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探结合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第25期   作者:郑福民
[导读]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重在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能够找到自身定位,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指引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
        郑福民
        曹妃甸区第一中学   河北唐山 063299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重在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能够找到自身定位,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指引方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需要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加以调整创新,完善评价考核制度,从而实现教学效率、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率

引言
        高中阶段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思想政治观念对于其未来的发展起到极大地影响,同时高中阶段学生压力大,面对高考,很容易因为产生错误的思想而误入歧途,因此需要通过提升思想政治教学质量和效率,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以及重要性
        1、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是老师通过道德品质、思想观念、政治理论对学生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性和思想观念,通过教育使其符合当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是老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一项重要内容,并且其存在一定的难度,对于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要求比较高[1]。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相对较为落后,难以有效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在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将重点放置在理论知识的讲解方面,而忽略了对于学生人格以及思想素质的培养,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因此可以说思想政治课程虽然属于基础课程,但是,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较差,在所有学科中其教学目标的实现最难以完成,属于最难以有效实施课程。
        2、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相对较为成熟,但是其对于是非善恶的分辨能力还较差,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而误入歧途。通过开展思想政治课程,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逻辑与思维,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加以引导,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在思想政治学习中,学生将政治理论知识同实际生活相互结合,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实现知识的内化,真正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可以说在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问题
        1、与实际生活脱轨
        在现阶段因为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各个阶段、各门学科教育的开展都是以考试成绩的提升作为教学目标。在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因为其作为一门主要课程,同时作为高考必考科目,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老师多以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没有结合实际生活对知识进行讲解,导致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开展仅仅是为了解理论知识,而没有对自身的思想意识加以重新构建,同时因为政治教学中存在例如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等难懂的内容,导致学生逐渐丧失政治学习兴趣,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造成极大的影响。另外因为我国往往数年才会对教材进行修改,造成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逐渐脱轨,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一定影响。
        2、实践性不足
        培养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并不是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而是需要通过教育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自身所养成的思想道德素养,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体现出自身的思想价值。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而在当前阶段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于学生的培养往往是以课本为核心、说教为形式,通过灌输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即使学生认真学习思想政治知识,但也只是达到了理解的程度,并不会在实际的生活中加以应用。通过一味地一味地讲解,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反而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对于学生知行合一意识的造成严重的影响[2]。

虽然新一轮课程改革确定思想政治课为活动性课程,但是由于课时安排等问题,得到改善还需要一定过程。
        3、教学模式落后
        在前文提到,受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思想政治课程的开展主要是以提升学生成绩为目的,导致教学质量以及效率不佳。同时因为此原因导致多数老师对于思想政治教学模式的选用仍然以传统的白纸黑字形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将自身定位于课堂中心,没有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情况加以充分的了解,教学模式落后、教学内容单一,导致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提不起学习兴趣,导致教学质量以及效率不高,对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效果不佳。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效率以及质量提升有效策略
        1、提升老师思想认识
        在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老师自身的思想政治观念以及在校园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存在极大的影响,因此为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学效率和质量首先需要提升老师思想政治素质。老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老师应当进行积极的学习不断完善自身思想政治知识,更进一步自身思想政治素养,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从而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丰富教学模式
        对于教学模式的丰富需要老师首先对思想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以及其性质加以充分的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实践性、生活性、引导性,其最终目的是确保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规范自身行为,并通过自身的思想观念对其周围人产生影响。在此基础,老师通过结合课本内容对教学模式加以调整设计,老师可以通过定期带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教学模式,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感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结合,促使学生实现知识内化,为其日后在社会中的生活以及发展奠定基础[3]。
        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上,可以采取“疑探”结合的教学形式,也就是在课前,给同学们布置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观察思考事项,上课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提出问题并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分析探究,已达到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还能促进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既实现了学生课堂的主体作用,教师的适时解疑答难,又提现了教育引导功能。还可以将竞赛机制引入课堂教学,通过对小组合作探究的展示效果,通过加分的形式,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既提高了学校效果,又实现了实现思想政治教学的实践性。
        3、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
        对于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培养单一通过短暂的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老师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课下对学生加以引导,例如应用“微课”、视频案例等方式,让学生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思想政治学习内容的思考与巩固。通过长时间的熏陶,同学们在观察、质疑、讨论、分享中提升对事物的了解,加上教师课上的适时引导,定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观念。因此通过质疑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率和质量。
        4、完善评价考核制度
        在新课改理念下,需要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评价由传统的成绩评价转变为综合评价,老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表现情况、思想政治观念养成情况、未来规划想法加以综合的评价,并积极做好反馈工作,使学生对自身存在问题加以充分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加以改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结
        在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多个方面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便是因为受应试教育影响。落实新课改要求,真正将思想政治课做成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的活动课,需要老师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参与政治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玲玉.高中思想政治课对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意义[J].科教文汇,2017(11):105-106.
[2]轩辕国芬.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J].南北桥,2020(06):82-93.
[3]毛杜娟.新课改下如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外交流,2018(50):16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