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7期   作者:吴素红
[导读] 初中班主任是初中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

                                  
        吴素红
        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黄冈初级中学   广东潮州     515700
        摘要:初中班主任是初中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克服青春期的疑惑,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高尚的品格是我们每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德育教育是提升学生品格质量最为直接的途径。初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有了质的变化,班主任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德育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监督和引导并举,适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引导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从根本上提升德育教育质量。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听取学生对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建议,师生共同制定班规,一起塑造良好班风学风,共同创造一个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大家庭”。
        关键词:初中学生  班主任工作  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衡量班主任工作水准的重要指标。德育教育一直是广大初中班主任致力突破的瓶颈,新时期的德育教育应该吸收新内涵,把德育教育融入到班级日常管理和日常教学中,化有形于无形,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的熏陶。新时期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精髓在于“还学于生”,主张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为学生营造一片自由成长的天空,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本人担任初中班主任工作多年,现结合个人实践浅谈做好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当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1.班主任对于德育教育不够重视
        受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初中班主任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文化课管理上,忽视了对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虽然学校开设了德育课,但是很多班主任都会挤占德育课课时,甚至是把德育课挪作其他科目,严重影响了德育教育的开展。成绩虽是评判学生能力的标准,但是不应是唯一的标准,学生的品德的更加重要。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对德育教育的态度会影响其他任课教师,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态度,班主任应该从自身做起,扭转对德育教育的忽视,让德育之花盛开在每一位学生的心间。
        2.德育教育的方式比较单一
        主题班会是目前初中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形式。主题班会主要以班主任“苦口婆心”式的说教为主,长篇大论地讲授大道理,这种枯燥的德育教育方式,很难吸引正处在青春期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好奇心强,他们追求个性、追求新颖,再加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初中生了解信息的渠道更为广泛,僵化的德育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初中生的学习需求,也不适应当前初中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3.德育教育的内容比较狭隘
        德育教育的内容比较狭隘,一般都是局限于学习、教育领域,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品德教育等,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家庭感恩教育?如何正确处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如何正确抵御网瘾?等等,初中生正处在一个敏感时期,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应该广开言路,积极寻找适合新时期初中生内心需求的内容,不能拘泥于学习领域,只盯着学生的成绩,正如古人常说的“德才兼备”,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品德,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二、优化班主任德育教育的策略
        1.提升班主任对德育教育的重视
        品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学生成才的必备能力。班主任要提升自身对德育教育的重视,把德育教育上升到和文化课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密切关注到学生的品德塑造,引导学生找到文化课中渗透的德育素材。班主任要准确找到德育教育和文化课的契合点,让学生在文化课学习中接受德育教育的熏陶,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学生的德育素养得到提升,学生的精神面貌会有一个较大的改观,学习态度会更加积极,整个班级的精神风貌也会有一个提升,学习氛围会更加浓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我们常说“言传身教”,班主任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必须注重自身师德师风建设。班主任自身形象、言谈、举止的塑造,班主任的模范形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可以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改善整个班级的精神风貌。学生不仅听其言,而且观其行,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自己首先必须做到。比如,在开学初,学校要对学生的仪容仪表进行突击检查,我在落实这项工作时,先检查自己的形象是否也符合要求,作为班主任更需要在班里起到引导者的模范作用,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班主任要用认真负责、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来感染学生,让他们意识到品德的力量,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
        2.班主任要在德育教育中倾注耐心、爱心、细心、责任心
        党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是对新时期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也是每一位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总纲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做到“收放自如”,“收”的是原则性问题要严格把控,“放”指的是学会适当放手,留给学生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班主任对待学生要永远保持一颗耐心和爱心,用情感去感化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如春风一般的关怀,搭建起师生之间沟通的纽带。班主任要耐心倾听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尽自己所能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建立师生之间彼此信赖关系,让学生主动找班主任说真心话,这才是德育教育真正的内涵。班主任还要增强工作的责任心,班主任就像是学生们的“大家长”,整个班集体就像是一个大家庭,班主任要操心“一家人”的“吃喝拉撒”,要从生活上、学习上、心理变化上全面关心学生,班主任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及时发现学生在情绪上的变化,及时疏导学生的负面情绪。班主任工作要注重细节,不仅要关注学困生和优等生,也要关注中等生,平等看待每一位学生,认真记录每一次班会的内容,搜集每一位学生在班会上的发言,认真批改每一位学生的作业,把握每一个德育教育的细节,积极引导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努力,提升班主任工作的实效性。
        3.做好学情调研,民主制定班规
        班规的制定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班级精神风貌的高度概括。学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参与者,我在制定班规时,采取民主管理制,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建言献策,共同制定班规,增强学生对于班规的认可度,保障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渗透“大家庭”的概念,让学生把班集体当做自己的家来热爱,学生在家庭理念的指引下,为了大家庭美好的明天,每一位学生都会积极建言献策。我结合学生反馈的建议,在综合班级学情,制定班规的基本章程,再由学生投票表决,由于班规是同学们自己制定的班规,所以他们能自觉地遵守。良好的班规有利于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和班级内的良性竞争氛围,让每一位学生人人争当先进典型,互相监督,提升班级建设的有效性。
        4.丰富德育教育内容,开展赏识教育
        德育教育并不是一味的说教和批评,班主任应该丰富德育教育内容,开展赏识教育。班主任要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优势科目、弱势科目等情况,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注重语言的艺术性,多对学生说一些鼓励性的话语,挖掘学生身上的学习潜能。例如:我所带班级上有一位男学生,因为肥胖产生了自卑心理,为了提升自己在班级内的存在感,经常会捉弄其他学生,和班里同学的关系很紧张,很少有同学愿意和他做朋友。我找这个同学谈心时,没有用严厉的语言批评他,而是引导他换位思考,如果有其他学生在你的文具盒里放虫子、把你的作业藏起来,你心里的感受怎样?让他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懂得尊重他人的重要性。此外,为了打消他内心的自卑感,引导他思考自己的优点,例如擅长跑步、唱歌、做事勤快等都是优点,男生脱口而出“我的力气大”、“不记仇”,我首先肯定了他的优点,力气大说明你身体比较强壮,但还是要控制饮食,不记仇说明你心胸开阔,男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引导这个男生主动帮助其他同学,例如帮搬课本、书桌,扭转同学对他的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这个男生每天早上总是很早来到教室,擦讲台、开窗户通风、整理班级图书角等,放学后也总是帮助同学做值日,不再捉弄同学,慢慢地和其他同学打成一片,学习成绩也得到了提高 。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比较辛苦和琐碎的工作,需付出艰苦的劳动和辛勤的汗水。班主任要掌握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度,学会适当放手,让学生独立面对挫折,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在挫折洗礼中成长。班主任要把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融合起来,通过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引导学生进行
自我管理,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让德育之花根植于每一位学生的心间。
        参考文献:
        [1]李丽蓉.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思路[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81-82.
        [2]刘勇.初中班主任工作开展中德育的渗透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