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安
惠州市惠阳区淡水大埔小学 广东惠州(516211)
摘要:数学学科具有实用性,在众多学科中均有一定地位。有人认为,数学是纯理科性学科,只要会解题即可。实则不然,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需将德育内容渗透于数学教育中。尤其对小学而言,小学时期是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广大教师应注重培育其综合素养。为此,需确保德育之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绽光彩。本文围绕小学数学及德育教育,积极探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式,以供相关教育者参考。
关键词:德育;小学数学;渗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是全方位推进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践行数学新课标的根本保障。为此,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应立足具体数学教学内容,时刻渗透德育思想,强化德育工作效果,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得到高效培养,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造优良条件。
一、小学数学教学渗入德育思想的切入点
纵观基础教育阶段,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积极融入德育思想,需对相关数学教学内容加以分析,深入明确数学教学与德育工作间的关系,找准德育切入点,切实将德育融入数学教学实践。一般来讲,受素质教育理念影响,小学数学教材编纂人员在编制教材之际,通常都会融入数学文化内容。其中,所包含的数学文化内容与德育思想有一定契合性,以此为切入点,可确保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逐步展开,并收获理想效果。将德育思想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既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能进一步培育学生优良习惯及学科素养「1」。例如,数学历史、数学人物、数学故事、数学案例等内容均包含德育思想。小学数学教师在落实数学教学活动之际,对这些知识点加以挖掘与拓展,可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其中的德育思想,进而将小学数学德育教育落实到底,令德育之花真正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娇艳绽放,强化小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为小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及人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德育思想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科学创设情境,渗透德育思想
情境教学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教师结合数学教学内容,为学生科学创设数学学习情境,可将学生带入特有的数学情境,促使学生获得前所未有的情感体验,进而感受数学情境氛围及数学知识魅力,取得优良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应对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思想展开挖掘,科学创建教学情境,令学生在接受数学知识之际受到德育影响,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准「2」。
例如,在学习“平均数”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为学生创建“捐款”场景。在正式举行“捐款”活动前期,教师应对捐款背景加以阐释,如冬风习习、大雪皑皑,学校附近小区内的流浪猫无家可归、无食可吃……为此,举行“温暖小咪”捐款活动,所筹集善款均用来为安置小猫咪。在“温暖小咪”捐款活动中,四年一班一个小组内有六名同学参与了匿名捐款活动,一共筹集到了善款420元,引导学生对这一捐款活动的人均捐款值加以计算。由此一来,学生既能深入理解平均数知识,又能受到捐款方面德育思想的影响,有效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助力其形成健康观念,逐步形成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等精神。
(二)挖掘教材内容,渗透德育思想
立足素质教育要求,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多教材设计者均会融入数学文化知识,这为德育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渗透奠定了基础。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挖掘德育思想,将特定的德育内容与有效的数学教学相结合,以此高效培育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钟表”知识是重要内容。教师针对这一教学内容,可相应挖掘德育思想,令学生在认知“钟表”知识之际,形成正确的时间观念。例如,在讲解“钟表”知识后,教师便可在数学课堂上向学生展示钟表,并要求学生训练对时钟、分钟、秒钟的认识与理解,要求学生通过实践检验自己在一分钟内能算出多少数学题、一分钟可以阅读几页数学教材等等,以此确保学生明确认知时间的转换关系,并深刻认知一分钟、一小时的价值,进而引导学生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
(三)联系生活实际,渗透德育思想
在小学数学教学之际,德育思想的渗透与学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教师通过细致挖掘教材内容,强化数学教学活动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可有效激活学生生活经验,令学生意识到现实生活中处处皆数学及德育的道理「3」。
例如,在讲解“比例尺”相关内容时,教师应首先向学生讲解“比例尺”基础知识,指引学生应用“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间的关系,令学生初步认知“比例尺”原理。接着,教师应分别向学生展示与教室相关的正确比例数据与错误比例数据,引导学生通过测量、对比两组数据展开正确判断。学生联系自身生活经验、测量经验等,针对教室展开测量,进而完成与教室相关比例尺的计算问题。由此一来,既能够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能令学生进一步认知哪一组比例尺数据是正确的教室比例尺数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适量向学生渗透“实践出真知”“实事求是”等德育思想,助力学生提高自身思想认知水准,为其未来健康成长做好铺垫。
(四)挖掘数学历史,渗透德育思想
数学文化经过了长时间沉淀,逐步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体系。在数学史中,包含大量的德育思想,将其融入小学数学教学,可对学生思想道德培养产生积极影响。例如,当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适当引入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祖冲之、华罗庚等经典故事,便可促使学生在了解数学发展历程之际,适当树立“向榜样学习”的意识,进而奋发图强,励志成为新时代优秀少年,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懈努力「4」。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具有重要价值,既符合素质教育工程要求,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正确认知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思想,充分发挥数学教材中的德育资源,展开适合小学生学习现状的德育教育计划,以确保德育之花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绽放,为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梅芳.浅析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3):238.
[2]苗春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278.
[3]王迎春.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才智,2020(15):90.
[4]张玉琴.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技资讯,2020,18(09):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