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8期   作者:柳阳
[导读]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
        柳阳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小河湖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11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接收治疗的高血压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分别治疗后的血压水平变化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更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中医;临床效果
前言
        中医学者认为,高血压一般是指肝阳上亢等情况,主要是由于患者长时间饮食偏奢,饮食过量导致的脾虚血少,导致肝脉过分跳动而导致的血压升高。西医学者认为,高血压是指患者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患者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持续升高的现象[1]。目前中西医学者主要通过药物治疗以改善患者血压水平以及临床症状,中医治疗中,主要通过对患者病情的辩证观察,对患者采取不同的中药治疗,使其更贴合患者实际病情[2]。对此,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旨在分析其临床价值,详见下文所示。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接收治疗的高血压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39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在45-79岁之间,平均58.7±3.7岁;对照组患者39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在42-75岁之间,平均58.4±3.4岁;两组患者舒张压均超过90mmHg,收缩压均超过140mmHg;两组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并自愿加入研究;患者均出现严重程度不同的头痛、疲倦、耳鸣;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方法,对患者采用嗪氯噻嗪(山西亨瑞达制药有限公司,H14020118,25片/板×4板/盒)联合依那普利(济南利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H20066730,16片/板/盒)进行治疗,依那普利:每天两次,每次一片;嗪氯噻嗪:每天两次,每次一片。
        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辩证治疗,治疗方式为:黄岑10g、茯苓30g、天麻15g、半夏10g、陈皮10g、白术12g、枸杞子12g、黄芪30g水煎治疗,每天两次,每次100ml;对肝火上炎患者加用木通12g、灵磁石30g;阴虚阳亢型患者加用钩藤20g、杜仲12g、龙齿30g、夜交藤20g;对痰浊上扰型患者加用甘草6g、枯萎12g、竹茹12g;对气血亏虚型患者加用木香10g、党参15g、酸枣仁30g、龙眼肉15g。
1.3观察指标
        血压:包括舒张压以及收缩压。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头痛、疲倦、耳鸣改善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值验算或非参数验算,由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若P<0.01,则表示统计学差异明显。
2.结果
2.1分析两组患者血压变化
        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详见表1所示。

2.2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详见表2所示。

3.讨论
        在中医学中,高血压患者主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质以及舌脉等的观察对患者采取对症治疗。中医认为,高血压主要分为肝火上炎、阴虚阳亢型、痰浊上扰型以及气血亏虚型,每种症型患者的发病机制不同,所需采取的治疗方式也不相同。在中药方中,其中采用的黄岑、茯苓等中药具有平肝潜阳等功效,木通、杜仲、龙齿等中药具有潜阳熄风、化痰开窍等功效,竹茹、党参以及龙眼肉等中药具有滋补肝肾、阴阳双补等功效[3]。将重要配伍治疗高血压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同时改善患者头痛等临床症状[4]。此外,半夏、木通等中药业具有平衡阴阳、调整气血运行的功效,不仅改善患者血压水平,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靶器官,减轻血压持续升高对气管造成的损伤,安全性更高[5]。
        本次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以及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可见,相较于西医治疗,中医辩证治疗更有利于改善患者血压水平;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对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可见,对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更有利于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更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控制患者血压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康锦伟, 林庆, 王懿. 中医情志疗法干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焦虑症的临床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 017(005):789-791.
[2]李蜜, 靳利利. 中医从肝辨证治疗女性更年期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36(04):30-34.
[3]李元元, 姚雪娜, 王培. 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分析[J]. 家庭医药, 2020, 000(003):120.
[4]刘常智, 赖晓霖, 郭立华.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 2018, 33(21):3114-3115.
[5]迟进. 社区运用中医推拿治疗高血压临床应用疗效分析[J]. 健康大视野, 2019, 000(019):115,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