多的与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诗词歌赋,以此来不断的提升学生们赏析诗歌的能力,进而不断的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比如教师在讲到苏轼的《水调歌头》这首词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借鉴一些苏轼写的其他的词,以此来欣赏苏轼的写词风格,以及词人所表达的情感。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不仅可以丰富学生们的传统文化教育知识,同时也可以不断的提升学生们赏析诗歌的能力[5]。
结束语:教师在展开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创新和改革自己的教学模式,将传统文化教育渗入到课堂教学中,以此来不断的提升学生们的传统文化素养。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举办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活动,或是利用多媒体设备来给学生创设一个相应的情境,以便于学生们可以更快的理解该文章的主旨,以及传统文化教育的内涵,同时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借鉴与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诗词歌赋,如给学生们观看百家讲坛等,以此来不断的提升学生们学习传统文化教育的兴趣。
参考文献:
[1]罗飞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20):31.
[2]黄仁琦 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J].赤子,2019,(15):251.
[3]陈静 浅析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的结合[J].考试周刊,2019,(39):34.
[4]韩雪屏.初中语文教学中渗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M].内蒙古: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8.(16)35-38.
[5]巴晓津.初中语文教育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7)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