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艳
荆门技师学院 湖北荆门 448000
摘要:技工院校是为了为社会培养更多专业技能型人才,所以在日常教学中,除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外,更需要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一体化教学更加适用于技工院校的教学,能够进一步提升技工院校教学水平和教学有效性。所以本文结合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探究了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情况,以供参考。
关键词: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研究
一体化教学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理论知识融入工作任务和教学活动,干中学、学中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一体化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企业培养更多优质技能人才,推进技工院校内涵发展。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和维修专业的传统教学中,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分段执行,理论知识学习起来相对枯燥、乏味,实训教学往往侧重于学生的技能训练,忽视理论的学习。理论学习与实训很难有效融合,从而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结合技工院校教学实际,笔者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中进行了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改革教学模式
技工院校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对于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其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因此在当下具体教学中,需要重视对教学模式的改变,除了要按照以往教学要求,重视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培养外,更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今后的岗位技能要求,将其与教育教学进行融合,老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其能够获得相关资格证书,为其在今后的从业奠定良好基础。在具体教学活动开展时,应该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价值,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通过实践基地中的仪器设备,一方面进行相关专业知识的讲解,将理论知识中的仪器设备纳入课堂,通过直接直观的观察和学习仪器设备,来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实际操练设备仪器,来帮助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技能操作水准[1]。
二、专业课程的改革
除了要在教学模式中融入实践教学外,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也应该结合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实践特点和岗位技能要求来对其进行改革优化。首先,合理划分专业教学内容模块,结合职业技能培养目的,在做好理论知识讲解培养的基础上,进行各项专业技能的实践操作,制定出更符合一体化专业教学要求的教学内容,围绕学生来积极进行研究性、技术性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成果的享受者,帮助学生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由于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中的很多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并且理论性非常强,比如在PLC、电磁阀、马达、变频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讲解师,教师就可以根据一体化教学的要求设计一个相应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例如供水自动化控制系统,这样就可以将PLC、马达、变频技术等融合到一起,通过实例讲解和演练学习来增强学生对于这一方面的知识讲解,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学习效率。与此同时,教师在课程内容的设定时,也应该满足学生的需求,调查学生的兴趣点和爱好点来开展相应的课程设计和课堂安排,才能够更好吸引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技能水平[2]。除此以外,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除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配置外,还需要进行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这样才可以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实现培养全方位专业技能人才的目的。
三、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考核制度
考核评价是整个教学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学的考核评价也需要随之改变,不断完善相关的考核制度,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在具体考核工作中,一方面可以进行理论考核,也就是通过问卷来进行理论知识的考核评价,另一方面则是实际考核,也就是学生随机抽取相关考核试题,然后来进行测试。在具体考核中,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技工院校的教育目标以及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特点,从整个过程入手来进行考核,确保考核的全面性和多元化。比如在某个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室就可以综合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来进行评估,首先需要考核学生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对于各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其次则需要考虑学生的技术操作水平、研究能力、协作能力和责任意识,这样才可以实现对学生实际情况的科学公正评价,帮助学生找出自身在实践学习中的不足和缺陷,指导学生完善自身缺点,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养。除此以外,还需要构建高效的反馈体系,这样才不仅便于学生可以及时将自身对于考核的疑惑或者问题反馈给学教师,帮助教师及时排查和改善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还可以使教师及时将考核评价信息告知学生,便于学生及时改正自身的缺陷。
四、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提升一体化教学效果
一体化教学要求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所以为了更好提升教学效果,应该重视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研究和应用,这样才能够完善教学体系,丰富教学方式。首先。在课前阶段,教师应该通过微课、翻转课堂等,提前将相关课件、视频等上传在网络学习平台中,以便于学生提前进行预习学习,并在网络平台中进行互动交流,一方面组织学生彼此之间的合作学习,互相沟通,另一方面则加强师生间的交流沟通,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疑惑困难,及时指导学生解决和处理问题。其次,在任务实施也就是实践阶段。可以通过仿真软件来帮助学生进行相关电路的模拟设计、故障的模拟排查等,通过反复实践训练来帮助学生掌握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掌握操作技巧,巩固理论知识[3]。最后,在学生完成相关任务后,还可以让学生将自身所获得的成果上传在网络平台中,以便于所有学生都可以查阅交流,丰富知识经验,加强合作互助。
五、做好师资队伍一体化建设
一体化教学因为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入手,来进行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所以这就对于技工院校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师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样才可以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有效指导,因此在当下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一体化建设。首先,应该从社会上聘请相关专业技能人才来充当实践教师,以此来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操作;其次,则应该加强对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师的培训,增强其在专业技能实践方面的能力素养和指导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师资力量,确保一体化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时实现。
总而言之,一体化教学改革不仅是由于技工院校自身的教育特点和教育要求所决定的,同时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当下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学中,应该充分结合一体化教学的理念,从教学模式、专业课程考核评价、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入手进行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顾剑.基于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J].电子制作,2016(10):48-49.
[2]刘秀梅.基于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2015(29):50.
[3]肖文军.浅谈如何在中职电气自动化专业中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J].才智,2017(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