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傲楠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构建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并主张将思政课程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融合在一起,形成协同效应。这也意味着思政课程正在逐步向课程思政转变。在此背景之下,高职英语教学应主动迎合时代趋势,秉承课程思政教学理念,培养国际化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该文首先论述了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之后探讨了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英语教学遇到的问题,最后指出了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创新路径。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英语;教学创新
前言:高职英语课程是一门人文素质类课程,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能够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因此,将高职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不仅有着一定的可行性,而且还能有效实现全方位育人。
1.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1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语言是思维和文化的载体,英语也不例外。也就是说,英语不仅是一种用于沟通交流的工具,而且还具有一定的人文属性[1]。因此,高职英语课程不仅具有知识性,还具有人文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仅能从听、说、读、写、译出发学习语言知识,而且还能学习蕴含在语言中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这就使得高职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讲授中西方的各种差异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实现以文育人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2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扩大覆盖面和吸引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大使命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更好地完成这一使命,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进行创新改革,充分发挥其他课程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其次,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会接触到大量的西方文化。而且学生不仅知识结构有待优化,而且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正处于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有必要也有义务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其增强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英语教学遇到的问题
2.1教学目标有失偏颇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目标还过多地关注学生专业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英语教学的育人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长此以往,学生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等目标也将难以实现。
2.2 教材内容缺少中华元素
职业教育本身所具有实践性和职业性,这就决定了高职英语教材的重点在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方面。而高职学生主要从教师的讲授和教材中获得语言文化习得,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教材和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性。但当前高职英语教材大多提供的是关于外国文化的相关阅读资料,这样虽然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也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入,使得学生无法较好地运用英语来传播中国文化。
2.3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的认识有失偏颇
因为高职院校生源复杂,高职学生本身的英语基础就较为薄弱,所以大多数英语教师都是将传授英语知识、培养英语技能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忽视了对于学生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并且一些高职英语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事情,而自己主要负责让学生通过英语等级考试,习得一定的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从这一方面来看,他们对于课程思政和大思政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忽视了英语课堂的思政育人功能,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
3.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创新路径
3.1优化教学目标,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首先,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优化课程教学目标,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等统一起来,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具体到高职英语教学,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其次,高职英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和价值性相结合,打造协同育人体系。此外,由于高职英语教材缺乏中华元素,教师可有意识地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供学生讨论学习。
3.2创新高职英语教学方法
首先,就目前高职学生在英语课堂参与度不足的情况来看,高职英语教师有必要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依据高职学生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拥有更多的机会且更为愿意参与课堂教学,以便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例如,教师可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自我学习、互动讨论中实现专业知识技能、人文素养、政治意识等方面的提升。例如可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政治,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高职英语作为课程思政的天然载体,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春风化雨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在每个单元的小组学习和自主学习项目中加入思政元素,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在评价体系中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和量化考核表,学生能够随时了解自己的积分和排名情况。同时,在整个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建立及时有效交流反馈机制,学生可通过主题讨论、问卷调查和阶段测验给予教师反馈,从而能及时进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3提升英语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
建设一支具有较强思政能力和思政意识的英语教师队伍,对于高职英语教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有着深刻的影响。教师市只是的传授者和行为示范者,教师应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内涵所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以便正确判断和辩证看待东西方之间的诸多差异。因此,教师本身也应坚定政治立场,提升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树立高尚的人格品质,为学生做好榜样示范并注重言传身教,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3.4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纳入教学评价体系
高职英语教师应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评价体系和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优化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首先,教师应将学习态度、爱国精神、道德素质等纳入评价内容体系,旨在全方面展现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其次,教师应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丰富评价主体,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并及时予以改正。最后,教师应采用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种种表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为后续教学工作提供有益指导。
4. 结语
高职英语课程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学生了解世界的“窗口”。因此,我们有必要在高职英语课程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以便使学生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和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方位的发展。在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应主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创新,并注重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以便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民燕,史小平.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模式探究[J].海外英语,2020(15):113-115.
[2][2]李琪.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创新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33):81-82.
课题名称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路径探究
课题编号:KJCX9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