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田径训练教学探索

发表时间:2020/12/29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11月下   作者:严霞芬
[导读] 田径运动作为比较常见的体育运动,不仅是其他体育运动的基础,同时也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浙江省舟山市第一初级中学    严霞芬   316000

摘要:田径运动作为比较常见的体育运动,不仅是其他体育运动的基础,同时也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初中体育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全面提升田径运动教学效果已经成为体育教师所共同关注的话题。因此通过探究如何提升田径教学运动训练效果的具体策略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体育;田径训练
        1.初中体育教学中田径运动训练的现状
        1.1教学方式古板,各项设备缺失
        体育课作为学生缓解学习压力的重要方式,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更是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就现阶段而言,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学生往往将全部精力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而忽视了对体育课程的参与。在实际教学中,所开展的田径运动项目教学也只是简单地介绍项目基础动作与注意事项,内容枯燥乏味。比如在组织学生进行短暂的跑步训练之后,就让学生原地解散自由活动了。这也就直接导致学生对于田径运动了解较少,训练强度较低,训练效果无法提升。另一重要因素还在于相关的体育设施不完善,甚至部分学校还在使用水泥场地,导致很多田径运动项目都没有办法得到有效开展。
        1.2学生缺乏体育学习兴趣
        由于受到文化课学习压力及电子产品吸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再加上体育运动设备的匮乏、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使得学生对于田径运动训练失去了参与的兴趣。当前初中体育田径教学本身目标设定较高,不仅需要学生熟记单个动作要点,同时还需要掌握完整的动作,使得很多学生都对田径运动望而生畏,在短时间内难以达到老师的要求,很难掌握项目的技术要领,这样就严重限制了体育项目的进一步学习。
        2.初中田径教学课中运动训练效果提升策略
        2.1转变教学模式,完善各项设施
        为了促进初中体育田径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体育教师而言需要注重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学校方面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使得教师可以及时掌握新型的科学教学方法,进而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田径游戏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田径运动训练的热情。最后学校方面还需要增加相关体育设施资金的投入,引进各种形式的田径运动设备,在保证体育设施设置的同时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借助体育设施来促进学生体育生活的极大丰富,增进学生对田径运动项目的了解,最终实现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的增强。
        2.2转变学生思想,培养体育兴趣
        田径运动作为最基础也是最具影响力的田径运动,本身具备很好的健身价值。因此对于初中体育教师而言需要引导学生加强对田径运动的认知,并且认识到田径运动项目可塑性强、利用率高及简单易学的特点。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田径运动训练时,需要全力挖掘学生的训练潜力,调动学生的训练热情,进而树立起“终身运动”的健康理念。


例如,教师可以对体育课堂的生活加以丰富、开展各种形式的竞技活动、帮助学生减轻紧张心理,让学生能够收获良好的运动体验,并且养成健康的锻炼习惯,实现田径运动训练效果的全面提高。
        2.3实施有层次、多样化的锻炼
        由于初中体育教学之前存在过多的弊端,使得学生对于体育运动项目缺乏必要的认识,也没有掌握扎实的体育知识。因此对于初中体育教师而言需要在开展田径教学工作时,指导学生进行有层次的训练,先对已经掌握的田径运动训练技巧进行复习,然后再根据自身的情况对不太熟悉的内容进行逐步掌握。在训练的基础上,全面掌握运动技术要点,从而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另外,在以往的体育考核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期末成绩,因此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实施分块评估,进而有效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与学习压力。在实际考核工作中,还需要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采用多样化、个性化的考核基础,尽可能降低考核的难度,使学生的自信心得以提升,同时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动力。
        2.4建立健全完善的训练体系
        我国的体育事业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发展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善的体育训练体系。因此为了全面提升初中田径运动训练效果,教师可以从工作实际出发,借鉴学习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并且在此基础上制定出适合本校学生的田径运动训练体系,将学生的内在潜力加以充分挖掘。对于田径运动训练项目而言,其本身形式非常多样化,包括短跑、长跑、竞走及跨栏等,不同的项目其训练的要求与标准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需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训练体系与训练方法,在全面提升田径教学质量的同时,保障田径运动训练的效果。比如说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短跑训练时,则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速度以及爆发力进行训练,开展折返跑、短距离冲刺等运动项目。再比如说开展长跑训练时,则需要着重提升学生的耐力与体力。
        2.5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的初中体育田径教学在评价标准上存在着过于单一化的问题,往往是依据学生的田径比赛中所获得的名次来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及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评判,这种评价的标准本身就是不太公平的,对于学生参与田径运动训练积极性的提升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对于初中体育教师而言,必须要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构建起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训练态度以及精神状态纳入到考核标准中去。
        3.结语
        总而言之,针对现阶段初中体育田径运动效果不太理想的现状,要求教师必须实事求是,从最根本的问题出发,积极探索,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与创新,加大对相关田径运动项目设备的投资力度,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训练需求。另外,还需要学生与教师之间开展密切的配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积极锻炼身体”的观念,使其能够真正意义上爱上运动,爱上健身,将健身娱乐相结合,实现田径运动训练效果的提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伟,郭方印.浅谈怎样提高中小学田径教学的有效性[J].田径,2020(4):17,81.
[2]付兴众.菏泽市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田径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7.
[3]柯晓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跨栏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9.
[4]郭秋静.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体育院系田径普修课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