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宗
(山东省潍坊寿光市特殊教育学校 潍坊寿光市262700 )
摘要:智力障碍儿童自身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弱,为了提高其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丰富其情感,可以在培智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法。在具体的培智数学教学活动中通过塑造学生熟悉的场景、引入动画视频、儿歌和游戏的方式来放松智障儿童精神状态,提高学习效率。同时通过户外学习,活跃课堂气氛,达到培智数学教知识灌输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法;配置数学教学;小学
一、引言
智力障碍儿童作为一群特殊的群体,相对于一般的小学阶段学生而言,其记忆力较弱,对基础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力有限。为了帮助其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增加其生活自理能力,在针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培智教育中要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智力障碍儿童理解的方式和语言讲解知识。由于数学教学相对于其他学习科目而言,内容更加复杂,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等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培智数学教育中更要结合学习对象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活动,达到数学教育应有的启蒙和拓展思维的重要。基于此,在配置数学教育中可以引入生活化教学法。
二、生活化教学法的内涵
生活化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将课堂理论知识融入生活实际,以学生现实生活为背景创设教学活动、设计课堂练习题目,使理论知识回归生活,以此提高学生课堂活跃度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生活化教学法的顺利实施离不开老师对于学生学习基础和生活方式的了解,并且老师能够将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元素融合到数学知识中,从而让学生明白数学学习的意义。
三、生活化教学法引入培智数学教学的意义
(一)符合新课改要求
新课改提出,培智数学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智数学教育的意义在于除了向学生灌输义务阶段基础数学知识外,还要注重通过培智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丰富学生情感、开发学生大脑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在培智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法,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设教学活动,是符合新课改提出的教学要求的,能够兼顾智力障碍儿童的自身情况。
(二)提高培智教学效果
与一般的数学学习方法相比,生活化教学法强调围绕学生所熟悉的场景、物品开展教学活动,基于此的教学活动更能够吸引智力障碍儿童的注意力,更易发挥数学教学应有的培智和丰富情感的作用。
从数学教师角度,生活化教学法把原本“枯燥”的数字、数学演算过程,用更加轻松的方式进行演绎,降低了教学难度,更容易实现教学目标。从智力障碍儿童角度,生活化教学使数学课堂更富有乐趣,更考虑其自身实际智力情况和学习基础,使学习过程变得简单。
四、生活化教学法在培智数学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一)生活化场景塑造,增加体验感
为了更好地运用生活化教学法,数学培智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新教学方式,自由布置课堂,塑造生活化的场景。由于智力障碍儿童在陌生环境下一般会呈现出焦躁、不安、紧张等精神状态,而在相对熟悉的场景中则会变得放松、愉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通过生活化场景的塑造,一方面可以改善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状态,另一方面,可以让数学数字更加形象化,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小学数学“认识金钱——元、角、分”课堂上,老师可以改变一般的课堂课桌摆放方式,按照超市收银台进行摆放,模拟超市购物场景,让部分学生扮演逛超市的客人,一部分学生扮演超市的售货员,同时也可以让其进行简单的加减计算,这不仅有利于其加深对元、角等金钱单位的认知,明白在现实中“金钱”的作用,很好地进行近亲单位的换算,而且可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氛围,让智力障碍儿童在轻松中收获知识。
(二)创新教学路径,实现快乐教学
为了更好地实现生活化教学,在数学培智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和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将数学知识生动化、形象化和趣味化,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目前市场上关于儿童基础数学教育的动画片内容繁多,老师可以在课堂开始前筛选与智力障碍儿童生活贴近、与学习内容贴近的动画进行播放,作为课堂导入。如在其学习“1-10”数字时候可以先播放“数字歌”动画视频,用音乐轻松的旋律和卡通动画作为开场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加深对数字的印象。
此外,在培智数学教学课堂中,还可以融入学生喜欢的游戏形式。以“10以内的加减法”学习为例,可以融入跳房子的游戏。小学生都有爱跳、爱动的天性,智力障碍儿童也不例外,老师可以出简单的数学计算题,让学生跳到答案的数字格子里,通过这种学生熟悉的游戏场景融入的方式,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而且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在游戏的过程中增加师生、生生之间的情谊。
(三)走出教室,在室外学习知识
通过让智力障碍儿童走出教室,在户外游玩的过程中学习到数学知识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通过老师的引导,发挥数学教学应有的对智力障碍儿童应有的大脑开发、培养逻辑思维的作用。
以“认识图形”为例,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球形等有基础的认识,同时利用课程培养学生的四维空间能力和观察能力。老师在该节课中,可以把课堂设在公园,在公园中将学生分为A、B和C三组,三组学生分别行动在公园里找圆形、圆柱体、圆锥体和正方体,看看哪个小组能更快地找到这4个图形。
老师:A组学生,去双杠那边看下,看看有没有圆柱体?
B组学生,去雕塑区域看下,看看有没有圆形?
C组学生,去公园广场看下,看看有没有正方形?
D组学生,看下小丑雕像中,帽子是什么形状的?
……
老师:好了,现在A组、B组和C组都找到了所有图形,我们看看哪个组最先
(老师统计结果)
老师:最后我们C组的学生最先找齐所有的图形,然后是B组,最后是A组。这样我们惩罚A组的同学一个表演节目的机会,C组的学生负责来决定A组学生表演什么,B组学生充当观众。
总结:时间很快,我们这一节课就这样结束了,那么请三个组学生分别选派一个代表分享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
A组代表:在找图形的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很放松,但是也记住了这些图形的关键点,之间的区别。
B组代表:我感觉以前我比较粗心,通过这节课,在寻找图形中我变得更加细心了,我自己也找到了2个。
C组代表:这节课我很开心,以前我很害怕小学,觉得从幼儿园到小学,学习负担加重了,自己也会很累,有点害怕,但是这节课让我觉得小学也是很快乐的。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增加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
五、结束语
为了提高智力障碍儿童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发挥数学教学应有的对学生逻辑思维培养作用,可以在培智教学中引入生活化教学法。通过生活中智力障碍儿童熟悉的动画、儿歌、游戏、场景等融入,使数学课堂变得更具有趣味性,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目标。同时生活化教学对于丰富学生情感、开发智力障碍儿童智力具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杜文洁.创设生活化情境教育的培智数学课堂研究——以《人民币的认识》一课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20(27):86-88.
[2]王园,于文文,李海斌.“小步子”教学原则在培智学校教学中的运用——以生活数学中“常见的量”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0(22):198-199.
作者简介:张宗宗(19870228 )女,汉,山东省潍坊寿光市稻田镇东菜园村,教师 ,本科,山东省潍坊寿光市特殊教育学校,研究方向:培智数学,邮编26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