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珍菊
湖北省利川市都亭第一小学 湖北利川 445400
摘要:思维能力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论是哪一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具备并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这一能力进行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可在教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有效的训练学生的思维。由此可见,数学与思维具有紧密的连接作用效果。本文基于学生的思维品质针对小学生的数学计算教学提出培养建议,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思维品质
引言:
常见的思维品质有灵活性、全面性、敏捷性等等,其所有的思维特质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的计算学习对于促进这些思维品质具有一定的效力,本文基于思维品质的这三个方面,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的创设与建议,从而提出培养策略。在此过程中,除基本思维的教学设计之外,教师还应当关注学生计算基本思维习惯的培养,即审题习惯,避免在计算过程中不必要的失误。
一、审题习惯的培养
在进行计算部分的数学知识学习时,其练习题目的训练量相对较大,基于此,教育者们着研发出了各种题型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以题海的形式训练学生的数学计算,从而使得学生在大量练习中,逐渐对题目的种类以及形式形成了惯性认知,导致在提高做题速度的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审题的耐心,依据以往的经验进行做题。长久以往,在新题目的出现时,学生则由于惯性导致审题错误,从而导致计算方向整体出错。基于此,教师则应当将此加以关注,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题习惯[1]。在此期间,教师可以诱导错误的形式设计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而培养学生在出错的过程中,形成审题的习惯。例如,在“周末,爸爸带小明去动物园观赏动物,需要坐大巴车走308千米才能到达目的地。假设他们早上8点到汽车站坐车,汽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行驶,中午12点前能到动物园吗?”的题目中,学生则会以以往的经验,认为题目是以要求列式计算,而事实上,题目则是要求学生进行单位的换算,以米为单位进行计算。如此,学生则由于审题失误致使题目出错。通过多方面的训练,教师则可以在此过程中,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二、灵活思维的培养——举一反三
数学的计算并非一种固定的形式,其解决的方式多种多样,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以典例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同类题目的计算过程中,则会局限于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典例方式进行计算,一旦忘记了基本步骤,学生则像是失去了方向,则出现“不会”的依赖心理。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时,应当摒弃掉学生的这一心理,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进而以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举一反三的思维习惯,进而促进学生在计算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灵活性[2]。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中第二课《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则可以设计计算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比如,“316+294=?”,基于计算基础方法,学生则会根据所学知识以列竖式的方式进行计算,这时,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讨,是否还有其他更为简便的方式进行计算?通过小组讨论,学生的思维则能够得以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下有效的发挥运作,同时不同学生基于不同的认知角度,进而使得学生在探究中获取了两种甚至以上的计算方法,比如,“300+16+200+94”“310+290+6+4”“300+16+300-6”“316+300-6”“300+10+6+200+90+4”等等,如此一来,则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在交流中充分地意识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很多种,进而在相互交流互助学习的过程中,拓展思维的角度,从而逐步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从而促进学生的计算思维的有效发展。同时,通过这样的方式,亦是有效地促进学生逐渐形成举一反三的计算意识。
三、敏捷思维的训练——计算游戏
此外,在计算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创设丰富有趣的课堂形式以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基于小学生的综合特点,教师则可以设计计算游戏进而组织学生进行计算训练[3]。例如,在学习了三年级上册第五课《时、分、秒》这部分内容后,教师则可以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计算游戏。比如,针对思维反应较慢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适当地降低游戏的难度,进而阶段性的提升游戏的难度,如此,学生在游戏难度进阶的过程中,亦是思维敏捷性有效提升的过程,在简单题目的游戏设计中,可以基本的换算展开游戏,比如,教师可提前设置好游戏的计算部分,比如“3时=?分、5分=?秒、2时=?秒...”等等,在游戏进行时,则可以结合“打地鼠”游戏进而改编,比如,将学生分为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首先可由A组为游戏的表现者,由B组作为游戏的实施者进行计算。A组学生依次按照顺序蹲下,进而在游戏开始时随机举出手中的题目牌子,进而由B组学生在固定的时间里进行计算,计算正确时,给予A组得分,计算错误不得分。当一轮游戏结束时,再由AB组反过来进行游戏,最后通过统计,看哪一组得分较高。如此,通过游戏的设计,从而有效地激发的学生的挑战与竞争欲,进而在进行游戏时灵活转动大脑思维,进而锻炼思维的敏捷程度。
四、结束语
数学教学模式的可选择性非常之多,教师在有效选择时根据培养方向还需要加以调整,本文则是基于学生思维品质这一培养方向,以引导式教学、游戏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不同思维能力。除本文所述之外,思维品质还包括思维的批判性、独创性、深刻性等等[4]。教师在进行培养时,亦需要根据不同的思维性质创设教学方式,进而提高培养效果,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形成。
参考文献
[1]范炳荣.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15):123-123.
[2]彭宏斌.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C]//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2019.
[3]王颖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探析[J].新课程(小学),2018,000(012):225.
[4]贾一民.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初探[J].软件:电子版,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