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 冉术兰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冉术兰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在不少领域中都出现了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离不开用电,人们依靠着电能维护着社会生产和正常的生活,电力系统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断地进行技术上的革新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泰州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泰兴分公司  江苏省泰兴市  225400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在不少领域中都出现了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离不开用电,人们依靠着电能维护着社会生产和正常的生活,电力系统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断地进行技术上的革新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电气自动化技术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用电需求,同时还提高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安全性。推动了我国电力系统的改革和创新。基于此,本文就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应用
        1 引言
        在先进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气自动化技术应运而生,不仅功能完善,而且具备了较强的可控性,维护操作非常便利。将其应用于电力系统中,能更好地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进而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
        2 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
        2.1 供配电系统
        供配电系统在具体应用中能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提供良好的电力资源,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电力资源,自然也就离不开电力系统。社会的发展必然需要电力系统为其提供可靠的支撑。因此,供配电系统如果出现问题,就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难以预计的影响和损失。将电气自动化技术用于供配电系统中,能够有效地提高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基础。例如,电气自动化技术用于供配电系统中的实时检测,能够对供配电系统中的电流、电压、波形和其他运行参数进行分析,从而判断系统中的故障,更加及时、快速地对故障进行处理[1]。另外,通过电气智能化系统对供配电系统中的运行参数设定预制,如果系统中的参数超过了设定好的阈值,系统就会自动报警,相关人员在接到报警警示之后对系统中的问题进行查看并解决。除此之外,针对供配电系统来说,可能存在电力设备老化方面的问题,维修和养护不及时,导致设备绝缘性较差,容易引发火灾,对供配电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影响,电气自动化监控软件能够让专业人员直观地了解到供配电系统中的实际状态,对其进行远程操控,从而保证供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有效地提高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效果。
        2.2 电网调度
        电网调度是电力系统能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对整个电网进行合理的调度和控制具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没有合理安排调度工作,将会对整个电网的运行效率造成负面影响,导致电力用户的经济利益受到损失,不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由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整个电网的能量需求面临着进一步扩充的挑战。如果针对大型电力需求没有正确进行调度,有可能会出现电力不足的问题,进而降低电网的健壮性和稳定性,导致企业的社会声誉受到损伤。传统的调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电网需求,这种调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人力资源,如果人力资源不足或专业技能素养不到位,便会导致调度工作出现问题。而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电力调度和控制的效率。根据电力系统的供电范围、运行负荷等要素可将其划分为五个层次,每个层次中又包含诸多的控制管理单位和设备,增加了电力调度和控制工作的难度。为了保证电力调度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利用电气自动化中的数据信息采集技术获取整个电网的运行状态,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可以了解到电网运行中的负荷状态,并且能对运行负荷进行状态预测,为电力调度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从而确保调度工作的高效运行。
        2.3 变电站
        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枢纽,其起到电压调节的作用,以保证高电压向低电压在转换过程中可尽量避免资源的消耗,同时也可以为电力系统在区域内的运行机制提供一定的安全性。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系统中的实现,可以有效建立一个多维度的信息保障机制,通过对变电站运行信息进行采集,然后将信息同步反馈到数据库系统中,对数据信息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异常行为进行分析,此类监管过程可有效对信息故障环节进行隔离,依据数据传输机制或者是专家系统自动地下达指令,以保证故障问题可及时得到解决[2]。通过此类机制的建设,可最大限度地保证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不会出现断续工作情况。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现与发展来看,整个技术体系正处于逐步完善过程。从传统的电磁式防护装置到现在的数字化防护装置可以看出,变电站本身由传统机械式的防护机制逐渐转变为智能化防护机制,其代表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实现逐渐与变电站系统的运行实现深度融合,其也为整个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建设提供基础类信息。
        3 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策略
        3.1 明确技术应用标准
        在先进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功能更加完善,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自动化技术具备了更加多样化的特征。应用不同的自动化技术其要求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保障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规范化应用,要做好对当前自动化技术应用状况的分析工作,并在此基础之上制定更加完善的自动化技术应用标准。与此同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厂商应加强对自动化技术的研发,以国际标准为依据展开研发工作,获得更先进的成果,以便于更进一步的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成效。
        3.2 提高人员的工作能力
        电气自动化技术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极高,要求工作人员具有极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电力系统关乎着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的顺利发展,要提高选拔门槛,排除责任意识不强,工作能力差的人。进行工作人员的招聘结束后,还应该组织集体的培训在经过一系列的考核之后再正式入职。可以采取优胜劣汰的选拔制度,定在每个月制定相应的目标,避免出现工作人员的综合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推动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
        3.3 提升电力系统的网络安全性
        在电力系统中,安全稳定的运行是基本要求,要保障在发电、供电、变电、输电、配电等每个环节的安全及稳定。电力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发电之后供应各个区域的所需电力量,达到合理分配,并且在此过程中尽量减少电力损耗,并且能够安全运行[3]。把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运用到整个系统中,不仅可以提高电力的运行效率,而且可以确保整个电路运行稳定,降低隐患的发生概率,保障整个系统的安全性能。在电力系统中,运用到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对于整个电力行业而言,是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它推动了行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对行业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把互联网技术、PLA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三者结合起来并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可以实现系统的自行控制和管理模式。加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对危险的防范意识,并把这些意识融入应用中去,通过智能化、自动化的电力供应,降低人员操作引发的失误,使整个系统的运行效果得到提升。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在我国的经济水平迅猛发展的同时,信息技术也在高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自然也会不断地发展更新,进而更加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有很多行业以及领域中。它不仅使电力系统运行得更加稳定,更加安全,还有利于工作人员更加有效地处理电力系统中存在的故障。今后,电气自动化技术就不断地更新,不断地优化,也会使我国的电气企业更加长久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燕.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8(4):110.
        [2]刘娉婷.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J].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8,36(2):232-233.
        [3]赵航.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内燃机与配件 ,2018(3):250-2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