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合作

发表时间:2020/12/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9月25期   作者: 袁秀申
[导读] 语文是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程一门举足轻重的科目
        袁秀申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第二学区聂庄小学274100
        摘要:语文是学生在小学学习过程一门举足轻重的科目,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我理解能力。许多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为语文的抽象内容而感到吃力,从此没有了对语文学习的积极向上的心态。而造成这种事情状况的发生一种是因为老师的教学方式,另一种就是学生对于语文的认知。本篇文章通过对这两种情况的讨论,提出语文教学课堂上有效合作的语文教学方式,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进而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认知能力。让学生意识到国文几千年文化的历史底蕴,感受语文中的一笔一字,一词一句都是生活的投影,增强对语文学习的自豪感,从小培养出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以此为基础,延伸至学习成绩的提高及日常生活的言行谈吐当中。
        关键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合作
        引言:
        小学语文不仅仅是以后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语文思想的理解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广泛应用,也是各种科目学习的“地基”。小学生的学习意识不强,思维能力相对有限,不会考虑到更深层次所蕴含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引进新的语文教学方式,来强化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主的思考问题的内在本质,而不是只看到表面现象。
        一、有效合作在课堂中的意义
        (一)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
        合作学习可以让教师自己和学生打成一片,做好朋友,让学生跟着“好朋友的思维”方向走,引导学生该如如何分析,如何理解,如何解题。最后达到学生爱学,教师爱教的“互利共赢”的上课形式。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合作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当中,让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通过相互之间对语文问题的交流探讨,产生对一个字甚至一句话不同的见解,不仅仅是对学习的拓展,也是一种培养团队之间的相互合作的途径方法。在相互交流学习之中得到肯定,是给予学生学习动力的最大力量源泉,进一步加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逐步建立起一种学习语文的自信心,让学生有源源不断的精力去投入到对语文的学习中,而不会产生抵触心理。

    
        二、实施有效合作的具体途径
        (一)合作探究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中,教师暂时性讲完一个知识点后,会对相应的知识点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来解答。这样虽然可以引导学习,让学生思考,但是却也使学生的思维固化,不懂得自己发问——这个问题为何是这样的,并且学生是为了回答问题而回答问题,根本不会深层次的思考问题,只是战略性应对。当教师点名时,许多的学生处于一种担惊受怕的状态,害怕回答错误而受到同学的嘲笑,还有老师的职责,所以不利于教学的展开[2]。而通过小组分组合作性学习,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讨论,在同龄人的交流讨论中会不知不觉的往更深的层次去理解,老师也可偶尔指点问题所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消除了学生对老师的恐惧感,还拉进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四中的12课《寓言两则》时,涉及《亡羊补牢》这一篇课文,可以通过合理的分组,让学生在组内各抒己见,发表对文章的理解,再经过各组之间的交流分享想法,最后得出这样的道理:丢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迟。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通过合作,不仅凝聚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使学生产生一种团体意识,通过组与组之间的知识挑战,让学生为自己的团体感到自豪感,培养出学生以后对团体的奉献和认可,更加促进了语文教学的展开和语文知识的拓展。
        (二)创设情景
        情景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图片展示,更直观的感受当时作者的心理活动,相当于通过透视看出楼房的框架如何构造,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印象更加深刻。教师通过展开情景展示,让学生在不同的背景下饰演各种不同的角色,消除学生在传统课堂上的疲惫和困倦感,重新拾起对语文学习的热爱,营造出一种年少有活力,积极又爱学的课堂氛围。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观潮》时,通过对录像和声音的选取,在PPT上展示出相应的背景,让学生沉浸在那种微妙的氛围之中,然后学生自主扮演相应的角色,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情境中思考和学习。还有在学到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2中的《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这一课,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些雷锋叔叔的生前事迹,让其中一个学生扮演雷锋叔叔,让另一个扮演需要帮助的人,通过现实与课本的抽象交流,让学生更能感受课本中所表达的深层次含义,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明白雷锋叔叔是怎么帮助人的,有什么优秀的品格,为什么值得我们尊重。让学生自主思考,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乐趣,还为学习找到有用并且有效的方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有效合作的语文教学方式,就是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关系,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助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学生们的各种想法的碰撞之下,产生更多的理解和思考,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宽度,又营造出一种你追我赶,活泼洋溢的学习氛围,然后经由教师正确的引导,让结果有偏差的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最后让学生达到一种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在积极思考中进步,在自我反思中提高的理想化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蔡章云.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合作[J]. 课外语文, 2018, 000(001):90-90.
[2] 张淑爱.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合作与策略[J]. 中华少年, 20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