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21期   作者:周凌 许磊
[导读] 对交直流电源系统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完善策略,能有效提升变电站电源系统的应用水平与质量,促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进而推动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
        周凌  许磊
        国网池州供电公司  安徽池州  247000
        摘要:对交直流电源系统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完善策略,能有效提升变电站电源系统的应用水平与质量,促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进而推动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
        
        智能化、机器化、无人值守变电站依据其必要的安全性能,以及其管理工作的高效性、自动化水平等内容,有效提升我国电源系统的整体质量水平,为了有效提升我国电力系统的使用率,广泛应用交直流一体化的电源系统方式是非常必要的。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智能变电站技术以其强大的应用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该技术不仅可以优化继电保护系统,而且可以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本文主要详细介绍了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基本情况,总结了智能变电站技术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1现状分析
        目前,站用电源系统中,交流站用系统主要是为变电站隔离开关操作、风冷系统运行、加热照明系统提供可靠供电服务;直流系统则主要是为变电站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断路器控制等提供不间断供电服务;通信电源则是为变电站通信设备、网络设备等提供电源;UPS电源则主要是为特殊情况下提供事故照明、调度通信业务设备提供不间断可靠供电服务。传统的站用电源系统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综合自动化水平不足。虽然在把变电站中,所有设备均要采用IEC61850协议,能够解决通信规范的兼容问题,但由于没有统一的监控设备对整个变电站电源进行管理,不能实现系统数据共享,无法进行变电站用电源协调联动。
        运行维护不便。站用电源一旦出现故障需要向多个厂家进行协调,造成沟通困难与效率低下。且站用电源分配不同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人力资源不能总体调配,通信电源、UPS等也没有纳入变电站的巡检范围,可靠性得不到保障。
        2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应用特点
        科学、合理地使用直流电源系统、交流电源系统、UPS电源系统、通信电源系统、一体化优化方案,能够高效实现对于智能化、无人值守变电站全方位监控。合理应用一体化监控系统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变电站内部的具体使用情况的分析监控,还可以高效使用其监控模块,同时实现对各个电源子系的科学化分析,也为建设数字化电源软件环境做好坚实铺垫。智能化与模块化的使用方式能够合理分化智能无人值守变电站电源功能,形成具有切实可行性的智能电源硬件平台应用模式,并且不需要进行重复性接线过程,以及二次跨屏电缆建设。一体化控制平台还应该透明地将变电站智能化、无人值守等运行情况以及相关数据展示出来,同时显示其在远方控制中心,以及智能化、无人值守变电站不断完善成具有开放性质的统一化系统。
        3系统简介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采用分层分布架构,将站用交流电源、直流操作电源、电力专用UPS与电力专用逆变电源(INV)、通信用直流变换电源(DC/DC)等设备按一体化设计、一体化配置,通过统一的智能网络平台,实现变电站电源的集中供电和统一监控管理。
        3.1现场安装配置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采用优化配置,取消通信蓄电池组及充电装置,使用DC/DC变换器直接挂于直流母线代替;取消UPS蓄电池,使用逆变器直接挂于直流母线代替,对重要负荷如事故照明等采用逆变电源供电。
        3.2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需解决问题
        近年,对于交直流一体化电源考虑较多的问题主要是:站用交流电源如何可靠地实现自动切换问题;高频开关电源、直流―直流变换电源模块自主均流、稳流、稳压、整机效率、彻底消除电网的冲击、浪涌、抗干扰能力、开机软启动问题;电力专用逆变电源的直流输入、交流输入及输出三方完全电气隔离,动态瞬变、陷落及杂讯干扰等对负载设备的不良影响,过载能力,维修旁路控制逻辑,实现不间断电源在任意运行状态下闭合维修旁路开关,不影响连续供电问题。


        4一体化电源系统监控范围
        一体化电源系统利用通信方式对各子系统进行数据分散采集和集中管理,可在自动化监控后台或集控中心对本站各电源子系统实现远方监控。
        一体化电源系统中除交流电源子系统进线开关和联络开关采用框架式开关外,其它开关均为塑壳开关、微型空开和隔离开关,不具有电气操作机构。如果要实现远控,就需要给这些馈线开关或隔离开关加装外部辅助机械装置以及微型马达来实现。另外各电源子系统全部双套配置,重要负荷双回路供电,因此一旦发生站用电源馈线跳闸事故,一般需要检修维护人到现场查明故障原因,才能进一步恢复供电。因而功能中除对进线开关、联络开关进行远方控制外馈线开关以及隔离开关远方控制的必要性不大。
        5站用交流电源切换方式
        500kV变电站备用电源自动投切有以下实现方式:
        方式三:由进线监控模块实现备用电源自动投切功能。虽然只能实现电气闭锁,但取消自动备投装置,将自动备投功能嵌入交流进线监控模块,由进线监控模块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实现自动投切。本工程推荐采用方案三实现备自投功能,节省独立的备自投装置。
        6变电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的设计方案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采用分体式架构,将站用交流不间断电源/电力专用逆变电源、直流操作电源、服务等,通过网络通信,设计方案优化,实现变电站站用电源的集中供电和统一监控管理,进而实现在线状态的实时检测。
        6.1站用交流电源
        站用交流电源主要由交流进线、交流馈线、电量测量和交流电监控4个单元组成,配有ATS转换开关可以实现两路交流进线电源的自动切换,从而确保了交流输出分配和一体化电源长期稳定运行。
        6.2直流操作电源
        直流操作电源是一体化电源的核心,主要由整流单元,蓄电池单元,直流馈线单元。
        6.3交流不间断电源
        交流不间断电源,主要包括UPS和INV两类不间断电源。其中UPS主要为变电站内计算机监控、打印机等对电源质量要求很高的重要负荷供电;而INV逆变电源主要为变电站内事故照明等对电源的质量要求不高的负荷供电。
        6.4DC/DC通信整流电源
        与传统通信电源有所不同,DC/DC通信电源采用DC220/110V直流母线电源作为通信整流模块的输入电源,并与直流电源共用一套蓄电池组,整理模块也采用N+1冗余模式,且采用硬件自主均流技术,为变电站内交换机等通信设备提供可靠的直流工作电源。
        6.5一体化监控系统
        一体化监控模块存储整个站用电源数据,通过一个RJ45口以IEC-61850规约与后台连接,也可通过RS232/485口与后台连接,能完成站用电源四遥功能。一体化监控模块故障不影响电源其他智能模块运行。
        7结语
        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保证电网在实际运行中的稳定运行。数字继电保护作为智能变电站的主要形式,在许多方面都优于传统变电站,显示了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强大应用优势。然而,变电站智能继电保护装置的技术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和系统的工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相关操作人员除了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外,还需要对智能变电站保护技术有全面的了解,掌握其具体应用过程,总结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只有加强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应用,才能全面提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水平。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电源系统,是借鉴电力用直流、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系统核心思想,针对智能变电站的特点而开发的一体化电源产品解决方案。现有站用电源系统在资源整合、自动化水平、运行管理模式等方面都还存在着很大的优化提升空间;而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以其结构紧凑、智能经济等优势具有广泛的应用与蓬勃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王琳,权宪军,刘海波,等.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探讨[J].供用电,2016,33(7):61-65.
        [2]杨文晓,郭燕.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体化技术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3):131-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