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共同参与式”教学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17   来源:《家庭教育导读》2021年1期   作者:候素杰
[导读] 随着社会大众对国民教育问题的日益重视,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化教学活动不再仅仅满足于学生完全服从教师教学、不仅仅追求学生知识储备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创设一个师生共同参与式课堂,点燃教师激情,教会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初中学段的学生,逆反心理较重,注重“面子”工程,因而常常在英语学科的学习上羞于表达,这也是造成哑巴英语的重要原因。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候素杰
河北省南宫市丰翼中学
        摘要:随着社会大众对国民教育问题的日益重视,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化教学活动不再仅仅满足于学生完全服从教师教学、不仅仅追求学生知识储备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创设一个师生共同参与式课堂,点燃教师激情,教会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初中学段的学生,逆反心理较重,注重“面子”工程,因而常常在英语学科的学习上羞于表达,这也是造成哑巴英语的重要原因。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更要注重“共同参与式”课堂氛围的营造,打造一个高效率的教学课堂。本文将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浅析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构建一个“共同参与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初中英语;共同参与式;教学探究
        引言: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大多以教师为中心开展课程教学,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个体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高效发展。同时,教学中如果只是任课教师一味的单方面进行知识的灌输,那么长久以往,课堂氛围会愈发无趣、冷淡。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难以真正的明确学生是否真的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学生不能很好的吸收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最终双方都逐渐丧失激情,变得麻木。因此,构建一个共同参与式课堂有利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地位的回归,教师引导作用的有效发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建设富有趣味性的高效课堂。
        一、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我一直认为,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最简单也是最深刻的方法就是改变他脑子里存在的潜意识。认识有所改变,行为当然也会随之变化。归根结底,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的根本原因就是受传统教学中简单、粗暴式教学方法的影响,从而固化了学生不敢举手、不敢发言等“懦弱”行为。所以,在初中英语构建共同参与式教学模式活动中,教师要将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作为活动任务的重点,让学生们从思想上认可共同参与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们敢于打破传统教学认识,敢于质疑教师的教学活动,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创设趣味情境,构建共同参与式课堂
        (1)趣味教学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最好的防腐剂,它可以指引你向梦想所在的地方前行,能让你的学习热情即使经过艰难险阻也依旧不褪色、不缩水。想要建设一个共同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就必须让课堂成为学生们的兴趣之源,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热身活动来导入课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第二单元“Looking different”之前,借助一个情景对话类的游戏来承上启下。

即邀请两组学生上台进行对话演练,第一组要求A同学扮演第一次来中国游玩的外国友人,B同学扮演偶遇的游客,借此身份来展开“Where are you from?”、“how old are you ?”等对话,教师再适时引导和总结,帮助学生再次梳理上一单元所学内容。接着让第二组的同学两名同学上台仔细观察并以举手抢答的方式说出第一组的两名同学的不同,在表达不出时允许使用中文代替。同时还可以寻求场外援助,全班同学一起找茬,教师适时引导,在大家激情澎湃、求知欲强烈的时候顺势导入“Looking different”这一课题。这一游戏活动的导入,不仅能调动学生兴趣,巩固旧知的同时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求知欲,还有效的活跃了教学氛围,实现了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促进了共同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2)教学方式创新化,提高学生参与度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往往是以教师的灌输式传授为主,学生死记硬背一些单词、课文、语法等为辅,常常呈现出单向性的教学特点,缺乏有效的师生间的双向沟通,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而,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尝试着让学生主导课堂,即每节英语课空出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们依次上台担任英语教师,用自己的方式讲解自己准备的英语题目,让所有学生都能直观的感受一下英语语言的魅力,同时借助“小老师”这一身份,让学生们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口语锻炼,增强学生们对说英语的自信心,增强了学生们参与英语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有利于打造“共同参与”式的教学模式。
        (3)提问方式多样化,增加互动机会
        鉴定共同参与式模式成功建立的标准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力度,而想要增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存在感,可以借助课堂提问环节来实现。因此,教师要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实现提问方式多样化,增加同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一个紧张又有趣的教学氛围。例如:教师可以将提问分为正式授课前提问、授课中提问、授课后提问三个节点,在节点内采取点名式提问、随机式提问、推荐式提问等方法进行提问。课前提问,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课中提问,有利于唤醒学生即将迷糊的灵魂,帮助学生瞬间清醒,保障教学质量;课后提问,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复习。同时,通过提问,还能加强师生互动,有效的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促进共同参与式教学的发展。
        结语: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共同参与式教学模式正是顺应新课程改革这一要求所提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一种师生携手,生为主,师为辅的教学模式 。初中英语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创设教学情境、创新教学手段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打造了一个高效的师生共同参与式的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付亚萍.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20.
        [2]潘存军. 初中英语教学中互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探究[J]. 海外英语,2020,(10):194-195.
        [3]戴宏艳. 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运用[J]. 农家参谋,2020,(10):2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