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焦 冲
[导读] 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他们的心智都是很不成熟的,
        焦冲
        山西省新绛县三泉镇三泉学校, 山西 运城 043100
        摘要:小学生的年龄还比较小,他们的心智都是很不成熟的,也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数学学习系统,所以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情境教学法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合理的进行应用的话,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可以利用问题来进行“情境再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而且采用情景化教学的方式,则能够使课堂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对于小学生也更有吸引力,能够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学生的兴趣会比较高,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更加的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要进行情景化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这样的效果才会比较好。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也应该尽量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性格特点。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小学数学;应用
导言:
        在新课标中对于小学数学就有着明确的要求,指出小学数学的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同时还要端正他们的情感态度,还要进行一些其他方面能力的提升。对于情景教学来说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情景的创设,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为学生建立一个轻松的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提升教学的效果。新课标也明确的指出,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
1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景教学法面临的问题
1.1 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偏差
        不管是哪种理论或者方法,都是建立在某种基础之上的,必须满足它的前提,情境教学法同样如此。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如果能够合理的运用情境教学法的话,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不过,如果过度运用的话又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如今,有些教师对于情境教学法还是缺少认识,他们也只是为了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才采用情境教学法,应用方法也比较单一,不够灵活,应用的效果也并不理想;有些教师对于情境教学理解的不到位,还是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素质教育,影响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1.2 小学数学课堂在开展情境教学时流于泛化
        新课改规定实行情境教学,并不代表全部的小学数学课堂都需要使用情境创设。部分教师对于情境的创设太过泛化,在教学活动中想方设法地实施情境教学,而不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只是机械地进行情境创设,教学活动太重视形式,情境创设的太过泛化导致课堂过于花哨,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新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2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正确应用
2.1 创设故事情节,加深印象
        在科学技术快速的发展中,互联网与教学方式有效的融合在一起,给学生带来了一种新的体验。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情境教学中,为小学生带来了深刻的视觉“享受”。有很多种情境化教学,“创设故事情节”也是其中的一类。由于小学生们正处于懵懂阶段,但是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被故事情节深深的吸引。在融入一些动画、其他类型的视频,让学生们的内心产生“共鸣”。所以,在教师选用视频时,不但要选取与课本知识有关的视频,而且视频中的核心思想要很鲜明。以此有利于学生把学习内容和故事情节联系在一起,使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以学习《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的课堂教学为例,数学教师首先为学生恩们你播放一小段动画视频。视频的内容是“一个人去菜市场买来兔子和小鸡,到家后这个人把一些小鸡和兔子关在了不同的笼子里,另一边把兔子和小鸡放在了一个笼子里。

”这个视频一播放,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被激发出来。这时,数学教师向学生们提问:“动画片讲的是什么故事?”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又问:“小鸡和兔子在不同的笼子里关着的时候各有几只脚?”、“他们关在一个笼子时有几只脚?”等相关的问题,促进学生站在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此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然后,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去互相交流,并且得出结论,这时,教师发挥出其适当指导的作用。通过师生的互动,使学生更好的将生活与数学知识结合在仪器,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2.2 以有趣的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1)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制约,形象思维是小学阶段血神的主要思维,还不具有完善的逻辑抽象能力。所以,在面对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时,提不起兴趣来。对于这种情况,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转变成有趣的故事,并在课堂教学中生动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一来,不但将低沉的课堂教学赋予了生命力,同时,激发出了小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有利于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2)以学习《圆的认识》一系列的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将学习的数学知识编制成立趣味故事,为学生们创设教学情境,教师为学生们编制了一个“圆圆大战方方”的故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们讲的故事是:圆圆和方方在争论谁的本领最大,吵得面红耳赤,都不服气。圆圆说:“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锅、碗、瓢、盆都是我们做成的,还有小朋友们经常玩的乒乓球、篮球和足球,地球也是我们家族中的一员。”方方辩解的说:“我不认同你的观点,哪里都有我们的影子,大到高楼大厦,小到冰箱彩电,你看学生们上学用的铅笔盒都是我们做成的!”在他们还在争吵不休的时候,爆发了大战。方方把圆行变成了方形,这时自行车、汽车都无法动了,大街上乱作一团。圆圆看来很不服气,把高楼大厦变成了圆的,就在同时,大楼瞬间倒塌。讲完故事,教师问学生们:“你们知道我们今天要认识哪几个小朋友吗?”将学生们引入了课堂教学中。教师又问学生们:“轮胎为什么是圆形的而不是方形呢?圆形的特点是什么?”以此充分的调动起学生的探索、求知欲望,在无形中增加了课堂的学习气氛。
3 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情境教学,既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考试成绩,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们重新认识数学,主动参与进数学学习中来。所以加强情境数学的运用,是提高小学数学教育工作主要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彭辉,张纯然,马倩.情境教学下小学数学与计算思维的融合[J].办公自动化,2019,24(12):44-47.
        [2]潘香云.分析小学数学情境教学与提出问题教学[J].科技资讯,2017,15(16):218+256.
        [3]姜立刚.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课堂结构重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5):61-63.
        [4]郑端丽.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1):142-143.
        [5]汲梦楠.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5(02):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