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欢欢
湖南长沙同升湖实验学校,湖南长沙410116
摘要:初中音乐教育是为学生的音乐欣赏和音乐审美奠定基础,对未来学生的音乐素质和音乐修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初中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基本是主要内容。然而,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学生只能学习民歌的基本演唱。这只是最表面的民族音乐方面,因此本文的意义国家初中学生音乐教育及其存在的问题简要解释说,和几个建议将民族音乐应用于初中音乐教学提出,希望能对初中音乐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音乐;初中音乐;音乐教育
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流派中早期的一种音乐形式。今天,当流行音乐、摇滚音乐、重金属、说唱音乐、在线音乐和其他音乐的流行时尚的街道和小巷,民族音乐既没有突然出现的强劲表现,也没有逐渐变暗的尴尬局面,没有人关心,但全国音乐是如此平静和冷静面对各种冲击。这就是民族音乐的民族性、包容性和韧性。正是因为这一特点,才使得大多数民族音乐能够成为经典。很多流行歌曲在短时间内就被大家所熟知,每个人都会哼唱几句,尤其是网络歌曲。在各种平台的帮助下,一夜成名并不罕见,但这些歌曲的背后只有故事,没有价值,没有文化。,这就注定了它们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它们的兴起和消亡在短时间内成为了流行歌曲和网络歌曲的常态。所以,真的有可能进入中学课本,所以开始学习音乐的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种音乐就是民族音乐。这不仅是对民族音乐的传承,更是对民族文化的理解。
一、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添加民族音乐的意义
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不同于高中和大学阶段的音乐教学。这个阶段的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他们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大部分来自于自身对音乐的热爱。此外,中学生正处于能力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学生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学生未来价值观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初中阶段,民族音乐的引入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民族音乐的引入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精神诉求。在初中阶段,学生对国家的认识还很浅,很多时候还没有意识到中华民族和中国的伟大。通过对学生民族文化的熏陶,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国家的伟大,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自强不息,帮助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形成。
其次,有利于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开阔视野,增强民族使命感。民族音乐是各民族千百年来不断发展演变而成的文化积淀,具有十分重要的人文价值。每个民族文化的背后都是这个民族几千年的兴衰。这些本应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被记录下来的文化轨迹,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沉淀在民族音乐中。每个民族的民族音乐都有自己独特的印记,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和风俗习惯的变化。让学生通过民族音乐欣赏到适合自己的不同民族的音乐内涵,是对学生的音乐教育,也是对学生的文化教育。这些不同的文化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对民族有了了解,树立了民族责任感,并积极学习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
最后,民族音乐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课堂发展材料和音乐欣赏主题。
在初中阶段,大多数学生的学习仍然是基于记忆,特别是在初中音乐方面。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成为优秀的音乐天才。初中阶段的教育以通识教育为主。只要学生能爱上他们的学习,能积极接受新事物在积极思考的阶段,建立对新事物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品味,学会阅读和欣赏音乐,已经能够满足要求的初中音乐课程。
民族音乐有着丰富的内涵,大部分都不晦涩难懂。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适合课堂欣赏的主题,而且在课堂教学中具有拓展学生视野的作用。学生的视野不仅局限于课本的内容,而且更容易接触到课外知识。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欣赏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增添一些有趣的元素。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民族音乐的有效途径
初中阶段,课业负担比较轻,课后学生有很多时间自主探索。但正因为这个阶段,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对社会的了解还比较浅。学校开展的课外活动是帮助学生有效利用课余时间,提高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这意味着学校需要不断提高课外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加入民族音乐是非常有效的。具体来说,将民族音乐引入初中音乐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首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可以将民族音乐引入学生课堂。一方面,编写初中音乐教学教材。教材是初中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指导材料。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应适当增加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丰富有趣的教材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阅读和演唱优秀作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简单的作品可以设置为学生的学习曲目,比较复杂的作品可以设置为学生的课堂欣赏曲目。另一方面,开展课堂欣赏课程和主题活动。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普遍较少,教师对学生课堂时间的合理利用显得更为重要。适当采用“以项目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安排项目主题,让学生自我探究和发现。民族音乐是一个比较容易起步的研究方向。民族音乐可以作为学生研究的替代课题,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研究,让学生自己发现民族音乐的美。在平时的音乐欣赏课程中,对难度较大的音乐作品进行简单的讲解,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其次,校园氛围的营造。初中生思维活跃,记忆力强,受环境影响较好。因此,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也非常重要。选择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曲目,可以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然后,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民族音乐类型,举办一些学生专场讲座,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结 语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沉淀和缩影。民族音乐的传承就是民族文化的传承。通过课堂教学、课后陶冶、讲座等方式,将民族音乐引入初中音乐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水平,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胡颖惠. 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02):44.
[2]马世蓉. 学生音乐素养在初中民族音乐教学中的培养策略[J]. 速读(下旬), 2019, 000(007):18.
[3]杨婷. 发扬、传承——初中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价值剖析[J]. 新课程(中), 2018(11).
[4]王学宁. 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 艺术科技, 2019(6):75-75.
[5]陈都. 浅谈民族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与传承[J]. 北方音乐, 2020, 000(006):19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