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加强现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21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8月22期   作者:欧阳毓皓
[导读]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欧阳毓皓
        仙桃市环境监测站  湖北仙桃  433000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此情况下,环境保护问题逐渐得到重视,同时增加了环境监测工作的关注度。质量管理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是环境监测工作中重要环节,更是环境监测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本文主要从质量管理对环境监测的意义入手,对环境监测中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优化策略。
        关键词:现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优化策略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直接影响环境监测工作效益,关系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近年来,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着环境监测技术更新,扩大了环境监测范围,及时准确的反应出环境质量情况。但目前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留有可完善的空间,如何解决现存问题,推动环境监测科学化、标准化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
一、质量管理对现场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一方面,质量管理可以为现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目前,现场环境监测工作经常会受到质量管理结果影响,导致最终监测结果出现偏差,而监测结果又是政府相关部门做出决策的数据参考。另一方面,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推动环境监测发展。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大背景下,环境监测范围逐渐扩大,目前的现场环境监测工作主要采用实验室分析结合现场监测设备,伴随现代化监测技术发展,对监测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强质量管理可以有效提升环境监测质量。
二、现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存问题
        目前我国现场环境监测管理中主要存在两方面主要问题:
(一)现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
        一方面,我国现场环境监测较易受天气、水利、地形等外界因素影响,工作过程中存在过多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容易导致现场环境监测质量不稳定、监测效率偏低。另一方面,我国大部分现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存在管理技术薄弱问题,缺乏健全标准的监测管理体系。我国现场环境监测正处于起步摸索阶段,目前只能监测空气和水域项目,由于管理技术和相应体系的局限,还无法对土壤和生物等项目进行现场环境监测。发展阶段的现场环境监测需要严格遵守工序流程进行,但存在部分地区为获取经济利益,违规开展现场环境监测的情况,严重降低了监测结果质量,阻碍了我国现场环境监测工作发展。
(二)现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采样技术问题
        现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采样技术会因自然环境影响,出现监测结果误差的情况。比如,水质采样监测中,越靠近被污染水质的河堤采样,监测误差就越大,而且,空气和噪声监测也会受地形等因素影响,造成采样结果不准确。另外,采样频率、点位等因素会一定程度影响检测因子物化反应,从而造成采样结果出现偏差,影响现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
三、加强现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方法
(一)完善现场环境质量监测管理体系
        1、提高监测技术水平和监测仪器性能
        现场环境质量监测离不开各种监测仪器,监测仪器对监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应不断引入先进仪器,提高监测仪器水平,进而提高环境监测技术水平、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同时,现场环境监测工作对监测仪器具有较强依赖性,所以还要尽量完备监测仪器的性能,并保证监测技术水平与监测仪器性能相匹配,进而提高现场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建设水平。
        2、加强培训力度,提高环境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
        现场环境监测工作中,如果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工作需求,会严重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质量。因此,应加强对工作人员技能的培训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保证环境监测质量。

首先,要结合工作内容,根据人员特征,进行针对性的合理分配工作,最大化发挥人力和财力的效用。同时,对新入职工作人员进行岗前技能培训,着重培养工作人员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技能过关,持证上岗。另外,制定合理的人员培训计划,有目标的定期培养在职人员,督促监测人员全面掌握监测工作相关知识,熟知相关标准、监测方法及技术规范,促使监测人员更好的支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1]。
        3、加强建设环境监测工作中不稳定环节体系
    环境监测体系中,现场监测环节最为不稳定,现场监测涉及内容繁多,而且易被动态环境影响,容易出现个别监测点位发生偏差现象,给现场环境质量监测整体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加强构建现场环节监测体系,提高现场环境监测质量。做到现场监测仪器专人负责,每一台监测仪器建立专属档案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检验校准监测仪器,确保监测仪器在使用效期范围内都能正常使用。另外,设置专人负责维修、采购监测仪器等工作,为现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幕后支撑。
        4、加强监督力度
        首先,应加强现场环境监测的抽查力度,实现现场环境监测工作高质量要求。其次,应加强监测单位内部的检查力度,对每位工作人员进行合理检查,培养技术工作人员形成良好质量管理意识,并推动工作人员将良好质量管理意识切实落实在日常工作中,以人为因素为切入点提升现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
(二)优化现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采样技术的方法
        1、把控采样样品质量
        现场环境样品采集时,应确保采集样品数据真实性,对每个样点进行有效控制,尽量李降低采样误差。另外,要确保样品采集设备性能完好,使用标准气体、溶液及声源校准现场环境监测仪器,并且要对采样后的监测仪器进行抽空处理,仔细清洁仪器各部分,避免废气残留影响下一次采样监测 。
        2、优化监测点位和监测频次
        监测点位的优化需以监测方案为标准展开。比如,排污企业在对废水中I类污染物设置监测点位时,需要在生产车间和污染物处理设施出口均设置监测点位,并在废气处理设施进出口设置废气监测点位,确保精确监测废气质量[2]。另外,需要根据现场环境监测体系绘制采样点位图,确保采样准确性。
        监测频次的优化需做到在固定时段采集监测样品,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时间优化监测频次,避免采样样品误差现象。另外,要对相同现场环境变化进行合理判断,尽可能做到同意样品多次采样监测,从而提高单次样品采集监测质量准确性。
        3、提高噪声监测及水质检测质量
        现场环境监测对噪声监测的质量管理中,采样地点需要选择在环境敏感的位置。环境敏感位置的噪声监测工作要在风速持续低于5~6m/s的良好天气状况下进行。另外,如果是对工业区进行噪声监测,需要提前实地考察,监测工业区附近的环境质量,同时还要深入了解工业工厂内部情况,以确保实际现场监测稳定性。
        水质现场监测质量管理,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水质样品中各类环境监测因子进行实验分析。一方面,要采用不同监测方法监测不同水质样品,另一方面,要保证检测方法的抗干扰性,进而保证监测稳定性和监测质量。考虑到水质污染因素,一般来说,距离水岸越远的水质样品,监测结果误差越小,所以应采集距离岸边不同位置的样品进行阶段性分级监测,保证样品监测多样性,进而提高现场环境监测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对环境监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实际工作中,应不断加强质量管理,以科学准确的有效数据信息推动环境监测工作顺利开展。本文主要从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和采样技术两大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优化策略,以期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些许帮助。

参考文献:
[1]余雅瑾,张琳.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思考[J].浙江化工,2019,50(03):39-41.
[2]渠巍,肖婷,陈召户, 等.加强现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策略研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35):126-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