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浅谈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21期   作者:王绍明 李勤
[导读] 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可靠及经济运行,我国电力部门分属多个专业进行运维,有变电运行、变电检修及输电线路等专业。
        王绍明  李勤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文山供电局   云南省文山市  663000)

        摘 要: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可靠及经济运行,我国电力部门分属多个专业进行运维,有变电运行、变电检修及输电线路等专业。变电运行主要是针对变电站,而变电站又是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其站内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事关社会安全用电。在维护电力系统运行的众多专业中,变电运行是直面变电站内设备的专业岗位,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当前变电运行工作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给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稍许借鉴。
        关键词:变电运行管理;安全管理;应急处置
        
        在电力企业减员增效的背景下,变电运行管理模式更加趋向于智能化、无人化方向发展。按照巡维中心模式建制的班组往往呈现运行人员配置偏少,管辖站点多的局面。遇到多点有工作任务,大型操作,人手明显不够。这使得运行人员在设备运维、电气操作、班组建设等方面疲于应付,安全生产问题突出。变电设备运行的过程中,不论是设备本身还是工作人员本身操作出现失误,都会对电网、人身、设备安全造成很大程度的威胁。所以,要特别重视对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并且一旦发生意外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影响。
        1.造成变电站设备事故的原因
        变电运行管理须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尤其做好事前的风险辨识,事中控制风险,事后作业回顾提升。根据研究分析表明,变电运行事故由多种因素导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运行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两票”执行不严,习惯性违章等。还有就是设备缺陷引发事故。变电运行作业中防止误操作是运行人员的重中之重,现场运行人员必须严格规范自己操作行为,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落实安全责任制,提高责任心。
        2.变电运行的安全问题
        2.1变电运行存在操作风险
        电气误操作可能造成人身伤亡,设备损坏甚至电网破坏及瓦解的严重后果。供电企业也在防止误操作方面做足了工作,制定电气操作票制度,安装防误闭锁装置,通过视频监督等手段来减少误操作事故的发生。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误操作事故时有发生。在当前的巡维模式下,人少站多,变电设备数量庞大,而且工作量大,会给运行人与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压力。所以,在工作过程中,人员连续工作导致疲劳无法集中注意力,可能造成工作上发生失误,最终酿成事故,甚至影响到电网安全以至于生命安全。
        2.2.缺乏合理的安全管理
        在变电运行工作中,常常会发生安全管理不到位导致事故事件。深究事故事件发生的原因,有管理的问题,表现为管理模式缺乏有效性、适宜性,而且管理较为混乱,有章不依,有禁不止。
        2.3.设备缺陷问题
        变电设备长期在高电压甚至高温中运行,由于时间一长,设备会老化,绝缘性能下降。带缺陷运行的设备容易发生故障。设备出故障主要原因:一是厂家出厂设计过程中,质量把关不严选择性能有问题的设备。二是运维人员技能水平不足,不能发现设备存在缺陷。三是设备检修后的验收不严,接线错误、遗留问题未处理等检修不当引起。
        3.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提升措施
        3.1重视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工作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保证电网系统稳定与运行人员的生命安全。做好安全管理的基础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变电运行作业的标准。在准备工作之前,作业人员要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掌握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需要采取的控制措施,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系统和自己的安全。安全管理工作还有几点:第一,运行人员要重视变电设备的运维质量,一旦发现设备出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第二,严格按照调度指令,做好倒闸操作;第三,做好现场作业管控,监督现场作业人员做好风险控制措施,纠正现场违章行为;第四,熟练掌握应急处置要求,对突发状况遇事不慌,变电运行各岗位按照现场处置卡开展事故先期处置,并做好汇报工作。


        3.2建立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
        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应该对企业的安全工作做一个合理完善的安排。制定相关规定之后可以规范工作流程,在工作时就有了一定的规范参照,能够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以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为抓手,建立健全各级人运行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将组织的目标层层分解到每个运行人员并且制定切实可行的到位标准。此外,变电运行管理人员还应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奖励考核机制。定期做好安全生产目标的回顾,对于突破指标的个人给予相应惩罚,完成目标的给予相应奖励。赏罚并重促进运行人员履职尽职。
        3.3重视变电设备技术管理工作
        首先,重视变电设备技术管理工作,从电力设备源头做好管控,优先选用优良的电气设备,并进行出厂试验,确保设备各项功能正常,把好验收关。其次,严格按照设备巡视周期开展维护,检查设备是否存在异常缺陷,发现设备缺陷及时进行处理,管住物的不安全。再次,提升操作的安全性。防误闭锁装置是电力系统中运用成熟的技术设备,按照倒闸操作的原则对操作顺序进行逻辑设定,只有满足操作逻辑的条件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实际运行中,为避免操作中出现逻辑错误必须做好防误闭锁装置管理工作,从技术层面管住人的不安全。这样才能保证电气操作的安全。很大程度减少误操作发生的概率。
        3.4做实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为了安全生产工作有序开展,管理人员需定期对生产班组在安全生产管理、现场作业管控等情况的进行监督检查,纠正现场运维不到位,作业过程中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等可能直接危及电网、人身、设备安全的问题。
        4.变电运行应急管理
        4.1运行人员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
        运行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会影响到他对变电运行中发生事故的判断,以及应该如何采取措施去解决问题。如何提高他们个人的专业技能有以下两方面出发,一是企业安排相关技能培训课程,上岗前必须具备相应的实操技能。二是工作人员从平时的工作中努力实践,掌握知识,多向经验丰富的前辈学习,利用专家带新人的方式。三是修编完善现场处置方案,通过反复应急演练促进变电运行各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提高。
        4.2加强运行人员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感
        电力企业要重视运行值班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他们对岗位工作的责任感。可以通过相关的安全知识训练,比如说安全知识讲座,每周安全活动等形式。班组人员每周安全活动中认真学习事故事件案例,结合实际工作认真剖析工作中是否存在类似的风险,是否存在违章行为,并制定相应控制措施。这对提升他们安全意识以及责任感有很大的帮助。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关键是“安规”、“两票”的刚性执行,管理人员也应定期做好检查验证。
        5.结束语
         在电力生产工作中,变电运行属于直面变电站的关键专业岗位。倘若电力企业不重视变电运行工作的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将成为一句空话。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难以实现。提高变电运行值班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健全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机制,才能保证变电运行工作的安全,并促进电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宇,赵薇.变电运行中的安全管理探讨.中国科技信息,2011(23).
        [2]杨昌义.探解变电运行事故及防范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3(7).
        [3]王建军.浅谈变电运行管理[J].科技传播,2012(3).
        [4]张金.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事故防范措施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2).
        [5]林云山.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生产.电力安全技术202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