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学生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5期   作者:陆世珍
[导读] 小学阶段是学生发育成长的重要时期
        陆世珍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桂畔小学  5283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发育成长的重要时期,许多可能影响学生一生的习惯与素养都会在这一时期养成。当前小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着综合素养不足、心理素质较差以及与家长的沟通能力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班主任,应对采取重视综合素养培养,关注学生心理状况以及积极开展家校合作等策略来应对学生群体中的这些问题,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小学教育;主要问题;应对策略
        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班主任更应当了解小学时期对于学生而言的重要性,并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加及时而又合理的指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密切观察学生动态,及时发现学生问题并积极采取应对策略。如此一来,学生才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的道理,形成良好的品格,学会积极的思考。
        一、重视综合素养,进行多维培养
        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往往对学生的成绩有着较多关注,希望学生能够努力学习、提升成绩。但在教学观察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学习生活的其他方面常常遇到困难。如,面对人际关系的处理时往往比较吃力,体现出与人交往能力的不足,或是比较抗拒上台演出、公开演讲等,体现出自信心的缺乏。但是在当今社会,新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更应当具备包括人际交往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展现自我能力等等在内的综合素养,如此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面对这一问题,班主任应当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加以关注,不仅要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培养,还要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进行相应的调整。
        例如,日常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督促学生背诵、记忆各科知识,而是常常提问学生在生活中是否应用过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对于知识的应用有没有自己的理解,以此来鼓励学生将课堂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提升思维能力等,避免学生成为只会背诵、不会应用的“机器”。除此之外,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也不能只从成绩角度出发,认为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自然品格亦好、能力较强。而是应当善于发现学生在各个方面的闪光点,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挥自己的特长本领,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关注心理状况,重视人文关怀
        过去,我们常常强调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但在近期的教学观察中我们可以看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维持与身体健康一样非常需要教师的关注与帮助。

受到家庭、学校、班级等种种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学习成绩好还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都或多或少有着一些烦恼与困惑,当这些烦恼与困惑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正确的帮助时,学生们就可能做出一些错误的选择与决定,给自己、朋友、亲人、教师带来伤害。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成长,班主任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当中应当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帮助学生形成阳光、积极的性格。
        例如,在每次考试后,许多班主任都会组织班级学生进行考试分析,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答题情况进行反思,对今后的学习方法进行规划。其实,每一次考试过后,除了学习方面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学生的心理状态方面也需要班主任的关注与帮助。如,每次考试中几乎都有超常发挥的学生,而这些学生常常会产生洋洋得意的心理。此时,班主任就应当通过交流、沟通引导他们认识到脚踏实地的重要性,既要防止学生因为这一次的超常发挥而过分骄傲,也不能过分打击学生导致学生失去学习信心。每次考试中也会有考得不太理想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班主任就更不能仅仅将关注点放置在指导学生如何提升成绩上,而是应当同时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重视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重新构建起学习信心。
        三、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呵护学生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与家长的沟通我们可以发现,由于思想理念上的不同,许多家长与学生之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家庭矛盾。这些矛盾小则影响学生一天的学习状态,大则可能对学生的性格、思想产生一定改变。小学生群体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许多学生因为购物消费、电子游戏等问题与家长产生矛盾,也可以看到一些不善于彼此沟通的家长与孩子将家庭关系处理得十分尴尬。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形成人格的重要场所,家庭也是。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为了学生和谐成长环境的构建,班主任也应当重视家校之间的联系,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一起共同呵护学生成长。
        例如,除了学校定期统一开展的家长会,班主任也可以定期邀请3-4名家长来到办公室,围绕相应学生近期在学校、在家中的表现情况进行沟通,以保证能够及时发现某一学生在心理、身体上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指导与帮助。除此之外,班主任也可以充分利用微信、钉钉等电子平台,通过这一方便、快捷的工具来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网络上资源十分丰富,因此,班主任也可以将自己了解到的正确的与小学阶段学生沟通、交流的方法及时分享给家长,以帮助家长调整面对孩子时的语气与态度,促进学生家庭和谐氛围的构建。
        结束语: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密切的关注,要积极从中发现问题,并努力结合实际情况探索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当下,面对小学生综合素养能力不足的问题,班主任就可以从素养培养以及综合评价两方面出发进行改善;面对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班主任应当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重视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帮助学生解决心灵困惑;面对小学生与家长之间相处的问题,班主任应当具备加强家校合作的意识,与家长为学生打造和谐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海波.对当前中小学生思想道德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6):163.
[2]贾志平.当前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石油教育,2008(03):103-104.
[3]闫梅.谈当前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对策[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03):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