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庆杰
黑龙江省八面通林业局初级中学校 157599
摘要:语文学科的学习在我国各个阶段的教育中都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由于其对后天继续教育起到的关键的铺垫作用以及作为其他学科学习的文字基础,使得小学阶段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显得尤为关键,因而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质量成为教育工作者当下的工作重点之一,以提高小学语文教育学科的教学质量,实现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趣味教学;小学语文;应用
引言:目前,在我国的小学语文学科教育中,教师队伍对趣味教学的认知逐年上升,也充分的认识到了趣味教学与当代教育理念高度协同性,使得趣味性教学在我国各个阶段的教育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但如何将趣味性教学切实的落实在教育的各个阶段,并取得良好教育效果,仍是当下的研究重点之一,以实现趣味教学在教学中科学、合理的应用并发挥作用,从而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趣味设计
当下,我国大多数语文课堂前的导入环节往往都是直接切入主题,更多的是重视对课堂时间的把握和高效应用,从而忽视了课堂导入环节抛砖引玉的重要作用,而趣味的课堂导入可以在第一时间凝聚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学习兴趣,并自然的将学生的想法进行表达,并与课堂内容形成良好的桥梁,使得学生可以愉快的进入正式的课堂学习制中。
以小学五年级下册的《童年的发现》一文的课程教学为例,在授课之前,授课教师可以“老师童年时有个有趣的发现,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聚焦学生的注意力,并阐述自己童年时发现的趣事,将同学的兴趣和情绪调动期来,并通过对自身童年趣事的叙述,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以“同学们在童年有什么有趣的发现?”设问来调动学生的互动性,并让同学积极的表达自己有趣的发现,也能兼顾练习学生表达能力;控制好时间和节奏的同时,以“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其他小朋友童年有什么发现?他们的发现会不会和你们的发现也一样?”进行与文章内容的衔接,这样学生会带着挖掘别人童年发现并与自己的童年发现对照是否相同的任务进入课堂教学内容,从而使得在课堂刚开始时,能及时让学生从课间的散漫状态及时调整转变为集中注意力并兴致勃勃的求知状态,将趣味性贯穿于师生间的问答以及文章阅读的过程中去,实现语文课堂高质量的开头。
二、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情境设计
文言文以及古文的的教学一直时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之一,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文化知识积累还很有限,因此对这些蕴含着优秀中华文化精神的文章的理解上存在极大的难度,这时趣味的情景设计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真正内涵上就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田忌赛马》一文的授课为例,学生对文章主人公田忌如何用下等马、中等马、上等马赛赢齐威王理解上存在困难,因此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准备两组卡片,每组卡片各有一条小鱼、中等大小的鱼、大鱼,然后每次各找两名同学上讲台进行游戏,游戏的规则设置为“两名同学每次各出一张卡片,卡片上体型小的鱼会被体型大的鱼吃掉,因而持有体型较大的鱼卡片的同学获胜,每名同学共出牌三次,获得胜利次数多的同学取得最终的胜利”,通过这种趣味游戏情境的设置,将原文的田忌赛马的比赛进行现实中的重现,并让多组同学进行比赛,并设问“如何才能获胜?”,学生的好胜心以及好奇心,会促使他们积极的寻求获胜的方法,也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思维的开发,加之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原文进行对田忌所用战术的学习和模仿的方法再次进行比赛,使得学生既明白了田忌所运用的方法,也充分的调动起了学习兴趣,更发挥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自身能动性,将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的应用,实现知识的转化,从而实现对知识真正意义上的掌握和运用。
三、小学语文课堂的多媒体趣味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社会进程的推进,以电子通信、互联网络为代表的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基于电子信息等技术实现传统领域的革新也是当下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电子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领域的融合促成了现代教育的革新和快速发展,切实的实现了教育的现代化,多媒体等技术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的应用也是广泛的。例如,在《北京的春节》一文的授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春节的习俗,例如贴春联、包饺子、尿液饭、春节晚会等等,并提问学生喜欢过春节时候的哪些习俗,这样生动形象的视频、音频与图像的播放,可以成为一个有效课堂导入;再比如,在《京曲趣谈》一文的课堂教授中,学生对京戏的陌生,使得无法体会文中对京戏的描写,这时候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对我国国粹京戏的播放和观看,让同学们切身的体会到京戏的魅力,实现对书中情境的还原,既拉近了学生与京戏之间的距离,也实现了学生对京戏一文内涵的理解;此外,随着电脑、互联网等技术的创新,以多媒体作为教学工作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的安排成为当下人们的传授方式,加之网课等技术的成熟,使得小学语文的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地域、空间等的限制,拓宽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更有利于学生的后天继续学习与终生学习。
四、结论:随着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在教育实践中的不断应用,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导入、情景设置、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作用发挥,使得教育工作者逐渐发现其确实更符合和适用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的认知特点,因而能在教育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在语文的学习中还能兼顾感受力、创新力、想象力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秦永美. 刍议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运用[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 000(002):56-57.
[2].李胜. 课堂导入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 南北桥, 2019(9):145-145.
[3].周乃萍. 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