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相林
国网丹江口市供电公司 湖北丹江口 442700
摘 要:
目前我国的农电多使用低压线路,因为其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正常生活因而至关重要。但是在现如今的农电低压线路中,依然存在这线路设计不科学、设备老化、维护人员技能不达标以至线路维护不到位、村民用电不规范等问题。针对具体问题应该有具体的措施,上要完善相关标准和制度、下要提高村民用电保护意识,同时慢慢进行线路改造和设备升级,打造专业维护队伍,以保证农电低压线路的平稳安全运行。
关键词:农电,低压线路,安全问题,措施
前言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农村的重新崛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飞跃,农村地区居民对电器家具等的使用越来越多,由此对电力的要求也日益加大。其中,与农村地区关系最为密切的,当属串联每家每户的低压输电线路。在农村电网中,主要的居民配电线路采用的是低压线路,再加上农村地区特有的环境,使得农电低压线路的运行存在着种种问题和隐患,为了保证农村地区居民用电的安全和稳定,必须分析其中的问题,并找到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1、安全与隐患——农电常见问题概述
1.1、线路及设施隐患依旧存在
在农村地区,经历过一系列的电力设施改革,包括线路的重新设计和相关电力设施的换代升级等等,但是在很多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小的问题。
线路来说,因为农村地区地形条件复杂,多山地丘陵,而且许多地区森林茂密,容易对经过的配电线路造成种种问题,但是很多农村地区在低压线路的设计时,对这些影响因素考虑不全,导致实际中外在环境对低压线路的影响被不断放大。比如在树林茂密的地区,对安全距离的估计不合理导致树枝接线等。从相关电力设备来说,设备老化严重的问题依然存在,其中农村低压线往往过细,电阻较大,而且长期受到外界环境的侵蚀,存在着严重的隐患。此外的电力设备中,包括相关的变电设施等,都还是运用的较为老旧的设备,缺乏资金和技术进行全部的更新换代。但是,随着农村地区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设备以及用电需求并不是维持原样,而是逐年持续增加,由此导致相应的低压线路的电力设备的负荷压力不断变大,甚至不能满足正常的电力需求,由此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而且,在线路和设备之外,保护装置也出于相对缺乏的状态,比如线路监测装置的缺乏和技术的落后,变电站的相关保护措施相对落后。居民自家的保护措施常常设置在户外,因而容易受到多种不必要的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对低压线路的本身的保护不足,线路也对地区居民有较大威胁。
1.2、维护检修不达标准
除了农网低压线路自身存在的相关问题之外,相关维护人员在对其维护和检修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常常导致日常维护不到位,相关故障的检修不彻底,因此也导致了众多电力安全事故的出现。
这种情况往往是由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不够导致的。在农村地区,相关的低压线路和设施经历过较多次的升级改革,相关人员的知识技术也需要更新。但是农村地区的技术人员,很多都是从原本的只具备一点专业知识的农村转变而来,其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专业知识还停留在多年前的岗位培训阶段,而且由于身体素质不断退化,本就不熟练的操作技能更为生疏,以至于在维护和检修的时候,只能凭借以前的经验,盲目地、简单地进行相关作业。因此,在新技术新设备与旧经验知识缺乏之间形成了一定矛盾,导致农村部分地区的低压线路长期处于维护和检修不到位的状态,因此出现了众多的问题。
1.3、管理缺失与意识匮乏
除了具体人员的技能缺失之外,在农电的整体管理上,也存在制度漏洞明显、人员组织不合理、相关标准不完备等问题。而在农村居民方面,相关保护和安全意识的匮乏,也造成了低压线路问题频发。
在农电的相关管理中,具体的制度并不完善,比如农村地区的电力管理往往需要和村委会合作进行,但是两者之间,常常责任不明确,上传下达不明确,相关配合不默契,造成人们对电力线路和设施的忽略。对具体的维护和检修而言,没有明确的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很多规定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比如在对维护时间的规定中,很多地区统一一个月检修一次,但是有些地区的线路复杂、环境复杂、事故频发,一个月的时间显然不够。对于维护和检修作业的审核中,相关的记录还是采用简单的文字记录,因而对信息的记载不完备。
而在农村居民用电的过程中,并没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和保护意识,随意接拉电线的现象依旧存在,将电力设施只当作是公家财产而没有相关保护意识,甚至随意损害,违反相关规定等等。这些都导致农电低压线路故障频发。
2、升级与维护——农电低压线路相关问题解决对策
2.1、线路改造和设备升级
想要解决农电低压线路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首要的还是应该加大财政的投入,对相关的电力设备进行换代升级,比如优化配电线路的设计,选用电阻低质量好的铜导线,配电站中选中新型继电保护装置,线路上科学设置分布式监测装置,在雷电高发区域完善避雷装置,加固电线杠周围的牵引线等等,保证线路能满足更大的电力需求,增强其自身的抗干扰能力。
同时要有完备的维护和检修计划与措施,定时定项进行检修,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部署,比如紧急情况和影响重大的问题应该及时检修,对已知的但危害还小的地方,分批次按计划进行维护。
2.2、完善管理,提高素质
针对农村地区,制定更加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完备的管理制度,包括相关检修和维护的规范标准,针对不同的地区,应该有不同的作业计划,尤其是要重视人员密集区和事故高发区,提高检修频次。在管理责任这块,要有明确的责任制,分级别、分区域明确责任,将每个区域纳入具体的技术人员的责任范畴之内。同时加强和农村村委会的合作,以村组为单位,加强本村本组的自我管理,比如对于线路周围树枝的清理、电力设备周围杂物的清理等,村民能发挥重大作用。
其次,要在具体的管理制度之下,打造完整高效的管理队伍。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包括理论知识、具体操作、实地的操作训练等等,并且要组织实地演练。同时加强技术人员的考核,包括理论知识、操作技术、身体素质等等,也要注重其责任心的考察,对于不达标的人员,杜绝其上岗操作。而在培训中,要根据农村特有的环境和问题,组织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比如用电高峰期容易出现的事故和相关对策等等。最后,还要注重引进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打造科学高效的管理队伍。
2.3、加强教育宣传
最后,要利用各种方式,加强对村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其安全用电的意识。比如在各个路口要到树立相关的宣传牌,在重要的电力设施附近设置醒目浅显的警示标语,在人口集中的地区,比如村委会、小聚居区等地方,设置详细的宣传栏目。明确违规行为和危险行为,明确电力事故容易带来的危害,明确村民安全用电和保护电力设施的重要意义,规范其用电行为,推动其自觉保护电力设施,以减轻维护人员负担,推动低压线路保护的全面化和全民化。
总之,对农网低压线路的保护,从上之下都有相关的责任和义务,不能缺少任何一环。
参考文章
[1]杨如祥.提升农村中低压线路运行维护管理水平[J].农电管理,2017(01):39-40.
[2]张远维.农电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科技展望,2016,26(01):168.
[3]任飞. 浅析农电安全管理措施[A]. 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5第一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5:1.
[4]刘洪亮.农电低压线路运行维护管理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33):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