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敏 谷林晓 黄磊 谢敏
身份证号13082619840428**** 河北石家庄 050000
身份证号13052819870628**** 河北石家庄 050000
身份证号13032119911225**** 河北石家庄 050000
身份证号13082419890918****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经过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居住环境要求也朝着人性化、舒适化的方向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除了追求外观的美观以外,还更追求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就要求结构设计人员对结构设计进行优化处理。本文主要针对结构设计中优化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优化设计建议。
关键词:结构设计;优化;分析
就我国目前城市化不断加速的过程中,满足居住条件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人们对建筑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求房屋的外观要美观以外,更要求房屋具有环保性,舒适性等具体要求。同时房屋的工程质量也是人们追求的另外一个目标。结构工程师要不断地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审美需求,在结构设计优化处理方面需要引入先进的设计理念进行结构设计优化处理。
1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重要意义
1.1结构设计优化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有效利用率
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建筑结构设计优化的主要目的就是以最少的资金建设出最好的建筑。站在优化设计的层面来看,结构性能最佳的方案并非一定是材料利用率最高的方案,这就要求设计者在开展设计工作的时候必须注重对结构材料的充分利用,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各类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如钢管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其中,钢管混凝土结构是在薄壁圆形钢管中填入混凝土的一种全新结构形式,其可将两类材料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填入的混凝土来提高钢管壁本身的稳定性水平,同时,还可利用钢管对核心混凝土产生的作用,使其处于三向受压状态,进而增强其抗变形能力以及抗压强度。
1.2结构设计优化有利于提高建筑结构的经济性
建筑的层高越高,其墙体面积和柱体积也会相应地增加,进而致使结构的自重增大,各类水电管线也会加长。反之,若层高较低,便可大大节省材料,同时也能增强建筑的抗震性能,与此同时,建筑的总高度也会随之下降,两栋建筑之间的日照距离也会因此而缩短,这就间接节省了用地面积。在建筑面积相同的条件下,若选择圆形或接近于方形的平面形状,建筑外墙的周长系数相对来说较小,与此同时,建筑基础以及内外表面装修也会随之减少,这样就能有效提高建筑的经济性能。从以往的工程实践中可以看出,采用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可使建筑工程的总造价降低6%~30%,从而使整个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更为可观。
2当前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现状
2.1建筑结构设计图纸不够详细
建筑工程施工中一个最为基础的要素就是图纸,这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大关键要素,整个施工过程相关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以图纸作为基本参照,只有设计出一个科学完善的建筑结构图纸,才能为施工提供方便,避免在后期出现不必要的变更。然而,当前部分施工企业所提供的建筑结构设计图纸并不完善,图纸中的细节内容不够详细,经常出现结构类型不明确、缺乏抗震等级要求、没有规定墙体材料类型等问题,另外,还有些图纸本身设计不够专业,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图纸的绘制,图纸中的内容标识也不是很清晰,这种不规范的设计图纸对施工造成的不良影响非常大,严重时甚至会致使现场施工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最终引发施工安全事故。
2.2基础选型缺乏科学性
对于房屋建筑来说,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安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建筑物的安全水平主要是由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决定的。建筑结构的选型是否科学、使用的材料是否满足标准要求、承载性能是否达标、抗震等级是否合理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安全水平。
从当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建筑行业经常出现建筑结构选型不合理的问题,如建筑承载性能偏低、施工基础差等,这就极易导致建筑物在后期出现不均匀沉降的问题,最终引发各种安全隐患。
3结构设计优化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的步骤
3.1建立结构优化模型
要实现对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有效优化,首先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结构优化模型。结构设计优化需要从大量变量中选择出最为重要的参数,通过这些参数建立函数模型,从而计算出最优解。一般来说,模型的构建主要可分成两大环节:首先,应选择最为合理的设计变量,这是构建模型的基础和关键,变量的设计将对参数的选择产生直接影响,科学合理地对变量进行计算可大大降低后期计算编程的工作量。其次,应对目标函数进行确定。相关人员应先找出符合函数条件的最优解,然后再确定约束条件,约束条件具体主要涉及到弹塑性、强度和尺寸等方面。在对建筑整体结构进行优化的时候,必须确保上述约束条件都处在规定范围内,尽可能满足设计的相关需求。
3.2对计算方案进行优化设计
在建筑结构优化过程中,各方面的约束条件以及变量参数都会直接影响到优化过程。因此,在开展相关计算工作的时候,必须将所有的约束条件转化成非约束条件,保证整个优化过程的顺利完成。与此同时,还要综合考虑变量的因素,采用科学有效的计算方式对建筑结构设计加以优化。
3.3程序设计
在完成计算方案优化设计的基础上,还要做好程序设计工作,首先需要对程序进行合理编写,然后再将其导入到计算机之中,为后期计算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在进行相关计算的时候,工作人员只需要将所需数据输入到系统之中,就可通过设定好的程序计算出准确而直观的结果。
4结构设计优化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4.1整体优化和局部优化
建筑结构设计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和复杂性。首先,从层次性上来看,其主要涉及到建筑设计体系、结构体系和安装设计体系等,且上述每个体系之下还包括诸多小的分支体系。设计人员在开展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时候,应当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以及各个分支的特点加以优化,循序渐进地解决各环节遇到的困难,进而确保整个工程的顺利完工。其次,站在复杂性的层面来看,其主要涉及到建筑原材料的选择、零部件的选择以及结构类型的确定等内容。所以,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房屋建筑,都可从整体和局部出发进行优化,最终实现建筑结构设计水平的最大化提升。
4.2基础优化设计
房屋建筑的基础结构与建筑整体功能的正常发挥及其稳定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在进行建筑基础结构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必须注重对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的运用,尽量实现对地基地质、基础结构等重点环节设计工作的全方位把控,在基础结构设计方案中,应处理好建筑基础结构与施工成本、施工技术等的关系,找准三者之间的平衡点。对于框架结构来说,应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对基础形式进行合理选择,若施工现场的地基承载力较好,则最好选择浅基础形式;若施工现场的地基承载力较差或者土质状况不佳,首先应考虑地基处理方案是否具备可行性,若可行则选用地基处理方案,若不可行则需采用桩基础。灌注桩和预制桩是两类比较常见的桩基础形式,其中,灌注桩的施工过程比较复杂,整个施工工期也比较长,且很难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因此,在沉降满足相关标准的前提下,可采用预制桩施工法,利用深层桩基增大土壤对桩身的摩擦力,并尽可能选用长度较长的预制桩。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技术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我们应该正视目前自身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思维淡薄、优化设计方法运用熟练度不够,结构设计方案不健全的缺陷,积极尝试以全新的方式去开展设计工作,以保证房屋结构设计优化工作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高。相信,随着房屋结构设计中建筑结构设计优化实践经验的积累,结构设计将会朝着人性化、多样化、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曹冬雪.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居业,2017(01):68+70.
[2]唐益林.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方法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0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