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丁亮
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第一中学 422300
摘要:学科核心素养,即学生在接受教学的过程中学习到的,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在成长道路上养成良好的个人能力与品格修养,以期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更准确地说,“学科核心素养”包含的内容有:对某一事物的态度、个人的价值观、专业知识及技能等,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快适应社会,让学生处于一个持续发展阶段。本文主要分析聚焦核心素养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引言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则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对于化学教育来说,化学实验是基础。很遗憾的是,大部分的化学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过分在意学生的分数,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没有了解到学科核心素养的真正含义。
一、现阶段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
现阶段的化学教学中,不光是学生认为化学晦涩难懂、学起来吃力、用处不大、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完全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就连教师也表示化学难教、学生动手能力差、缺乏积极主动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教学化学的模式就演变成一味地普及化学知识,有关实验操作,基本都是依靠教师“画”或教师动手,学生观看。这就导致了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持续下降、不会观察化学实验、不明白具体的反应过程。这与化学核心素养教育相悖,更不用说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了。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学习兴趣缺失
学生对化学实验缺乏应有的学习兴趣是当下实验开展遇到的一个难题,当下很多学生将化学实验当作一种任务、负担。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传统教育的影响,化学实验的开展都是一种比较固定的模式,即以教师为主体展开实验探索,学生无法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从而严重降低了学生在这方面的兴趣,影响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此外,教师对于学生也缺乏有效的引导,没有让学生发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这也会影响学生对于化学实验知识学习的兴趣。
(二)化学实验时间不充足
除了兴趣缺失外,化学实验开展的时间不足也是限制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实际中,很多教师比较重视课本知识的学习,对于通过实验获得知识的学习途径则不太重视。这就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自觉地缩短这方面的时间,甚至在涉及一些关键知识点时也是点到为止,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知识探索。长此以往,在化学核心素养培养方面会给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提高化学实验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实验内容教学不清晰
实验内容教学不清晰也给学生的化学知识学习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迷茫的状态,不知道自身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相对其他低级阶段的化学学习,高中化学在知识理解和知识深度方面都变得更加深奥复杂。因此,如果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对实验的内容进行明确,学生就会出现迷惘和困惑,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
三、有关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化学素材,强化学生化学生活观念
化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要去指导学生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让学生明白学习化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强化学生的化学生活观念。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没有重视对学生化学生活观念的强调,只是要求学生学会解决化学题,而没有去引导学生去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题。
这种题海教学模式虽然能够提升化学学习水平,但是会让学生逐渐将化学理论知识脱离了实际生活,也会让学生逐渐丧失学习乐趣和探索化学知识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化学学科知识的同时,可以多举一些相应的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知识背景的同时,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化学生活观念。例如,在教学高中化学必修2中原电池部分时,教师可以在课前讲一讲电池的历史发展,让学生明白自己目前所学的原电池原理时大部分电池的基本原理,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原来自己平常所见到的各种电池的原理都是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同时在学习完所有原电池知识之后,可以跟学生分享目前的一些新型电池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寻找创新点在什么地方,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产生一种创新感。
(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意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化学教材的改编,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化学实验,要求能够给予学生探究的平台,但是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如教师观念、应试教育、教学设施等,教学工作者越来越淡化实验教学,只对实验的结果重视,忽视引导学生探索实验的过程,让实验教学利于形式。首先,高中化学教师应该要对化学实验有充分认识,了解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化学学科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实验,在实际的化学实验中,教师可以创建比较有生气的实验情境,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出来,给予学生化学思维良好的启发,培养学生实验的操作的探究的技能和方法,让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技能有所掌握和理解。其次,对化学实验探究活动要精心设计,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实验探究作为一种科学实践活动,教师应该从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特点、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对实验探究活动精心设计,让实验探究教学更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让学生理解实验探究,培养其实验探究能力。
(三)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化学是一门在实验中总结规律的学科,高中化学的知识大部分都是前辈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注重实验过程只知道实验结果的情况。化学是一门通过相应的实验观察手段,从宏观上观察实验现象,再从微观上得到相应的实验原理。但若是学生将化学误认为是一门只需要记忆实验现象实验原理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创新没有总结,也就不会真正理解宏观微观的化学反应原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不应该直接将化学反应的原理和现象“填鸭式”教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理,不仅可以让学生记忆知识点更加牢固,而且可以让学生形成完整的化学思维和化学学习方法。化学实验的地位如此重要,因此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也很大。但是往往有很多同学在化学实验的考试部分丢分较多。主要原因在于,高中化学实验缺少相应的实验教学设备,而且学生的课业压力大,能够分配到化学实验的时间很少,导致学生的实验参与度较低,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及注意到实验的细节。其次,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严谨性,因此每一个化学实验步骤都有背后的化学原理或者实验经验支撑,而不是平白无故地加入进去的。而化学步骤之间也是有相应的顺序的,学生只有完全理解了相应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机理,才能把握出题人对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例如在学习中和滴定实验时,教师应该给学生强调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以及背后的原因,可以采用问答的方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科核心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化学而言,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教师所教授的专业知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不仅如此,随着不断加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能帮助学生拥有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应试考试中获得更优异的成绩,而且对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也是一个挑战。
参考文献:
[1]何伟钊.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路径[J].当代教研论丛,2019(04):77+79.
[2]豆佳媛.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实验教学策略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18.
[3]谢兆刚.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路径[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09):103-104.
[4]胡先锦,胡天保.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5):4—7.
[5]王和.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8(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