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分析及改善措施 呼天峰

发表时间:2020/12/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4期   作者:呼天峰 邓丽文 陈泽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煤矿开采越来越多,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神东煤炭集团补连塔煤矿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209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煤矿开采越来越多,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做好对开采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有利于确保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能够在实际开采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确保煤矿开采的安全性。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改善措施
        引言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对于保障企业经济效益,促进国家经济建设至关重要,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少煤矿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对生产中仍存在一些安全问题予以忽视,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几率有所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无法有效保障,对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阻碍。因此煤矿行业仍需要对生产安全予以重视,针对生产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分析和研究,使煤矿生产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
        1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概述
        矿井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与监管制度十分关键,其能够有效的预防施工期间安全问题的出现。矿井安全生产管理能够对矿井施工期间各个工序进行监管,主要涉及施工装置的管控、施工员工管控、流程管控与外部环境管控,同时需要针对所有能够造成安全事故的因素进行研究。遵守安全生产的管理原则,同时由于我国对安全生产关注度的逐步提高,在确保生产的前提下,需要有效的提升安全性。矿井施工单位与其他生产单位相比,其安全问题相对独特,若是出现安全问题,则造成的人员伤害与财产损失相对偏大,同时因为作业条件相对特别,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多影响安全的因素。虽然造成安全事故的条件偏多,不过若是采取了有效的管理措施,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矿井开采中实施安全管理,主要是以预防为主。通过对矿井施工期间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整体分析与研究,发现大部分安全事故是人员原因造成的,只有少数事故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所以,在开展矿井安全管理期间,需要针对施工人员进行管控,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标准,从源头出发,有效的遏制人员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进而提升矿井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2当前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
        2.1没有先进的煤矿安全管理理念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煤矿生产企业在现阶段的发展进程中仍然在使用传统落后的管理理念,盲目生产,严重忽略安全管理。在我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煤矿资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也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其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石油资源,所以当前煤矿企业的经济收益非常高,但也正因如此,部分煤矿生产企业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盲目增加自身经济收益,进行违规违法的开采工作,最终导致煤矿发生漏水或者是爆炸等事故。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企业在给予遇难者家属赔偿之后,依然在有安全隐患的情况下进行各项生产工作而没有进行任何安全管理工作、制定安全防护措施。虽然在现阶段的发展进程中我国大部分煤矿生产企业已经得到了有效规范,但是仍然有一小部分煤矿施工企业没有提高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也没有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盲目重视企业经济收益,尽可能地节省安全管理的成本开支。与此同时,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部分煤矿企业没有对安全管理设备进行合理配置,也没有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企业没有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盲目的重生产轻安全,以至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越来越多,最终发生严重安全事故的几率也越来越大。
        2.2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自建国以来,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出台了《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对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作了详细地规范描述,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对能源的不断需求,现有的法律法规有部分已不再适用当前的现状,暴露出不符合当前发展的诸多问题。


        2.3煤矿开采过程中的作业环境复杂
        如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猛,因此对能源的需求也逐渐提升。随着煤炭生产量的逐步提升,众多矿井开采单位为取得较高的利润收入,逐步提高生产力度,逐渐加大挖深深度。因为矿井施工期间生产条件相对特殊,地表作业和井下作业的差距较大,同时施工期间,周围岩层的稳定性能较低,引发众多影响安全的因素产生,致使煤矿在开采期间出现较多的安全事故,进而导致施工期间安全性较低。
        3强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措施
        3.1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为了进一步强化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水平,工作人员还需要加强对技术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虽然此项工作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但必须结合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定期培训。同时为了进一步强化整体的培训效果还需要进行考核,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提高整体煤矿生产的安全意识,并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煤矿生产企业可以邀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进行讲解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消除煤矿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3.2健全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体系
        从国家政府层面来说,仍需要继续根据实际生产发展情况出台新的相关法律,并完善原有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安全监督与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需要明确各职能部门的主管责任,使各部门各司其职,改善权力分散和职能重叠的现象。不定期对煤炭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如有发现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命令进行整改,若整改不力将依法取缔。国家应更加重视煤矿安全生产科技研究,国家层面加快推进煤矿科研的进程,加强重视煤矿安全生产的科技研究,促进安全生产的新工艺与新技术的结合与应用。
        3.3加强监督,彻底排除安全隐患
        进行矿井施工期间,煤矿开采单位需要拥有较多的长处。必须能够将生产工艺适用到创新工作中,加强矿井生产单位安全管理力度,提高安全监测范畴,有效的降低不符合规范的操作,第一时间观察到施工期间隐藏的不利因素。譬如,矿井开采单位必须制定安全生产责任体制,合理划分责任,确保所有工序均有第一责任人。可以提升监管能力,确保矿井施工的安全性。安全隐患顾名思义,其是矿井施工期间因为施工人员违规操作、管理缺陷或者外界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的级别管理与管控,主要是依据各种风险界别,实施的各种等级的管控方式;矿井管理部门必须依据矿井单位的相关资料,开展安全监管登记,依据风险级别开展监管资料管理工作,覆盖风险报表与处理能够实现矿井施工流程的整体监管。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化技术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煤矿企业面临在新时期发展困境,由于不少煤矿企业缺乏有效的预防、监控手段,导致井下安全事故频发,对企业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造成负面影响。针对煤矿生产中存在着诸多不安全因素,煤矿企业应对生产信息化建设加强重视,通过信息化技术的运用,使生产中的信息化安全管理模式得以建立,有效促进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和效率的提升,从而使煤矿企业行业竞争力增强,进一步促进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金四明.煤矿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其防控措施[J].智能城市,2019,5(20):105-106.
        [2]马登玖.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防控措施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1):195-196.
        [3]叶继伟,赵泉源.煤矿安全生产主要影响因素及安全管理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8):2119.
        [4]王新华,张兵.煤矿安全生产主要影响因素及安全管理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0):34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