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探索

发表时间:2020/12/22   来源:《教育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祝义炳
[导读] “为生活而教育”成为了新时代教育的重要目标,各学科教师需结合本学科特色培养生活应用型人才。

湖北省公安县第一中学   祝义炳

摘要:“为生活而教育”成为了新时代教育的重要目标,各学科教师需结合本学科特色培养生活应用型人才。本文就生活化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展开,具体阐述了如何实现生活化教学的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策略;应用
        物理知识及原理来源于生活,也终将服务于生活。利用生活化教学方法只是将物理概念在讲授中具象化,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因此,为更好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作为高中物理学科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及原理,并将其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1.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1.1知识更容易理解
        高中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调动主观能动性,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构建物理模型,使较难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学习。
        1.2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中物理相较于初中其概念更加抽象,实验也更具科学客观性,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颇高。学生极易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心生抵触。运用生活化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熟悉感,结合已有生活经验去理解未知的概念,拉近学生与陌生知识的距离,提高学习积极性。
        1.3提高学生生活实践能力
        学习物理学科,不仅是为了增加学生知识储备,而且是为了更好地运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新时代的教学理念是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生活实践能力,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因此,将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应用于高中物理课堂是非常必要的。
        2.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策略
        2.1引用生活素材展开教学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案例,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转换学习思维,不再困扰于生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而是更多地去关注生活实际,解决生活问题。
        比如,在讲热现象时,教师可以以电冰箱或空调的工作原理展开;在讲超重与失重时,教师可以结合坐电梯或坐过山车时的经验来讲解;在讲向心力时,可以结合杂技表演中的“水流星”技艺来讲述……通过生活实例的讲解,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高中生生活经验积累还不够,教师在选择生活素材时,应注意选择有代表性符合他们认知的素材,由浅入深进行逐步讲解。


例如,教师在讲授传感器相关章节时,可以以开关冰箱门,门里的灯随之开关的现象导入,引发学生的思考。再结合楼道声控灯进行讲解,如何将物理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以及传感器的具体工作原理。教师结合生活素材讲解,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将知识简单化,易于学生接受理解,提高了教学质量。
        2.2创设生活情境
        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借助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积极创设具体生活情境,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化感性认识为理性认知,提高物理学习效率。
        当讲解“摩擦力”时,教师可以将一辆小自行车带进教室,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结合具体实物理解摩擦力的相关知识。比如,自行车的把手、脚踏板以及轮胎都有橡皮制成的花纹,其目的在于增大摩擦力,而车轴必须保持转动灵活,因此常抹有润滑油,来减小摩擦力等等。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自行车复习杠杆、惯性等知识,为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比如,学习向心力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火车转弯的场景,学生通过观看视频细化转弯的过程,教师再结合向心力的知识讲解每一步操作的原理,加深学生对向心力的理解。学习平抛运动时,教师可以借助视频播到软件,播放射箭、掷铅球的抛物视频,在实际动画演示中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了抛物运动轨迹,再进行计算思路会清晰许多。通过具体情境的还原,让学生更加真实的感受到生活中的物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物理核心素养。
        2.3物理实验生活化
        高中物理实验与初中物理实验相比,其综合性更强,要求更高、更规范,学生很难在实验中感受到动手操作的乐趣。而物理实验作为高中物理课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是值得每位学生去认真思考、探索的。
        如,学了反作用力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制作喷气式小船。首先给到学生气球、空矿泉水瓶、剪刀、胶带、细笔芯等实验材料,再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材料制作小船喷气前进的实验。小组讨论后便可展开实验,首先将矿泉水瓶剪成小船,然后将打好气的气球固定在小船上,最后由一名学生将笔芯慢慢扎入气球中,气球释放气体即可推动船前进了。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完成实验操作,不仅锻炼了物理实践能力,还巩固了物理知识,提高了综合素质。
        结束语:
        21世纪新型人才是应用型的人才,作为任课教师,应将为国家输送创新型与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积极创造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和体验的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文词.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17(3):55.
[2]吴昊玉.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
[3]陈锡鑫.高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与实践[D].广州大学,2018.
[4]郭建莲,亓玉娴,胡家会.比较普通高中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新课程理念的异同[J].基础教育研究,2018,501(23):48-49,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