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特色美育体系的现代化构建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1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5期   作者:孙颖
[导读]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孙颖  
        云南中医药大学   650500
        摘要: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履行基本道德建设和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审美实践也越来越丰富。针对大学新时代美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寻求建立独特的大学生美育体系,将美育融入大学教育,在整个过程中促进大学的发展需要的是道德、智力和实践。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后继者对于艺术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美育教育;大学生
        引言:“美育”的概念始于18世纪德国启蒙文学家席勒(Schiller)的书《美育书简》中所提出的。20世纪初梁启超,王国伟和蔡元培等美育奠基人将此概念引入我国。我国美育的基本含义可以概括为通过特定的审美活动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并形成美丽人格的教育活动。高校美育是培育的灵魂工作,新时期大学美育发展的前提是要全面,准确地把握其基本含义。
        一  新时代高校美育教育现状
        十八大以后,大学开始重视美育的发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进展。有效地扩大了美育的广度和深度,大学的美育活动丰富多彩。随着稳定的发展,大学的文化氛围也在不断改善。但是,大学美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一些大学对新时期美育的重要性缺乏了解,对美育的迫切需求尚不明确。党的十九大报告又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务院、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学校体育美育兼职教师管理办法》等纲领性文件,对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提出明确要求,表明了对学校美育这一重要内容和主要途径的高度重视。
        二  新时代高校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美育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美育训练学生的心理,形成完美的灵魂,使人们养成良好品质,建立坚强的信心,对生活充满希望,可以更好的发展团队合作精神。
        其次,美育对于树立审美观念和培养大学生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审美教育将会是一种根植于人们心中的,对审美能力的概念性享受的教育。鼓励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品味,改善审美观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对美的正确理解和追求。第三,美育对于建立大学生完美人格的意义。美育在品格塑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育是根据社会、艺术、自然和人的各种美好素质影响学生的教育。在欣赏美的过程中,受到细微影响的学生可以改善、体验和净化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而美使他们获得良好、美丽和真诚的个性。在美学课程中,学生可以不断提高自己,以促进更高贵和完善人格。
        三  新时代高校美育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十八大后,大学的审美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审美教育的教育方向更加突出,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课程结构稳步发展,审美教育活动不断发展。这种丰富多彩的资源保证水准一直在增长。从实践的角度来看,美育仍然是大学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是素质教育的不足之一,必须加以弥补。
        (一) 对美育的了解不多。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审美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审美教育不足的关键问题。例如,“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分离,“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的融合,以及“审美教育”作为特定特殊技能等问题。
        (二) 教育目的不精准。教育部已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大学的审美教育工作与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不符,与建立全面素质培养能力以及丰富的审美教育的教育体系不符。
        (三) 理论体系不完整。大学的审美教育研究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许多研究人员只是选择要讨论的特定部分或方面。

虽有一些论文,但是相对较大的内容和完整的美育理论体系之间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四) 亟待改进的课程内容。无聊学习状态在大学美育中很普遍。应试教育比素质教育涉及要多,竞争胜于普及,全面普及美育课程的范围仍然不足。
        (五) 教师队伍不足。教师的资源分配不均衡,教育本身已经失去了审美意识,这无疑是对审美教育的最大讽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有警醒的意识。
        (六) 有限的校园文化影响力。大学缺乏美育的协调促进机制,联合教育不明确,育人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四  新时代高校美育教育体系的构建措施
        为了加强对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新时代的重点大学面向全体学生,坚持正确的方向,进行了大学审美教育课程安排。我们需要全面深化全面改革创新。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到了在新时代加强大学美育的总体要求、关键挑战、关键行动和组织保障。各大学应结合国家政策要求和新时期大学生美育的现状和问题,积极加强美育教育。
        (一) 注重美育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由于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系统的体系,部分大学尚未明确大学生审美教育的具体任务,因此有必要加强大学生的审美教育体系的全面系统的建设。一是全面建立大学的审美教育文化氛围。根据大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心理水平,通过各种校园生活营造良好的大学美育文化氛围。大型大学可以提高艺术俱乐部的专业性和活动频率,举办艺术表演、艺术访问和其他相关活动,提高学生的热情和参与度,同时使用校园网站进行宣传。通过发挥影响力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新时代高校美育教育。二是完善大学美育文化体系建设。特别是从提高师生的审美和文化水平开始。美术教育符合时代特征,可以通过与师生们亲近的美术实践活动、美术展览、美术讲座的推广来提高大学生的艺术感悟,从而得到普及。
        (二) 建设高校美育教师队伍
        教师是解决传道问题的人,不应低估专业教师在新时代促进大学生审美教育的能力。为了加强对美育老师的培训,可在借鉴实行优良的教学体系,引进高级美育人才,提高大学美术老师的素质。优秀的美育老师具有深厚的专业艺术知识和良好的艺术素养,要提倡追求高尚的精神和灵魂来培养学生。
        (三) 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美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维护民族信心,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的精髓,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精神与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相结合,增强文化实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贡献。新时代的大学将以对传统文化之美的意识形态理解为基础,为大学生建立审美教育课程,以此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基础,同时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审美教育和道德教育,智力教育,体育教育和劳动教育。特别是,可以通过传统文化进入校园,组织校园原创歌曲、舞蹈、戏剧,积极促进传统艺术等形式的美育教育。
        结语:简而言之,大学生的审美教育应该持续进行,并营造一种可以有效净化人们的思想和社会的氛围和气氛,促进社会文明的推进。相信,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大学必将促进美育的整体发展,在高等教育的现代化改革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后继者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叶碧.大学美育功能的独特性评析[J].大學(研究与评价), 2008(Z1):87-91.         
        [2]韩俐彦.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特色美育体系的现代化构建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9(Z1):131-133.
        [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Z].2015-09-15.
孙颖,云南大学管理学硕士,现任云南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政治工作与意识形态科科长,从事高校管理工作九年,熟悉领域及研究方向:高校党务工作,大学美育实践,大学生就业指导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