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工程防汛抢险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张斐
[导读] 摘要:由于洪水发生的时间以及具体地点具有一定的繁琐性,亦或是很多年连续发生灾害,而有的地方可能是几年发生一次,甚至是数十年都不会发生洪水灾害,而且防汛工作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怎样开展好防汛预防工作,为工程安全提供重要的保证!对此,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对水利工程的防汛工作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提供给相关人士,供以借鉴。
        安徽省无为大堤长江河道管理局  安徽芜湖  238300
        摘要:由于洪水发生的时间以及具体地点具有一定的繁琐性,亦或是很多年连续发生灾害,而有的地方可能是几年发生一次,甚至是数十年都不会发生洪水灾害,而且防汛工作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怎样开展好防汛预防工作,为工程安全提供重要的保证!对此,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对水利工程的防汛工作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提供给相关人士,供以借鉴。
        关键字:防汛;抢险;工程措施
        前言:
        水利工程是我国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具有蓄水、防洪、灌溉、水运和发电等功能,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是以农业灌溉为主要目的的水利工程,其一般修建在水资源丰富且地势平坦的地方,且一般规模较小。而以调节地区用水为主要目的的水利工程一般都修建在容易发生洪涝灾害以及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地区,该类水利工程规模较大,多修建在长江中下游及华北地区。开发水资源也是修建水利设施的一个重要目的,该类水利工程主要是通过提高水位势能,将水中含有的巨大势能转化为动能加以利用。这些大量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调节供水平衡、农业灌溉和发电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水利工程的防汛抢险也应该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一、防汛工程
        防汛工程的主要措施有堤坝、水库和蓄滞洪带,下面对这三种措施进行详细分析。
        (一)堤坝
        在夏季多雨季节,我国的很多河流都会出现水位快速上涨的情况,从而引发汛情,对河流两岸的工农业生产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堤坝作为河道防汛最重要的措施之一,主要是在河流流经的地势较为低洼的地区和雨季水位上涨量大的地区,在河道两端的河岸建设防洪堤坝,以此来保护河流两岸的工农生产正常进行,同时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以保全。在修建堤坝时须同时对开展河道整治工程,例如在对堤坝进行增高和加培时,也要对河道进行疏浚和裁弯取直等的改造,使水流的通行能力得以提高。在汛期到来时,堤坝起到阻挡河流对两岸造成危害。例如,在长江流域的许多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一旦发生汛情,在堤坝崩溃的情况下,带来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因此,在修筑堤坝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对河道的治理,提升整体防汛能力。
        (二)水库
        水库一般是修建在山谷等特殊地形区域内,拦河造坝,将河道的水流拦截后抬高水位,形成蓄水库。也可以在一些平原地区人工围堤建造水库。水库的设计和建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考虑非常多的影响因素,如对上下游地区居民的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在设计时要明确水库的蓄水能力和水位限高等。但是水库的防汛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我国的大型水库有长江三峡和黄河小浪底等,尤其是三峡水库在对长江中下游的洪水灾害抵御中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2020年三峡水库有效调节了长江洪峰流量,极大的减轻了长江下游防洪压力,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水库在防汛方面的措施具体是,水库在经历大范围高强度的降水后,水库水位会迅速上涨,并很快达到巅峰,其水量主要是上游水量的增加和水库库容范围内的降水。降水结束后,水库库容范围内的降水量减少,则水位在巅峰位置突然下降,形成了一次洪峰。而上游河流的水不但流入水库又会使得水库的水位上升,该过程水位上升速度较第一次慢,但是形成的水位洪峰却高,因此,第二次的洪峰是水库防汛的重点。实际上,上游河流的数量会出现多个峰值,导致水库的水位出现多个峰值。水库在洪峰到来时多次采用削峰、错峰和分流的方式进行防汛。削峰是指在洪峰到来之前,先将水库里的水大量泄出,将水库的水位降低,在洪峰到来时利用水库汇集水量,控制河流下流输水量。而当水库上游的来水量太大且持续时间较长时,水库无法将上游来水完全接受时,将要对水库进行分时段的泄洪处理,将洪峰错开,避免给下游带来巨大的防汛压力,这种方法称为错峰。在进行削峰和错峰时需要上下游相关部门的紧密配合,共同完成防汛工作。


        (三)蓄滞洪带
        蓄滞洪带是防汛工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对水库和堤坝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当发生洪涝灾害时,如果上游来水过大过急时,水库无法将洪峰完全抵消和降低,水位高出堤坝,则可能导致堤坝崩溃,给下游带来巨大的防汛压力。蓄滞洪带是在低洼地带和河流滩涂地区形成,可以降低河道的水位,从而减轻洪水对于河道下游的危害。
        总而言之,在进行防汛工程建设的时候,要做到因地制宜。对于防汛工程的建设在保证其防汛能力的基础上要考虑如何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将有可能出现汛情的流域分而治之,加强小流域的治理,这样不但可以保障防汛能力,同时小流域的治理可以降低施工难度。小流域一般是指小于50km2的流域,在进行小流域的治理时要结合各个小流域的特点,尤其是流域内有山区和丘陵的地区,可以参考浙江省兰溪市的防汛工程建设。
        二、抢险工程
        (一)预警与资料
        水利部门应该完善气象预警,加强与当地气象部门的沟通,随时关注当地的气象变化情况。沿河道设置水位水量检测仪器,一旦发现水位上涨,应及时安排抢险队伍做好准备,避免洪灾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损害。
        水利部门应该对河流历年来的水文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河流的年平均降水量、最大洪峰值等信息进行分析,对河流的洪峰水位和洪灾发生期间进行预测,在洪峰到来前做好防汛准备。
        (二)设施维护
        水利工程在长期的运行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很多问题,如老化、裂缝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在汛期来临时可能会造成毁灭性的灾难。因此,在每年的汛期到来之前,要对水利工程中的各种设施进行彻底的检查和维护,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确保在汛期到来时能够起到防汛作用。
        (三)防汛抢险
        发生汛情时,有关部门要做好险情的处理,主要针对塌坑、管涌和裂缝问题。对于没有出现渗水和管涌的简单塌坑可以采取翻填夯实的处理方法,翻出坑内松土之后用合格的土料进行回填,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使用麻袋和编织袋等装上土之后进行填塞封堵。管涌是在渗流作用下.土体细颗粒沿骨架颗粒形成的孔隙,水在土孔隙中的流速增大引起土的细颗粒被冲刷带走的现象。当发生管涌时,一般采用反滤围井法,在管涌的周围依次铺设粗砂、小石子和大石子,厚度为20cm~30cm,最后压上石块作为保护。当出现裂缝后,先用石灰水灌缝,对裂缝的深度和走向进行确定,之后进行开挖,并选择与原来工程相同的材料进行回填。
        对于汛情特别严重的情况,要做好应急撤离方案,有效的组织受灾群众进行撤离,降低洪灾对于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损害。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协调各方力量,积极组织应急方案的实施,抢救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总结:
        防汛与抢险工作,事关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安定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做好防汛工作,决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运行管理和防汛抢险对工程正常运行显得及其重要。工程离不开管理,管理是确保水利工程安全和促进水库工程更好地发挥效益的重要保证和手段。
        参考文献:
        [1]田波.水利工程防汛措施与抢险对策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5(03):168-169.
        [2]雷天宇,金志伟,杭丹.关于水利工程防汛措施与抢险对策研究[J].科技展望,2015(34):85.
        [3]王桂平.关于水利工程防汛措施与抢险对策研究[J].珠江水运,2016(14):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