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组合作之花在高中数学课堂尽情绽放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1期   作者:郭敏
[导读] 小组合作是新课改理念中最具特色的一种,是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可以将学生从封闭的、机械的、单一的强调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并且数学课程标准也将小组合作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提出来。本文立足教学实践,结合新课改理念,就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以期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郭敏     四川省遂宁市大英中学    69300
【摘要】小组合作是新课改理念中最具特色的一种,是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可以将学生从封闭的、机械的、单一的强调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并且数学课程标准也将小组合作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提出来。本文立足教学实践,结合新课改理念,就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以期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关键词】高中数学  小组合作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1-148-01

        学生由于性格爱好、思维认知等方面的不同,在学习上表现出不同的接受能力。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促使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调动学习因素的合力分配,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凸显个性。结合高中数学的学科特点本文将从以下几点谈起。
        一、优化师生关系
        小组合作最大的优势就是实现学生从被动接收者变为主动探究者,学生不再是课堂的听众与看客,而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评价者。师生关系从传统的权威与服从的关系变为指导与参与的关系,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凸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划分小组时,教师要以组织者身份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为4到6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组内异质”可以确保小组成员的互动交流,优秀生带动中等生、中等生带动学困生,实现不同因素之间的互动交流,真正发挥小组合作的价值和功效。“组间同质”则可以确保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使合作学习永葆活力。
        虽然小组合作的主体是学生,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必须在合作内容、时间、要求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调控,以此达到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指导的度,既不能过多地干涉学生的合作行为,又不能充耳不闻。在学生讨论的话题偏离主题时要及时给予制止、在学生的合作学习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在学生的思维陷入混乱中要及时给予疏导,使合作学习在教师科学有效的引导下走向深处,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表达与交流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学会尊重同伴、学会认真倾听、学会质疑思考。


教师要不断变换身份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有时候是合作学习的参与者、有时是耐心的倾听者、有时是热情的帮助者,从而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良好学习氛围,为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激发合作兴趣
        兴趣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驱动作用,特别是对于高中数学来说,本身就枯燥无味,若学生再毫无兴趣,课堂教学就会陷入举步维艰中。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每个教师探讨的主要话题。小组合作也是如此,学生只有对合作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确保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根据高中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心理特点,教师可以设置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不愤不启”的状态,进而产生与他人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此时展开合作学习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必修二《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一课时,在初步认识倾斜角与斜率的概念后,为了充分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让各小组给出直线上的任意两个点,计算直线的斜率,比比看老师算的快还是学生算的快。经过一番较量,学生发现尽管各小组非常认真地画图、计算,但教师总能抢先学生一步又快又准地说出答案,学生感到非常惊讶。这时教师就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有没有一种方法不用画图就能快速计算出直线斜率的方法?”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对这一问题非常感兴趣,产生了强烈的合作愿望,使得组内的讨论异常激烈。此时教师就可以介入其中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指导与帮助。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找到不用画图就能算出直线斜率的方法。由此可见,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还能激起他们强烈的参与欲,使合作学习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
        三、把握合作时机
        虽然小组合作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小组合作可以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始终。对于一些简单的知识学生独立思考就能自主解决,就无需合作交流。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小组合作要选择恰当有利的时机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和功效,否则小组合作会流于形式或还没开始就夭折。教学实践证明,当遇到教学重难点、思维盲点、易错点或单靠学生一人力量解决不了的内容时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小组成员在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中可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使思维真正活跃起来,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的活动平台。
        总之,小组合作是提高课堂参与度、增强教学效果、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方法。教师要在充分认识小组合作重要性的基础上,优化师生关系、激发合作兴趣、把握合作时机,让合作之花在高中数学课堂尽情绽放!
参考文献:
[1]高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探究[J]. 王靖.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23)
[2]智慧课堂下的高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究[A]. 邢浩,李聪侠.2020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C]. 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