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5期   作者:罗石玲
[导读] 五年级数学《圆的周长》教学设计
        罗石玲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石康镇康乐小学  536124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的周长
二、教学目标:
①、学生能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进行简单计算。
②、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能利用公式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正确计算周的周长。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动物园里要开展一年一度的运动会,请看大屏幕(屏幕出示一个边长100米的正方形,正方形里面是一个最大的圆),小狗站在了正方形边上,小兔子站在了圆形边上,请同学们观看他们的赛跑路线(屏幕动画演示两只小动物赛跑),我们可以看到小兔子赢了。可是小狗很不服气,他觉得这样的比赛很不公平。同学们,那你们觉得这个比赛公平吗?(不公平)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为什么说不公平。
        二、认识圆的周长:
1、回忆正方形的周长。
        师:同学们,小狗的赛跑路线实际就是正方形的什么?(周长)
2、认识圆的周长:
        那小兔子所跑的路程呢?(圆的周长),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圆的周长方面的知识(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归纳:圆一周的长度,叫做圆的周长
        让学生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圆形,同桌之间相互指一指圆的周长。
        引入例4,让学生直观比较三个车轮滚动一周,哪个车轮的路程比较长,进一步认识圆的周长,让学生思考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直径)。接着引进例5,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能测量出圆的周长。
3、动手操作,探索测量方法。
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用准备好的测量工具,相互合作,动手测量圆的周长。
小组汇报,用什么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绳测法、滚动法等,请学生分别演示)
        师:请同学们思考,我们生活中那么多的圆形物体,如果我们都用绳测,滚动的方法测量,会不会太麻烦呢?而且有时候也做不到。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计算方法。接下来,请同学们继续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用准备好的三个不同大小的圆,标上序号,然后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并计算出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填好下表:
        
        

        师巡视,适时指导。
        请小组汇报,然后投影展台展示小组填好的上述表格。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数据,你们发现了什么?
        (这些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
        师:表扬学生的发现,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个固定值的数,数学上命名为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但我们一般保留两位小数,取它的近似值3.14(板书:π≈3.14)。屏幕出示圆周率的相关知识,介绍圆周率,并且介绍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贡献。
4、推导公式:
        师:同学们,通过上面的实际操作,我们知道: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由此可以推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那用字母怎么表示呢?(提问)(板书:C=πd)
我们也知道,直径是等于半径的两倍,所以圆的周长还可以怎么求呢?(提问)(板书:C=2πr)
5、回顾导入,让学生计算出赛跑路线的周长,说说为什么不公平。
6、出示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五、课堂总结:
        请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六、布置作业:
        课本第91页“练习十四”第1-5题。
七、板书设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