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鲁桑杰吉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2月上   作者:鲁桑杰吉
[导读]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小学语文是学生教育的启蒙阶段,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中的重中之中,是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之一,对学生的今后发展影响很大,所以很多小学都提倡学生进行大量阅读,花很多时间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文章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的现状问题进行反思,总结相关经验与教训。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青海湖民族寄宿制学校  鲁桑杰吉

摘 要: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小学语文是学生教育的启蒙阶段,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中的重中之中,是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之一,对学生的今后发展影响很大,所以很多小学都提倡学生进行大量阅读,花很多时间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文章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的现状问题进行反思,总结相关经验与教训。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对策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人类通过阅读书籍可以掌握各种知识,不断进步,通过阅读可以丰富内心情感,提升个人素质。阅读是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部分,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但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仍然存在种种问题,所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阅读质量是语文教师需要非常重视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小学教师中,部分教师年纪较轻,甚至有的刚刚任教,教学时间短,教学经验不足,对教学目标不清楚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学目标不明确,导致教学课程无法顺利进行,学生对教学目的不明所以,无法明确课堂重点,直接影响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2、模式化的教学方式
        小学生的情感丰富外露好动活泼任课老师要想组织一个兼具节奏紧凑与灵活生动的课堂气氛是十分不易的,因此,为了便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模式化的教学方式被广泛使用。模式化的教学将思想情感与知识技能分离开来,将重点放在学生对字词的认识理解和语文阅读基本技能的训练,把原本应该以欣赏心态学习的课文转为训练的教材,缺乏对文章的深刻理解,学生的情感想象与体验仅仅是表面形式。与此同时,老师对新的教学方式的过度使用、盲目跟风的做法同样不合理。过于依靠多媒体、课本剧等新式教学方法,虽然从形式上炒热气氛,但是教学效果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反而因为课件束缚了学生的想法,顾此失彼。
        3、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被动教学
        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只注重语文阅读成绩,忽视学生的阅读兴趣,导致学生失去阅读动力,缺少自主思考的空间,学习质量自然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阅读内容,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低年级阶段的学生和高年级阶段的学生阅读水平不同,理解能力有所差异,所以在阅读教学中选择的书目和阅读要求等都不一样。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解决问题的对策
        1、明确教学目标,积累教学经验
        做任何事都需要明确目标,才能做的更好,教学中同样如此目标是教学的灵魂,要想保证课堂的有效性,科学的目标有着至关重要有的作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的文章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目标,情感与技能相结合,知识积累与体验过程相呼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这样充分而全面的考虑多种因素所设计的教学方案最为科学有效,将教学效果烘托到最佳境地。青年教师经验不足,可以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遇到问题可以多请教,也可以从网络中学习积累教学经验,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2、丰富有趣的教学过程
        注意力是思维运转的前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留意学生的听课情况,并且采取有效手段吸引学生。小学生的注意力维持时间较短,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将更好的吸引学生,节省板书时间给课堂效果带来极大的改善。但是多媒体的运用不能过度,合理分配课堂多媒体使用时间,科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内容,实现科学技术与课堂时间的完美结合。除了辅助教学手段外,老师应该提供自身素质水平。老师的语言对学生有很深影响,讲授阅读课文时,老师可以声情并茂的进行文章朗读,从言语、神态方面吸引注意力,从而帮助学生体会文章内涵。对于上课走神的学生,老师同样可以用眼神话语进行暗示或提醒,譬如停止讲课10秒钟时间,让“开小差”的学生发现气氛变化而注意到老师的暗示,从而重新集中注意,这种方法既帮助老师组织教学,又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抵抗。
        3、提升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老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情和爱好选择阅读内容,学生阅读之后教师可进行评价和指导。老师不能过于限制学生的阅读方向与方式,而是针对学生的选择给予相应的专业指导。学生获得“自由”的同时,也要受到一定的限制老师应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平衡。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是一项双向活动,是教师、学生和阅读内容之间互动的过程.掌握到方法远比掌握到知识重要,灵活的教学方式才能给学生带来实质上的发展。在阅读教学中,老师不断探索研究更完善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使学生在科学自主的教学氛围中开拓思维、发展创新。从而推动语文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杨秀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平凉市崆峒区部分小学为例[J].甘肃教育,2018(5):83.
[2]林少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3):2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