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宁生
(拉萨江苏实验中学)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在素质教学的开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有效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是提高初中德育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需要能够进行充分的重视。本文根据新的课程改革,着重于改进和优化初中的道德和法治教育,以显着提高教育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
初中阶段下的学生身处于青春期,大多数学生会经历叛逆,如何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叛逆期已成为家长和老师的当务之急。道德教育是道德和法治教育的重要课题,教育质量决定着道德教育的成效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积极研究更合理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兴趣,逐步改善道德行为,推动学生自身行为方式的发展与提升。
一、丰富课程内容
长期以来,初中阶段下的道德教育和法治课程教育一直以教科书为中心,因此对道德和法律内容的解释一直停留在较为肤浅的水平上,对教育的主题没有深入的解释,这使学生的道德和法制只能够进行较为盲目的学习,学习课程实际开展中繁琐乏味的陈规定型观念,导致学生对学习本课程的兴趣越来越低。但是,时代在迅速发展,教学方法也在逐步发展,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更加便捷的教学设备。因此,身处于新时代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应积极使用先进的教育设备,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育内容,鼓励课堂教学始终保持新的高效动力,真正实现教学方式与时代发展的同步。
例如,当学习《认识自己》的这一部分时,教师将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教育内容来学习这部分的知识。首先,使用多媒体来介绍一些伟大的哲学家对自我知识的看法。例如,蒙田相信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但丁告诉大家,他走了自己的路,让其他人说去吧。向有不同意见的学生表达他们对“自我”的知识和观点,并结合当下人们对“自我”的看法,“如何包装展示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对于课程知识进行深度学习。这样教师所开展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内容是丰富而独特的,实现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有效学习。
二、完善提问教学
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激发学生积极研究问题的有效动力。当然,问题导学这种方式看似简单,但事实并非如此,教师必须具有出色的教学技巧,才能在课堂上真正获得该问题的效果。在设计问题时,初中阶段下的道德和法治教师应在教育内容中找到切入点,认真研究学生的真实的思维和感知水平,并努力使问题更具体。为了使学生对探索问题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教育设置来鼓励学生在特定情况下认识问题,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研究《我与集体共成长》的内容时,教师使用了适当的课堂问题来强调教育技能。在课堂上,首先在普通的生活场景中介绍了课程。新学期开始后,小明前往尘土飞扬的教室,悄悄地拿起扫帚并将其打扫干净。然后是一个问题:“大家认为小明对班级有何贡献?” “你为班级做出了贡献吗?” “怎么看待小明的行为?”引导学生思考“从他那里得到了什么?”“如何与集体一起成长”,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以此通过教师的层层提问,让学生能够对于课程知识内容进行全面有效的学习。
三、开展生活引导
人文主义是初中阶段下伦理学和法治教育的特征,在新教科书的编写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该教科书不仅着眼于传统文化的渗透,还着眼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道德问题,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作为学习的起点,指导学生更加客观,公正地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不断提高学生识别和分析事件的能力。因此,在初中阶段下的道德与法律事务教师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具有生动价值的生活实例,彰显了教授的人文特色,紧密结合了教科书和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为教育服务和发展,以此实现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通过激烈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研究《青春时光》的内容时,教师发起了关于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讨论,并指导学生在对话和讨论中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青春期下的初中学生身心都在发生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被他人嘲笑,使学生感到自卑和敏感。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如何正确观察青春期的身心变化”。同时,青春期的学生叛逆而敏感,引导他们讨论诸如“如何应对父母的知道”,“如何应对父母的异议”以及“如何与他人分享内在秘密”等话题。教师通过平等的对话,引导学生学会了如何理解和应对青春期的问题,并加深了学生对教科书知识的理解。
四、营造良好氛围
学生学习时最需要的是无论在家中还是在学校都需要能够拥有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大多数学生在校园里的时间更长,因此学生在学校中更需要这种氛围,学习氛围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可以做到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可以促进学生之间或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讨论。教室的和谐氛围可以帮助学生在各个方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协作能力,并促进整体发展。初中阶段下的道德和法律课堂可以使用辩论教育,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发现自己》的课堂教学上,老师必须教给学生课本的知识内容,这课上最重要的是告诉学生他们是什么,如何正确地理解自己,以及如何与他人互动,为了解释在人际关系,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自我评估。教师可以在课程中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探讨。当然,学生应该讨论和辩论教科书的内容,并强化他们对本章知识内容的了解。学生之间的讨论创造了更加和谐的氛围,这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并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本堂课,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知识的内容。
五、强化知识理解
加强学生对于课程知识内容的理解非常重要。如果老师无条件地只讲课而不让学生消化和理解他们所学的知识,学习效率就会很低,尤其是在初中阶段下的课程教学之中。在初中道德和法治课堂中,教师需要向学生传达书本知识,并且除了让学生理解该知识外,还必须能够实现对于知识内容的吸收应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可以讨论他们不理解的问题,这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并增加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很多方法可以增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而最有效的方法是讨论教学法,因此教师必须结合讨论教学法才能让学生在课程中实现对于课程知识的消化吸收。
例如,在《走进法制天地》类中,我们的社会现在是法治社会,我们当然必须遵守法律法规。我们周围有许多法律,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必须向学生解释为什么有法律,法律的功能,法律的发展方式以及法律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当然,教师不应盲目地向学生注入知识,以使学生感到学习很无聊。教师可以使用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彼此讨论他们在周围发现的规律,这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此教师需要能够在课程的实际开展过程中,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实现学生自身能力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综上所述,对学生进行道德和法治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提高初中阶段下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效率非常重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阶段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能够从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并采取相对的措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以更好地教会学生如何表现和鼓励学生进一步发展,从而实现学生自身综合素养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莫素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4).?
[2]梁思敬.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J].学周刊,2014(03).
[3]郑子春.初中政治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