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李培战

发表时间:2020/12/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李培战
[导读] 摘要:建筑施工安全问题频发,问题发生率仅次于煤矿问题。
        身份证号码:41022419650721xxxx
        摘要:建筑施工安全问题频发,问题发生率仅次于煤矿问题。对此,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工作人员,都需要提高对施工安全问题重视力度,只有保证施工安全才能高效施工。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项目规模较大,施工过程中涉及各种各样的问题,施工环境较差,工作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体力劳动,比较危险,施工人员身体稍有不适,就极易诱发安全事故。企业需要加大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从而更好地开展有效的施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需要贯穿于建筑工程始终,无论是企业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需要高度重视安全施工问题,安全施工关乎企业利益、个人利益,对社会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只有提高重视力度才能有效开展安全施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问题;对策
        受到社会发展等多方因素的影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建筑企业数量急剧增多,良好的施工现场安全管控是提升企业市场信誉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此背景下,建筑施工安全管控质量要求逐渐呈向规范化的趋势,由于企业数量增多,相关安全管控体系不健全,现阶段的施工安全管控仍然无法达到规定的安全标准。因此,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完善安全管理工作,促进建筑业的稳定发展。文章通过分析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影响,指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对策。
        1建筑施工安全存在的问题
        1.1人的不安全行为
        美国学者海因希里曾经调查研究了75000件工伤事故,发现其中的98%是可以预防的。在这些可以预防的事故中,以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要原因的事故占89.8%,目前,人的不安全行为依然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建筑施工现场,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等事故屡见不鲜,主要表现为操作失误、忽视警告强行作业、使用不安全设备、酒后作业、冒险作业、没有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违章操作、违章指挥等等,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施工人员违章作业造成的人的不安全行为。一是因为目前施工企业作业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对施工工艺流程不了解,缺乏安全知识,安全意识淡薄,做事莽撞,冒险作业多,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另一方面,由于现在建筑行业利润率较低,环保压力下工期紧张,现场管理人员出现重视进度而忽视安全的现象,加上很多现场管理人员文化素质不高,安全意识淡薄,会出现违章指挥的现象。
        1.2条例指向不明确,企业缺少安全意识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规模和管理模式参差不齐,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安全管控条例无法满足各类型企业的施工安全管理需求。现阶段大部分建筑施工项目是由多个施工主体单位合作完成,部分施工主体单位为了规避施工风险,在签订合作合同的过程中随意转移安全管控责任。由于相关施工安全管控条例指向性不明确,上述违规签订施工合同的现象层出不穷。同时,部分小规模的建筑施工企业缺乏安全管理的意识,相关负责人并没有接受完整的安全管理规则教育,在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负责人无法将安全管理规则有效地运用到施工活动中,降低了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率。
        1.3安全投入及现场施工机械管理不到位
        在施工的过程中,会使用到大量的机械设备,施工设备的使用对建筑工程施工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投入大量的安全生产资金,其中包括安全设备、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培训、安全技术资料、安全保险等,这些资金的投入能有效确保施工的安全性。而在当前,施工规模较小的工程资金投入不足,因此安全生产投入无法得到有效的落实,无法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另外,在施工过程中通常存在着施工机械管理不严格的问题,一些施工机械在施工现场中随意摆放,还有的机械没有对其进行更换和淘汰,部分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问题频出后未对其进行有效的检修,通常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引发安全事故。


        1.4监督体系不健全,企业缺少监督机制
        除了上述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施工项目时不具有完整的施工安全监督体系,企业内部缺乏安全监督机制。大部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不具有实质性效率,施工现场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同时,在上述材料选择、人员培训问题中,企业监督部门也无法保证监督的全面覆盖。由于缺乏监督安全管控,建筑材料的质量参差不齐,人员培训标准也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此外,由于不具备完整的监督体系,在签署施工合作合同时,监督部门不能及时审查合作单位的信用等级,无法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指标的合格。
        2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2.1制定全面统一的安全施工标准
        部分企业在施工之前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标准,致使相关管理工作人员在管理的过程中无法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制定全面的安全施工标准,能使得相关的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施工,促使工作人员切实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在具体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制定全面统一的安全施工标准,这就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规划,将施工中可能影响安全的各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如卫生、交通、消防等。同时也要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施工,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把控,做好预防工作,在相关区域内悬挂警示牌,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2.2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会使用到大量的机械设备,机械设备管理不当将会引发施工安全问题,因此一定要加强对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首先,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确保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符合施工标准,要求对设备的外观以及内部构件进行检验,只有达标合格的施工机械设备才可以进入施工现场。其次,企业需要安排专业的检修人员对施工设备进行检修,当施工设备出现问题后,能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并进行维修,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出现问题诱发安全事故。企业还需要做好工作人员技能培训工作,保证相关工作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能正确操作施工设备。
        2.3完善安全管理条例,提高安全管理效率
        为了进一步提升建筑施工的质量,建筑企业负责人就应该根据上述施工现场安全管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条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体系。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条例不能满足各个规模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需求,因此,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还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实际施工安全管控需求完善安全管理条例。为了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安全负责人在开展施工工作前还需要熟悉施工现场和施工设备,尽可能消除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根据各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此外,施工安全管理人员也需要加强对自身安全意识的培养,学习具有时效性的安全管理制度,从而提升安全管理的工作质量。
        2.4创造优良的作业环境
        良好的环境能让人保持心情舒畅,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遇到恶劣气候,应严格按照安全规程的要求,暂停作业。夜班是事故高发时段,要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值班和现场带班制度,加大巡检力度,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要严格落实班前会制度,在会上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要求职工要克服夜班时间的麻痹松懈思想,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按章操作。派职工单独执行作业任务时,一定要在交待任务的同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危险点分析,并指定责任心强的人担当监护人。
        结语
        消除事故隐患,筑牢安全防线,施工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管理四个因素入手,及早发现并消除危险源,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建筑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海燕.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J].西部探矿工程,2011,23(02):219-220.
        [2]唐新林.建筑施工机械的安全技术管理[J].智能城市,2020,6(10):103-104.
        [3]李静,张忠贤.环境因素对施工现场与生产作业安全的影响分析[J].冶金经济与管理,2002(01):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