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真 王倩 郭满
河南省南召县思源实验学校 474650
摘要: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有部分教师采取“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被动接受相关数学知识,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尝试采取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学习。这样的教学能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有效的引导,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数学;促进有效学习;实践策略
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直接决定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推动各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还有利于加快学生学习节奏,并逐步建立学习兴趣与自信心,以此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数学的教学应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高效参与课堂,使其在积极参与的同时感受学科魅力,实现高效率学习。
一、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方法传统
教师的教学方法对于课堂教学转型具有重要的影响。如今数学课堂教学中,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数学教师大部分固守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往往照本宣科,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虽然短期能够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在形式上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却不够深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学生不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的情况。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为核心内容,往往不能够顾及到学生的想法和实际的学习状态。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也不能够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得不到提升,课堂教学自然不能够实现转型。
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强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才能够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和谐课堂的形成。学生的心智发育不成熟,活泼好动,注意力往往不能够集中。学生也比较贪玩,对于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的兴趣往往不是很高。此外,有的学生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比较重视教学进度而忽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以及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缺乏关注。这就会使学生之间出现学习水平的差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较优秀,学生成绩差的学生数学水平很低。这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都是不正常的表现,也不利于数学课堂教学转型。
二、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实践策略
1、有效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知识时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团。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在具体知识的教学前,教师可以运用风趣幽默的话语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也可以借助小故事调动学生认真听讲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学习上来。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图形时,可以提前准备教具,制作各种颜色的卡纸,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教师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要用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主动思考。这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让学生扎实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相关知识。
2、游戏引入课堂
游戏教学法是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因为学生对游戏具有充足的兴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加入游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游戏教学法的优点是让学生在玩的同时又可以学到知识,可谓是一举两得。“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教师如果可以合理运用这一特性,开展游戏教学法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游戏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反应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创造力,让数学学习成为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
3、合作探讨重点难点
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诸多教师开始注重合作式课堂、自主学习课堂与互动式课堂的构建。因此,教师要在利用微课堂与其他信息技术工具指导教学时,重点关注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过程,运用微课资源鼓励他们进行重难点知识的突破,发掘学生的数学潜能。具体而言,教师要在调研学生学情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目标来设计重难点微课专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讨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运用微课来梳理与归纳解题思路,让学生将自己的解题方法与课件中的解题方法进行对照,寻找出最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这样可以提升重难点部分知识的教学效果,有效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4、运用有效评价
学生的评价,表扬为主,采用积极的正面评价,满足他们的自尊,评出动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由此,及时调控学习的结果。比如,对于超过学习范围的知识,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总结出规律,笔者会夸赞“孩子们,编书的叔叔阿姨总结的知识,你们自己都能总结出来啦!厉害!”很多时候,学生们都会.有比较积极的反馈。这个时候,笔者还会使用一定的肢体语言:如竖起大拇指、握手、拥抱等等,运用有效果的评价,切实可行的调控学习结果的方法会激励学生不断探索、积极创新。此外,笔者经常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自我评价,以使学习效率最佳化。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每周写学习心得,尤其是每次测试后必须写一篇根据试卷的心得,总结做题的想法,自己的评价。通过学生的心得,了解学生的心声,及时有针对的辅导,这样,不仅开拓学生思维的广度,而且还提高思维水平,进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地调整学习结果。
5、重视学生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纠正错误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不成熟。他们虽然能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但在计算时无法理解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就很容易出现计算错误。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一味批评,而要耐心引导,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错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不要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当学生在出错时,教师应及时帮助、引导学生纠正错误,培养他们耐心计算、善于检查的学习习惯。这样,学生在教师的耐心帮助下,会逐渐养成做完数学题后善于检查的习惯,有助于其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三、结语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而且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课堂的秩序也能得到较好的维护。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作为数学知识学习的主体,采用高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全面发展。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还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知识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张丽丝.浅谈数学课堂如何提高学习效率[J].速读(上旬),2017,(10):76.
[2]杨芳.如何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率[J].赤子,2018,1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