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莹
大庆油田生态环境管护公司 163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信息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居住条件越来越好,但是逐渐远离了自然,园林绿化工程逐渐成了城市居民感受自然、享受自然的唯一途径,因此,提升园林绿化工程质量不仅关乎城市美观,还关乎居民生活质量,所以在园林施工阶段和养护管理阶段有效融合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段,采取必要策略,提升园林绿化工程建设。
关键字:园林绿化;工程实施;养护管理;必要策略
园林绿化工程,顾名思义,就是指运用现代化工程技术手段,采用合理的布局,建设园林绿地、风景名胜等环境工程,来给人们提供良好的栖息地,让人能够亲近大自然,改善城市生活质量。园林绿化工程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由于建设规模不同、城市风貌不同,因此,在园林绿化过程中,要格外注重施工和养护管理,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去建设园林绿化工程。
一、园林绿化工程基本特点和原则
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公共事业,具有综合性强、艺术性强、管理周期长的特点。不仅需要做到整体设计和规划,还要实现施工方法与实际地理位置、水系、建筑物相协调,通过后期对植物种植、花卉养护、修剪裁枝等行为,来实现园林景观的艺术价值,其次在工程建设中要遵循地理位置适用性和观赏性原则,真正发挥出园林绿化工程的作用和价值。
二、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施工对策
(一)科学设计,合理规划
前期规划作为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的运行框架,施工管理人员要采用科学的设计理念,在园林施工场地进行实地考察,全面掌握园林所处的气候环境、温度变化、人群流量和密度等因素,通过多维度、多方面的信息收集来保证绿地规划的合理性和适应性。如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园林绿地的观赏性,要尽量种植不同种类的植被,将花卉、草植、树植混合栽种,保证园林绿地的多样性,提升绿地的抗病抗虫抗灾能力。
(二)确保施工材料质量和植被质量
园林绿地工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不仅涉及广泛,资金需求量也很大,因此,在施工的采购阶段,管理人员要有效把控采购预算资金,全面掌握种植植被的市场价格,根据实际所需量,结合植被的适宜栽种时间来制定采购计划,同时要加强对采购植被的质量监管,对植被的高度、产地、根系着重了解,选取优质植被来培栽,避免植被品质不良,成活率不高的现象发生,造成资金的浪费,同时还要对施工的原材料进行质量管控,保证施工阶段的水电安装、排水系统、土方工程的质量都符合质量检验标准,保障建筑安全。
(三)完善施工技术
1.检测土质,改良土壤
施工过程中,在土方造型完成之前且开展细平之前,要对园区绿地的土质进行检验,包括土壤PH值和全盐量,只要保证PH值在6.5-8.5之间,全盐量不大于0.3%,就可以开展细平工作。如果土质检验没有达到理想的PH值,就要进行土壤改良,可以施加有机肥、草炭土来中和土壤酸碱度,直到检测合格,方可进行细平。
2.植苗前准备
在翻土方面,要保证草坪翻土深度在20-30厘米之间,乔木在60-100厘米之间,灌木在50-75厘米之间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在乔木的种植中要在穴底加入有机肥和山皮砂,铺上厚度大于5厘米的细土,去除杂草杂物,保证土地坡度和土壤平整度。在树穴深度的挖取方面,要保证上下口径是一致的,形状以圆形为主,还要保证树穴的深度和宽度与苗木的规格相符合,对于带土球的植被,一定要保证树穴大于土球20-30厘米,深度要高20厘米左右,防止树穴过小,不利于植被根系的生长。在苗木的裁剪方面,要在种植之前,将断根、裂根、烂根部位修剪掉,有效预防病虫害的侵蚀,其中,对于不同植被品种,修剪要求也不一样,灌木类不易修剪,对于生长速度缓慢的花灌木,可以进行疏枝,密集型植被可以修剪较长的枝条、枝叶[1]。
3.栽植
在植被栽植过程中,要保证植被的土台高于地面,如果苗木的胸径大于15厘米,可以在树木根部安插4根塑料透气管子,对于不适合碱土地种植的植被,可以继续深挖树穴,填补原土,保证根系的自然生长,提升苗木成活率。
三、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养护管理对策
(一)灌溉排水
在园林绿地植被养护中,首先要保证植被充足的水源灌溉系统,选择适宜的灌溉时间,控制灌溉水量,尽量选择在晴天浇水,在雨季排水,避免水分供给过多造成这被洪涝,影响其生长。
(二)科学施肥
施肥是园林绿地工作最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全面施肥和单株施肥这三种方法[2]。其中全面施肥指直接将肥料撒向土壤中,一般适用于种类单一,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能力强的植被。其余利用单株施肥的情况比较多,可以采用在树穴周围挖穴的形式,加入肥料再用土壤填平、踩实,也可以将树干为中心,向外挖取放射状沟渠,加入有机肥后用土填平、踩实,在施肥过程中将上述方法轮流使用,保证区域性土壤肥力均匀,让苗木根系能充分吸收养料。此外,在树木生长过程中,各品种生长情况不同,可以对生长缓慢的植被进行根外追肥,将肥料与水进行混合,在傍晚时期用喷雾将混合物喷洒在植被叶面,如果追加的是有机肥,则要在晚间进行,若是粉末状的肥料,应该在施肥后适量浇水,保证肥力均匀。
(三)整形修剪
为了保证园林观赏性和艺术性,要对植被进行人工修剪,根据植被的长势,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制定一个合理的修剪方案,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修剪,修剪过程中要遵循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保证留下的枝条方向和角度,符合周围环境和人流通行,保证植被修剪伤口整齐、平滑,遇到大叶、大枝不能一次性剪断的情况,可以用锯子修剪,修剪之后涂上保护剂即可。
(四)病虫害防治
园林绿地植被常见的病虫害基本发生在根部和叶子上,主要有白粉病、锈病、枯枝病等,对于白粉病可以在发病前施加200倍等量式波尔多液,也可以采用70%甲基拖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病害的蔓延。对于锈病可以利用25%粉锈宁1500倍液,也可以采用敌锈钠300倍液防治病害。对于枯枝病可以利用50%多灵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者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进行防治。在防治期间要对园区管理人员做好培训工作,加强管理人员病虫害预防和辨认能力,定期加强植被的观察和巡视,早发现早预防,有效避免病虫害的大规模扩散[3]。
(五)提升园林管理人员的养护意识
除了从以上技术层面来加强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工作,在制度方面也要建立严格、规范的管理规定,完善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措施,通过系统化管理,构建监督机制,提高对养护工作的重视,对园林养护人员的失职行为作出惩罚,对于工作负责、管理专业化、科学化的人员进行奖励,用这种奖惩分明的手段,实现城市园林绿化的高质量、高水平的植被养护效果。
结束语: 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艺术性,为了提升绿化质量,园区管理人员应该建立园林绿化的设计、施工、养护的系统化、一体化机制,在施工之前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种植符合当地气候的植被,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完善施工技术,改良土壤,科学栽植,养护时合理灌溉和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从而实现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和养护的有机结合,发挥城市园林建设特色。
参考文献:
[1] 梁杏.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管理[J]. 现代园艺, 2018, No.358(10):176-176.
[2] 秦国英.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和养护管理简析[J]. 城镇建设, 2020, 000(003):347-347.
[3] 杨茵. 园林景观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技术》[J]. 工业建筑, 2019, v.49;No.562(11):206-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